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魔鬼的声波     
大家知道,所谓声波,是物体振动而发出的波,它能通过人的听觉而产生某种印象或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声波都能被入耳感觉。人耳仅能感觉到频率在20赫兹—2万赫兹之间的声波。高于2万赫兹和低于20赫兹的声波都是人耳感觉不到的,前者我们称其为超声,后者称为次声。  相似文献   

2.
幻影人生     
和往常一样,处理完工作之后,我决定上网络去游玩一番。现在已是网络时代了,人们无论工作、购物还是休闲,只需借助网络便什么都解决了。平常闲着也是闲着,只好上网。今天,我却意外地发现了“新大陆”——幻影人。“幻影人能帮助你体验成功的人生,将不快乐变成快乐。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主宰一切,虚拟的声音和情  相似文献   

3.
也许你现在正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输入一段刹那的灵感,或者和远方的朋友倾心交谈;也许你正移动着鼠标,设计一幅精美的画面,或者在网络游戏里留恋……你有没有感觉到,电脑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给你机遇,给你惊喜,也给予你消遣。对于这些,你都要感谢一个人——冯·诺伊曼,正是他的理念,开辟了计算机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4.
触感手机|预计2006年问世(01)除非你能像贝克汉姆和他的西班牙语女秘书一样擅长用文字调情,否则手机短信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些单调乏味的电子文本而已。因此,我们希望见到这样一款能够触碰、抚摸甚至亲吻对方的触感手机,让它用最直观的身体语言传达你最真切的感情。目前,类似的触摸感觉技术仅仅应用在手机的震动提示和游戏手柄的震动效果上,但未来的手机将装备上百个微型感应片,这样当你给女友发送浓情蜜意的短信时,还能在其中加入轻抚对方手臂的亲昵触觉,或者在开车发短信时让对方切实感觉到车身的振颤。  相似文献   

5.
3D(3-dimension)全息影像技术是一种将三维全息投影,3D打印技术和智能手术刀进行结合以实现人体的虚拟和再现的方法,具有高仿真性,高灵敏性,较高识别度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虚拟成像,模拟实物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全息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会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利用光的干涉与衍射原理实现物体光波信息记录与再现,再利用一套基于单片DMD的无透镜式三维彩色全息投影系统,得到真彩色三维物体成像。搭载智能手术刀,实现虚拟人体,模拟触觉的效果。虽然全息影像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内容亟待解决,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研究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全景技术正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工具,它使人们在计算机上能进行360度全景观察,从而体验三维实体的视觉效果。本文介绍了基于图像的虚拟全景技术、全景摄影技巧、无缝拼接处理以及该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两只蚊子     
正在一扇关着的玻璃窗户上飞来一只学识渊博的花蚊子和一只没见过世面的黑蚊子,它们在玻璃窗上叮叮当当地撞着,但就是飞不出去。黑蚊子对它的同伴说:"兄弟,我感到有什么东西挡在我们前面,你感觉到了吗?""不会的,"花蚊子回答说,"根据物理学的规律,物体在光照下必然会留下影子。我们既然没有发现影子,就证明前方不存在物体。""你总是对的,"黑蚊子说,"你的理论水平很高,在蚊子界是公认的。"它们继续撞着玻璃。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8,(3):12-13
这个三维数字病人可能拯救你的生命。 在这间名为“CAVE(洞穴式自动虚拟环境)”的暗室地板上不停旋转着的是比正常人体大得多的虚拟病人——“CAVE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精密的数字人体模型。为了制作它.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和电脑绘图人员利用解剖学原理,还原了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块骨头、  相似文献   

9.
正也许你对发电不会陌生吧,是啊,大规模发电必须得有发电厂,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可是,2017年5月24日在江苏投运的我国第一套“虚拟电厂”,也能发出“滚滚”的电力。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没有发电机如何发电单看“虚拟电厂”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电厂。而实际上不存在的电厂怎么能发电呢?难道电力能凭空产生不成?原来啊,“虚拟电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对外呈现的效果为“能效电厂”。它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具有不同空间参考基准的输电线路三维杆塔模型在虚拟地球中与多尺度影像、地形的精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投影特征点和影像标定控制点库的三维模型自动配准方法,将复杂的三维杆塔模型投影在基准平面上完成对三维模型特征点的提取,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进行控制点标定建立特征控制点库,并利用过渡坐标系构建基准统一的虚拟地球可视化环境,完成三维杆塔模型的与虚拟地球中影像、地形的精确配准。最后基于上述方法在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NSCGlobe中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感觉包括视、听、触、嗅、味五个方面,人工智能专家认为,人的感觉是极难模仿的,人类在感觉方面所达到的“超能”程度,目前连机器人也望尘莫及。超敏感的手机器人虽然凭借电流控制能“握住”杯子,但人的手却要比它更高明。以触觉为例,人的指尖能感知只有5微米高的突起,而这个数字仅仅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50。至于舌头和嘴唇的敏感度就更高了,当你试着把一根头发放到嘴里时,立刻就会感觉到有一个大东西在嘴里。  相似文献   

12.
正当你看着新闻里无辜的物种一个个灭绝时,当你戴着口罩生活在中国的雾霾下时,你可能会想:"要是人类没有存在过,地球会不会比现在更好?"现在,我们就开始探索之旅,如果,我们所有的人,过去的、现在的,都没有出现过,将来,我们也不会出现,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时间倒流12.5万年想象一下,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放着一个旧式的录像机,播放着一盘磁带。这张磁带存储着地球12.5万年的历史。伴随着每一秒钟的流逝,磁带正在  相似文献   

13.
无须在真的铁皮整车上开膛破肚、大动干戈,只要靠一只鼠标和一副立体眼镜,你就能轻松“钻”进三维立体的虚拟车内部,或1秒钟内给车子换3种颜色,或花1分钟自己设计操控台。记者在首届中德“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上亲身体验到这种新兴技术的魔力。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14.
创业者,你的胆量够大吗? 对于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来说,生活就是在阿尔卑斯山脉上滑雪的动感,只有速度和刺激,没有停顿,没有回首,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15.
地球和某种神秘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通道。通道的两边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世界。研究这种现象的人,把藏在通道另一侧的神秘世界,称作"四维空间"。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在浩瀚无涯的宇宙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科学家们对被称为"四维空间"的深入探索,必将揭开这"神秘世界"之谜。现在,跟我一起来做个小魔法,让你体验一下超酷的"四维空间"吧。  相似文献   

16.
鹿尘 《科学大众》2008,(5):24-24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在浩瀚无涯的宇宙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秘密。地球和某种神秘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通道。通道的两边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世界。研究这种现象的人,把藏在通道另一侧的神秘世界,称作"四维空间"。科学家们对被称为"四维空间"的深入探索,必将揭开这"神秘世界"之谜。现在,跟我一起来做个小魔法,让你体验一下超酷的"四维空间"吧。  相似文献   

17.
陈旺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148-148
本文从时下关注的热门话题,互动、虚拟影像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的真实体验入手,来研究新媒体时代互动艺术,虚拟影像艺术体验。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I0002-I0002
<正>[导读]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新开发出一种在空中制造"声波瓶"的技术,能让声波路径按预定曲线弯曲。上图从声源发出后,声能形成一种三维"声波瓶",瓶壁为高声压壁,内部是零压区。瓶底压力场能自行弯曲绕过三维障碍物。科技日报讯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新开发出一种在空中制造"声波瓶"的技术,能让声波路径按预定曲线弯曲。这一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超声波成像与治疗、声学隐形、悬浮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在许多方面都导致大飞跃。现在,大多数人还只是把视野局限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上的应用,实际上它的影响将深入到艺术、商业、通讯、设计、教育、工程、医药等众多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定义为计算机所创造的三维幻境,在其中,人们能四处游览,并与之交互作用,具有深度感。在这个意义上,“虚拟”是从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6)
VR交互式体验的出现,使用户在虚拟场景中感觉到自己是场景中的主体,用户通过三维等交互设备直接控制虚拟世界中的对象,以一种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将图像演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图像场景阶段。为传统视觉联觉带来了全新的感知体验,图形图像作为场景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在交互式场景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