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为了了解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更好地推进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对湖东小学2个班级的118名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为了了解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更好地推进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对湖东小学2个班级的118名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普通小学立足现有条件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新兴的学科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素养已成为现阶段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理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文章着重探讨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如果说小学生信息素养是一道菜肴,那么课程开设是小学生信息素养这道菜肴的主料;学科整合是信息素养这道菜肴的配菜;校园网络就是学生信息素养这道菜肴的作料。这三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一道营养丰富的信息素养大餐。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信息素养(Infornation Literacy)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讨论和研究,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为了了解我国广大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更好地推进农村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笔者对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基于信息素养的内涵及价值,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融合、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三方面,探讨小学生信息素养之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战略,再加之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必将影响着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本研究对重庆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以使人们对城乡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素养已成为现阶段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理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文章着重探讨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如果说小学生信息素养是一道“菜肴”,那么“课程开设”是小学生信息素养这道“莱肴”的“主料”;“学科整合”是信息素养这道“莱肴”的“配菜”;“校园网络”就是学生信息素养这道“莱肴”的“作料”。这三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一道营养丰富的“信息素兼”大餐。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真正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媒介信息对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媒介素养,文章分析了媒介素养教育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并以两个课堂实例阐述媒介素养教育视域下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可行性与方向性,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贾慧婷 《知识文库》2023,(11):174-177
<正>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当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合,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重要指标之一,学校应重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对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概述,阐述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西藏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西藏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从而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信息素养是其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直接关联。由此可见,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小学教育的现实要求,这里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谈谈自己的粗浅感想。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启蒙与培育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测评模型是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与提升的重要基础。研究以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信息素养内涵界定入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数理验证等方法,构建了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西部N省开展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估实践,发现小学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处于中等,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显著差异,乡村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波 《现代教学》2010,(5):57-58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小学生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自觉接受相关信息技术教育而养成的对待信息活动的态度、观念,对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信息伦理道德的理解与遵守,以及利用信息去解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指小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二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应着重于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现阶段,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有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其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笔者主持的华东七省市教育学会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验研究>已经顺利结题,三年多的实验探究使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到,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只有把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目的。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否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把信息素养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呢?从2006年起,我校承担了省“十一五”立项课题《信息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当今的小学生是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从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从小培养信息素养,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对人类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信息素养有关理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三方面.信息素养的培养有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九个省市的城乡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后发现:小学生公民素养在整体上得分较高;小学生公民素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公民素养要高于男生的公民素养;小学生的公民素养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的公民素养要高于乡镇学生的公民素养;东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情况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但中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与西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不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调查情况,为提高我国小学生的公民素养,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加强小学生的实践训练,做到知行统一;克服性别刻板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媒介素养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媒介素养是指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所具有的正确使用和解构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在众多的受教育者中,小学生相对是一个弱势群体。对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教导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