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教育,育人为本。学生是所有教育元素中的核心元素。我校以"全人"的教育理念为依托,提出以"以礼润生"的德育宗旨。"生"指学生、生命及人生。"以礼润生"其丰富的内涵包括:用礼滋润学生的心灵,用礼浸润学生的生命,用礼朗润学生的人生观。一、创设"五育"的德育目标,将德育教育贯彻教育的全过程。本着以礼润生的德育宗旨,我们提出了"五育"的德  相似文献   

2.
边志芳 《学子》2014,(4):55-57
正明德致远是我校的校训,明德致远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明德"取自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取其"讲求道德,注重礼仪"之意;寄寓我校秉承中华优秀传统,高举"立德树人"大旗,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学校德育价值观。育人以德为本。中国古代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德育。孔子教学生以"志、行、忠、信";孟子教学生以"仁、义、礼、智"。在  相似文献   

3.
"十字德文化"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笃、悌、恕。学校德文化应回归德育的本原,以"仁""义""礼"为核心,提倡"忠""孝"的基本道德情操,切实提高中学生对德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德文化认知水平。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各班级根据班级特点,以"十字德文化"中的某个方面为核心,开展各种活动,从而促进班级德文化建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将"十字德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经验如下:一、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语文学科与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京都小学坐落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畔,始建于1931年,2001年旧地重建,现有艮山和流水两个校部。学校秉承"以运河精神孕育水德少年"的办学理念,践行"上善若水,博学笃志"的校训,凸显"运河文化"办学特色,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探索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一所奋进、包容、创新的运河沿岸名校。学校基于运河文化建立了"若水德育"体系,通过举行与运河文化相关的"五节""四礼"等特色德育活动,致力培养厚德、博识、健体、尚美、敏劳的"水德少年"。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理念,通过场景展示、角色体验等方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情感和技能,使学生将文明礼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苏辉 《辽宁教育》2021,(4):35-39
以德树人、以德立人是教育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融教育"的实施做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连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爱国、爱校、爱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学校开设"融教育"下德育"百种体验"课程,融"仁、义、礼、信、读、记、讲、论"于学习体验;融"诗、书、画、印、鼓、琴、舞、唱"于审美体验;融"察、问、想、创"于创意体验;融"忠、勇、诚、孝"于责任感恩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各业培养术业有专攻的技术人才,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奉献社会、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总是用"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容优秀人才,可见职业教育德育先行,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孔子《论语》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道德礼法引导约束,那么老百姓就知荣耻而能自我约束,这是德育  相似文献   

8.
<正>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海门市通源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新生命教育文化观照下的新儿童。德育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八礼四仪"、志愿者活动、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德育系列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学校多次被授予海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优秀学校、南通市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摆脱德育工作困境实现德育内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实现途径如下:一、师德建设回归生活师德建设是德育回归学生生活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教育要回归到"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不但是学生德育的需要,而且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师德,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是教师所以成为"人师"的根本,是教育的精髓所在。以往,教师被赋予太多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是不食人间烟  相似文献   

10.
朱惠兰 《教师》2014,(25):45-45
正实施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战略,培养学生"会做人、善学习、有责任、高修养"的品质。一、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德育为先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以德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制订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理念,不仅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而且寓德育于管理之中、活动之中。大胆实施德育新举措,重点从"学做人"抓  相似文献   

11.
《黑河教育》2014,(11):F0002-F0002
正北安市和平小学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坚持激励学生志存高远,树立梦想从勤奋开始的理念,以《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为载体,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尤其注重实践体验,寓教育于德育实践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通过开展源自学生现实生活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进驻""内植"于学生的心灵,将"立德树人"、学会感恩的理念和行为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君 《家长》2012,(6):2-F0002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小学以“以德立校、全面育人”为德育工作思路,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形成了以“礼、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学校以“构建阳光德育体系、培养学生阳光性格、打造教师阳光素养、完善阳光文化特色”为原则,坚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以读书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倡导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章对德育视域下小学生的"三礼教育"进行研究,先阐述了"三礼教育"的含义,再提出"三礼教育"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德育视域下"三礼教育"在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重视"三礼教育",指导教育实践;营造育人氛围,以"三礼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针对当前中职学生道德缺失严重的现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以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寓德育于英语教学过程始终,教育学生爱己爱国、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期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刘次林 《河北教育》2007,(11):32-33
一、"美德袋":有待抛弃的"破旧口袋" "美德袋"是基于传统的以德目为内容的道德教育,美国德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称之为"美德袋"教育,意即教育者代表社会把那些被社会认为是重要的德目装入一个"布袋",然后从中"摸"出特定的德目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导向和保证的作用.多年来,我校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思想,以创办特色德育为目标,以服务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为宗旨,始终致力于德育创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构建新的德育机制和德育模式,育德于教,育德于学,营造了"重德、讲德、守德、践德"的浓厚氛围,为加快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青睐,一批自主创业的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公众形象明显提高,吸引了许多外地学生大学就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已攀升至6500余人.  相似文献   

17.
如东县宾山小学以"办有滋有味的教育"为发展理念,践行"无华、有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坚持走文化立校,特色强校之路。积极构建并完善新生"开笔礼"、十岁"成长礼"、毕业"感恩礼"德育课程。以"桂苑文化节"为龙头的校园主题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以"江海小记者"为龙头的学生社团活动特色鲜明,创建"美丽如东"红领巾寻访团、"桂苑励志红歌会"等德育品牌。"萤火虫"班获全国"十佳教室"提名奖。学校先  相似文献   

18.
儒家所说的"礼",一般指的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所体现的精神主旨是"德";"法"主要指的是律令或刑法,与"刑"意义相近.儒家坚信,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礼"与"法",二者共同对社会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儒家所坚持的原则是:(1)礼法并施,德刑兼顾;(2)礼先法后,德主刑辅;(3)以礼入法.德刑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温州外国语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一个朴素的理念:牢记学生、教师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绽放。学校着眼于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学生:语文"跃读"校本课程与英语校本课程形成系列,语文突出跨界愉悦阅读,英语突出口语与展示;德育以"礼"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做到以礼育人,知行合一。校园文化渗透于每一细节之中。学生是学校的主角,孩子  相似文献   

20.
<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出积极道德行为的过程。而在急功近利的"分数第一"的教育思维下,社会普遍追求用现时的"冷冰冰的高分数"换取学生将来的美好生活,德育很多时候只是表面上被重视,看起来美好,却没有育出很好的"德"来,教育的"分数悲歌"不时上演。作为开启学生心灵世界、服务学生精神成长的德育,应该可以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