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3名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腾空摆莲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论对武术高难度动作腾空摆莲720°接马步的科学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的研究方法对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腾空阶段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旨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该技术动作提供科学的训练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的空中击响阶段要掌握以下三个关键点,即:"早、夹、分","早"——腾空里合腿的击响要早,在人体的总重心到达最高点之前(人体髋关节转动约238.24°左右时)进行腾空里合腿的击响动作;"夹"——两腿要夹,两臂要夹,在腾空里合腿击响动作完成后两腿要夹拢,两腿之间的夹角约为27°-31°之间,两臂要收扰在胸前;"分"——着地前两腿要分,两臂要分,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着地前两腿的分腿合理时机为着地前0.25秒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维高速摄影.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助跑阶段不是助跑速度越快越好;在起跳阶段的缓冲时段,左膝角屈膝幅度、身体重心的下降值和重心水平速度的下降值呈显著性相关;在起跳阶段的前蹬伸时段,右腿着地时脚掌内扣、及时快速蹬伸,几乎没有做退让性动作,同时左腿的加速蹬伸、左臂快速摆动的协调配合是关键技术;在起跳阶段的后蹬伸时段,右腿蹬伸的幅度更大,两腿及上肢协调的"蹬摆结合"至关重要.右脚有效制动,可增大人体腾起角度;在腾空阶段,里合击响腿时刻均在人体重心上升时段,接近人体重心最高点.里合击响腿完成后,需及时双臂合抱、双腿伸直使人体尽量成一"直棍";落地成稳固马步动作关键在于空中转体完成后尽快伸展肢体,增大人体转动惯量.  相似文献   

4.
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是武术套路运动C级动作,技术难度大,动作要求高,在竞技比赛中更是运动员的关键得分点,运动员只有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完成好整个技术动作。本研究运用三维影像解析和足底压力测试方法,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对健将级运动员童通完成的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其技术动作特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在竞技比赛中更是运动员的关键得分点,同时该动作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身体自控能力有较高要求,运动员只有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完成好整个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5.
武术长拳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起动、快速踢打和快速翻转、腾空等能力,因而所有动作的完成都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为支撑,特别在高难度腾空动作上,如腾空外摆莲720°、旋风脚720°、旋子转体720°等对体能有更高的要求。武术长拳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成功完成动作演练的保障,长拳运动项目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对技术要求固然很高,...  相似文献   

6.
武术腾空摆莲720°接马步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三维摄像解析法对武术腾空摆莲720°接马步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该动作的运动学特征,为提高动作质量,改进动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起跳阶段、空中转体和击向、落地接马步等动作运用生物力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对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找出影响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旋风脚900°接马步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旋风脚720°增加为900°旋转的可能性,创新武术腾空动作,丰富武术腾空动作理论,为旋风脚900°接马步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运用三 维DLT测量法,对6名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接马步进行试验研究证实,具有较大增加角速度的能力,也具有进一步提高腾空高度的能力,因 此,完成旋风脚900°接马步具有较大可能性。左摆动腿在完成旋风脚900°接马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研究证实,左摆动腿角速度还有较大提升 空间,左摆动腿本身质量大、旋转半径长、转动惯量大,左摆动腿角速度增大能够直接带来腾空前动量矩储备水平的大幅增加。因此,提高对左摆动 腿的重视程度,通过专项训练大幅提高左摆动腿Vz 和Vy 分速,同时做到左腿与左臂合理配合提高同步性,确保在踏跳有支撑阶段左腿左臂角速度 方向和旋转方向一致,科学增加角速度储存动量矩提高腾空后旋转能力,同时提高腾空高度,为顺利完成900°旋转做贡献。在研究过程得出的增加 左摆动腿Vz 和Vy 分速、增加踏跳有支撑阶段肢体同步性、第3步上左脚时左膝关节的迅速左前旋、上左脚时左转腰上摆双臂、有效控制上右脚踏跳 步幅、踏跳时扣右脚,以及踏跳时增大甩腰速度和幅度的有效技术,能够直接提高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蒋绍毅是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中完成跳马前手翻转体360°较好的运动员。她在多次国际国内比赛中跳这个动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她的技术特点是:保持较快的水平速度上板,踏跳快,起跳角较小,第一腾空较低,摆腿速度快,扶马早,推手有力,制动腿明显,第二腾空高,转体完整,落距远。整个动作结构合理,技术较先进。  相似文献   

10.
助跑式单腿起跳腾空外摆莲是传统的基本跳跃动作之一,高质量的完成该动作需要做到高、轻、飘、脆.国家对武术基本功和基础规定套路的重视,单腿起跳的腾空摆莲又纳入基础基层教练员和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范畴.许多年轻教练员对于该跳跃动作的教学训练还相当陌生.为此,文章就它的技术特点,教学要求等,结合教学实践,从技术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易犯错误的解决等方面给予了探讨,希望能给基层的武术教练员们和运动员们在该动作教学、学习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中跳跃难度腾空飞脚接腾空摆莲540°接雀地龙动作在男子运动员的完成质量中,从表面观察,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通过AdobePremier1.5软件以每秒30帧的频率观察发现此动作在男子运动员的完成中也存在很多缺陷。本研究主要通过录像观察分析此连接难度在不同运动员的完成中各自的优缺点,观察重点以后连接动作为主,以求用最好的方法来指导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12.
跳远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外,还必须熟练而准确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起跳动作又是由摆臂、摆腿和迅速蹬直起跳腿三个部分组成,因此学生在跳远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摆臂和摆腿的动作。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套路中腾空摆莲B和C级跳跃落地接马步是长拳、南拳武术项目的两个难度动作.通过对该组动作落地技术的动力学及相关稳定性因素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落地技术和训练中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录像观察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男女运动员的腾空与落地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4.
长拳中的腾空旋风脚720°的动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武术队运动员的C级难度动作--腾空旋风脚720°技术动作进行高速摄影,通过图片分析,结合多媒体技术、分析完成该技术动作的相关技术的关系,以便指导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健将童通旋子转体720°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是武术长拳类C级动作,起跳动作效果是决定动作成败的关键。运用三维影像解析和足底压力测试方法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对健将级运动员童通所做的旋子转体720°起跳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其技术动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跳马远端屈体腾越接屈体后空翻,是我省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毛主席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示下,为迅速赶超世界体操水平,正在尝试的一个在难度表内从未见过的难新动作。尽管目前还没有脱保,但从运动员的掌握情况来看,这个动作完全可行。我们现把训练中的一些探讨和肤浅的体会介绍出来,希望在攀登世界体操高峰的道路上,能有更多的人试学、掌握这个动作。一、动作要领:该动作和跳马前手翻接前空翻、侧手翻接后空翻等许多动作一样,是利用第二腾空来完成的。除了和跳马其他动作一样需要高速助跑和有力的起跳外,它的主要技术环节有如下两点:①第一腾空:第一腾空的起跳角不宜太高,约30°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跳技术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美国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摆腿占20%,摆臂占60%,起跳腿只占20%。因此起跳阶段摆蹬配合动作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起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李敬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动作的上板起跳、第一腾空和推手、第二腾空翻转等主要技术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及参数,并提供了此类动作的训练方法,对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此类动作、提高跳马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美国艾丽尔解析软件对我国优秀太极拳运动员吴雅楠完成的腾空摆莲360°技术动作进行拍摄和数据处理分析,旨在探讨优秀太极运动员完成难度技术动作的运动学量化指标,为竞技武术太极拳科学教学训练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试竞技健美操一级运动员完成C组跳与跃中的科萨克跳、屈体分腿跳、剪式变身跳,分析在起跳、腾空、落地阶段中下肢主要发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变化。方法采用无线表面肌电仪对16名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完成3个难度分别在起跳、腾空、落地阶段中下肢左右腿主要发力的8块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等)的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科萨克跳在起跳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右腿的股直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和左腿的股直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左腿的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腓肠肌,落地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左腿的股直肌、腓肠肌和右腿股直肌;(2)屈体分腿跳起跳阶段贡献率较大的是右腿的股直肌和腓肠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大的肌肉是股外侧肌,落地阶段贡献率较大的肌肉是股直肌;(3)剪式变身跳起跳阶段无右腿的肌电图变化,贡献率最高的是左腿腓肠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高的是右腿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落地阶段贡献率最高的是右腿股直肌。腾空和落地阶段中,右腿肌肉贡献率比左侧同一肌肉贡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完成科萨克跳和屈体分腿跳难度动作起跳阶段时,要求运动员股直肌和腓肠肌有较高的爆发力,腾空和落地阶段中,科萨克跳需要加强左腿肌肉力量;屈体分腿跳在训练中要注意运动员左右腿发力相同,以保证左右腿空中姿态的平衡;在完成剪式变身跳时,主要发力部位从左腿(起跳腿)过渡到右腿(前伸腿)。在训练中要加强主要发力肌肉力量训练,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主要发力肌肉与其他肌肉协调配合发力,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动作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