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誉是企业创造的价值,对商誉设定权利进行立法保护无论对企业发展还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商誉权立法体系应从对商誉权的立法模式选择入手,通过对比,发现对商誉权进行单独立法并在将来与知识产权一起纳入到无形财产权的大体系中的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在该体系下的商誉权权利设定、权利取得;商誉权的权利内容;商誉权的行使和限制以及商誉侵权责任都是对商誉权进行立法研究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股东账簿查阅权是股东维护个人、公司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影响了该权利的实现。为了使股东的账簿查阅权得到有效的行使,应进一步明确查阅权主体,确定"正当目的"的判断标准,并对权利行使中的程序问题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破产法》自颁布以来已近七年,由于破产案件比较复杂,因此在破产案件的处理中存在部分无法可依的情形。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破产案例,阐述债务人申请破产举证责任,尤其是破产案件受理后债务人申请破产的举证责任,以希对《破产法》的修订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加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提高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诉讼地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而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突出表现在辩护律师介入侦查程序行使辩护权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规定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提出具体完善建议:确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完善犯罪嫌疑人获得辩护人帮助权的保障措施;赋予律师独立的会见权;赋予律师以调查取证权与请求证据保全的权利;赋予律师以讯问到场权。  相似文献   

5.
行政权利有强制性和处分性,实践中相对人有可能遭受到行政行为的侵害和影响。但是,理论上行政行为是具有公定力的观念一直制约着行政相对人行使抵抗权。笔者认为,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无效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公民可以针对无效行政行为行使抵抗权。基于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以及抵抗权的正当性和存在意义,应通过立法和建立确认无效之诉等措施,使相对人的抵抗权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人类身体在自然与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分析人们的身体观念、身体参与度和体育开展以及体育权确立之间的关联。人们对身体所持有的观念决定体育的活跃程度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高度。人们对身体过多禁忌和过度开放都会限制体育的发展。身体禁忌权的收拢和开放权的行使让体育权利的属性也得以延展。对体育权利属性界定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身体权利属性界定的过程。总体而言,禁忌是身体权和体育权的自然属性,开放是身体权和体育权的社会属性,而无论禁忌还是开放都需要借助于法律规制手段,在此过程中,法律通过赋权的方式对身体权和体育权进行固化和确证,也使其具有了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形象权保护研究契合“依法治体”背景下对体育权利的关照,对维护运动员正当与合法权益具有现实意义。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为我国运动员形象权保护提供参考。首先,阐述了形象权的起源与含义,在此基础上,指出运动员形象权是运动员基于其竞技价值,对其可识别形象蕴含的商业价值所享有的权利,具有主体真实性、价值可变性和行使限制性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姓名、绰号、特色语句、职业信息、整体形象等形象权侵权典型案例,指出整个行为标准、主要动机标准、变革性使用标准是形象权侵权认定的主要标准。当前,我国民法、商标法、竞争法、体育法等现有法律对运动员形象权保护不足,以及体育行政规章制度的不灵活,限制、束缚了运动员形象权保护。提出,在法律层面,从民法上思量“人格权法”独立成编,保护运动员形象中的财产利益;商标法上设立事先知情同意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制度;竞争法上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垄断执法、实施体育产业市场黑名单制度;以体育法修改为契机,从运动员权益、体育产业、体育纠纷解决方面构建运动员形象权保护机制。在制度层面,从明晰运动员产权制度、落实与体育经纪合作制度、明确与细化商业合同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从辩证法的角度观察,破产制度涉及到债权人与债务人、各债权人之间以及破产与社会效益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的均衡构成了破产制度以及破产法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均衡矛盾的观点来分析新破产法中几个主要的制度创设和新增亮点,进而与旧破产法进行比较,强调均衡矛盾是认识破产法本质的一项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权利话语"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尽管中国缺乏"权利本位"的传统,但改革开放之后,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权利话语"都逐渐上升到了绝对强势的地位。但由于修辞技术的盛行、权利自身的不确定性及权利在行使时的过度扩张,"权利话语"频频自相冲突、陷入困境。深入研究"权利话语"冲突之缘由,化解权利碰撞之矛盾,有利于为正当权利之行使疏通道路。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权利主体在行使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时同其他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相矛盾或抵触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知识产权内部冲突与知识产权外部冲突两种形式 ;在司法实践中 ,法官应遵循意思自治、优先权、时效、效益最大化等原则 ,裁判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公权力既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构的原动力,也是影响其行使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规范意义所有权不同,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取得采用了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的非传统方式;集体与组织的话语转换和权利主体与行使主体的虚实转换,使我国集体土地权利主体的支配意志在立法上受到技术性限制,组织中的领导权力对农民成员表决权的行使会产生制约作用;转移处分权的缺失和用途处分权的行使禁区,使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分权能不完整,进而会削弱其收益权能。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构成了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改革的约束条件,如果这一约束条件不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将很难与规范意义所有权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评价权的个案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 ,在实践中 ,中小学教师评价权的行使情况五花八门 ;在认识上 ,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权问题 ,人们众说纷纭。笔者以实证调查为依据 ,结合以理论探讨 ,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权的应然状态进行了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的体育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权制度是随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对人的尊严及自由的日益重视,权利的种类和内容不断得以扩充和完善而进入人类文明体系的.通常以为一种权利从提出到切实保护,为人们所充分拥有,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应有权利阶段、法定权利阶段、实有权利阶段.现在,当体育权制度在众多国家中已经进入实有权利阶段时,我国学术界对体育权的理论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当然也就谈不上法定或实有的权利.试从学校教育体系的角度来对体育权制度在我国的拥有可能与拥有方式作一点粗浅的探讨,同时也为为什么网络教育等新型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全面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唐再明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4):34-37,43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具有能动性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劳动力权是维系个人与整个社会增量利益的重要权利,是劳动力权的出卖者与购买者在进行物质利益的交换过程中,发生各种关系时所享有的一切经济利益权。劳动权与劳权,是与劳动力权相关但不同的权利类型。对这三者的比较分析是加强劳动力权保护、构建劳动力权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排放权是基于科斯的产权理论提出的新型权利。是一种兼有私法权利与环境法权利性质的综合权,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危机的背景下,排放权的意义颇为重大。研究排放权的性质,利用其特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的权利主体是人大,各级政府只是国有资产的义务主体。所谓主体到位,就是宏观产权分离。主体到位后的人大及其所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企业实行微观监控,行使三项职能:经理聘任权,利润使用权和微观监督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重要的还应包括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所有这一切,对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债务免除的性质向来有单方行为和契约两说。笔者基于对债权债务人对等人格的尊重,债权债务人权利、利益的保护,债务免除的效力的认定及其可操作性的考虑,认为契约说既能克服单方行为说完全不考虑债务人的利益、意志的缺陷,又能满足法律实务之需求。因此,债务免除行为在性质上应为双方行为,并且对债务人的同意方式可以做更宽泛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我国,一旦某位公民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则与其相关的各种权利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被剥夺即停权,包括与其身份有关的权利。然而就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被限制或剥夺的各种身份权即身份停权来看,目前仅有对人大代表在侦查阶段进行政治身份停权具有宪法依据,除此之外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身份方面的权利进行停权均缺乏宪法依据甚至毫无法律依据。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对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身份权利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李颖 《江汉学术》2023,(2):55-66
被追诉人的认罪撤回权是指,被追诉人在认罪认罚之后,由于反悔或者其他原因,推翻先前认罪认罚的内容并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重新做出处理的行为。为了保障被追诉人“不得自证其罪的权利”,鼓励被追诉人认罪认罚,并能够作出真正自愿的认罪,立法应当明确赋予被追诉人认罪撤回权。口供是认罪的概念核,认罪的证据性后果是获得被追诉人的口供,程序性后果是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一审判决前,被追诉人可以无理由或以任何理由,以书面形式行使认罪撤回权。被追诉人行使该权利的,在程序方面,应当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建立相应的程序转化机制;在证据方面,认罪认罚具结书失效,被追诉人先前的有罪供述、认罪后作出的陈述以及依据有罪供述收集的其他证据应当一律排除,其中依据有罪供述收集的其他证据在三种例外情形下可以采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纳税人权利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家税收法治、深化国家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需要,纳税人权利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我国纳税人基本权利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充实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本文通过对纳税人获得帮助权的理论基础、含义、内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纳税人获得帮助权的制度,结合中国的税收征管现状,提出了些许构建我国纳税人获得帮助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