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舞韵流连溢彩,长袖善舞争奇斗妍. 央视舞赛早已落下帷幕,大赛将参赛舞蹈分为五个类别:民族舞、当代舞、现代舞、国际舞和芭蕾,百花齐放,兼容并蓄.观众在愉悦双眼的同时却对舞蹈类别如何划分产生了疑问,疑问焦点即"当代舞,现代舞如何区分",(后由曹诚渊老师、于平老师著文加以解释)这里我却想以大赛将古典舞、民间舞和民族舞合并成一个类别,即中国民族舞,来淡淡当今的中国民族舞蹈.  相似文献   

2.
苏自红、色尕二位舞台伉俪,在十几年间创作了数十部舞蹈作品,他们创作的舞蹈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民族底蕴、质朴的生活显现以及与时代同步的特征,在中国民族舞的创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分析其舞蹈动作、情感、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对舞蹈教学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间舞是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本文主要以民间舞的创作为研究视角,从传统(原生态)民间舞蹈渗透民族文化,日新月异的创作理念,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的作品分析,对两种创作方向的反思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对当前民间舞创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风格舞种专门化"这门课程的开设是针对民族民间舞高精尖表演人才培养的大胆尝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表演专业学生对民间舞表演上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课程具有的文化性、创作性、训练性角度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挖掘该课在培养优秀民族民间舞表演人才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并以该课为引子提出一些关于培养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人才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当今对社会"男女对等、角色互换"的文化现象,展开自己的论述,并将这一现象引申到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分析其在民间舞基训、民间舞风格课、民间舞创作上出现的"阴阳互补"、"相互借鉴"的问题,在明晰是非、辨别正误的同时,力求探索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恰当方式,以利我们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舞走向问题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遵循民间舞的特点和基础上,必须研究和探索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民间舞的新思路,既要借鉴传统,又要敢于扬弃。同时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的文化出发,着力于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舞,进一步推动中国民间后的繁荣与昌盛。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是丰富的,其"品质"是独特的,中国民间舞技巧应该向风格化、情感化、艺术化方法发展和强化.在中国民间舞技巧课建设方面,我们应坚持贯彻"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吴文化背景下,透视中国古典舞、江南民间舞、昆曲身段等方面的精髓,探讨其形态,从而通过古典舞蹈的发掘、昆曲身段的提纯、吴地民间舞蹈的运用等,再以当代舞蹈的审美观来进行舞蹈形态的体现与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建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种形式,地域特色非常明显,表演风格较为独特;西方芭蕾舞属于古典艺术,更加注重严谨的程式和规范.文章从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的背景、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表演特征、舞蹈《春采》的创作思路和编创手法、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四方面,探索基于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视角的女子群舞...  相似文献   

10.
谢琳 《林区教学》2008,(8):159-160
民间舞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艺术形式,是该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集情感、观念、信仰为一体的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民间舞具体表现在:1)中国民间舞是各民族生活与劳动的缩影;2)中国民间舞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现;3)中国民间舞是各民族原始崇拜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高扬 《文教资料》2009,(7):78-79
受艺术发展、客观社会审美文化和世界性舞蹈文化交流的影响,中国民族舞正转化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时尚化民族舞。抓住民族舞的核心动态元素和动律,融合其它舞种的动作因素,以新的审美视觉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能够增强民族舞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好民族民间舞学习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古典舞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对歌舞种之间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与中国古典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与古典舞之间的联系浅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钢琴伴奏是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它虽然受到构思的时间局限,但却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要对它的特点和训练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针对目前国内艺术类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分析制约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提出结合新媒体环境特点和优势,构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体系的设想,并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阐明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将理论讲授手段多样化与舞蹈创编手法多元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一门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形体、培养各方面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分析,针对民间舞理论知识教学部分与动作训练教学部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并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即兴创作能力入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53):164-165
随着我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开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核心素养不仅是对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学科实验能力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包含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等能力的综合培养。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全球形势,着重讨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等内容,从而探索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元素教学法、审美本质、规格与风格三方面探讨了中国民间舞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舞关系密切,体现在民族民间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华传统文化决定民族民间舞的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舞相待而成三个方面。基于此,从舞蹈表情、舞蹈动作、舞蹈构图角度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创编,并提出两种创新表演模式,即生活化表演模式与追求真实的表演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进行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两个维度的文化分析、风格阐述和事实举例,结合民间舞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当前民间舞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并提出民间舞教师获取所述启发与帮助的实地采风、经典研究、理论学习等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彭蔚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3):108-109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围绕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所展开的研究、探索、创新工作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从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和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具体实施中的新思维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