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前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人数达到4.2亿,规模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所占比重由上年底的6913%提升至74.5%。  相似文献   

2.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4,(2):5-5
5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此外,  相似文献   

3.
数字     
《新闻实践》2011,(8):79-80
3.03亿 据新华社6月11日报道,在当天闭幕的天津国际手机展览会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晋群表示,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了3.03亿,手机上网用户在全国互联网用户中比重不断提升,占66.2%。有关机构预测,到2013年手机网民或将超过电脑网民。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4亿手机用户中,在过去半年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是5040万人,即网民中的24%、手机用户中的12.6%是手机网民。手机网民的地区差异较大,广州手机网民数目最多,43.4%的人半年内通过手机上过网,目前手机网民数已达到1452万人。江苏、浙江和福建的手机上网人数处于第二梯队,是手机上网网民数相对较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2012年上半年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0.7%,相比2011年下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手机上网比例则增长至72.2%,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14,(8):64-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  相似文献   

7.
数字     
《新闻实践》2011,(3):80-80
4.57亿 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发展,笔记本电脑上网使用率增速最大。报告显示,2010年,网民使用台式电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占比分别为78.4%、  相似文献   

8.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2,(7):2-3
我国手机网民达3.88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分析称,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手机  相似文献   

9.
《管理信息系统》2014,(8):91-91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0.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4,(27):10-10
83.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比例提升至83.4%,但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基本完成,智能手机对网民普及率增长的拉动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1.
郭怀娟 《青年记者》2016,(23):106-107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进行变革的主要原因 1.传媒格局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同时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有92.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4.5%.  相似文献   

12.
数字     
《传媒》2009,(3):78-78
1.176亿 2月18日,CNNIC在京发布手机上网行为和移动互联网媒体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已达1.176亿,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接近4000万;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五大手机媒体依次是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音频,资费和推广成为这五大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88.9%.在我国手机网民对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率排行榜单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60亿,网民使用率为77.4%.  相似文献   

14.
王军  刘畅 《网络传播》2010,(1):20-21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手机用户量近年来呈现迅猛上升趋势。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用户2009年1月已达6.3亿,而在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7.38亿。而在这其中,手机上网用户与日俱增,截止到2009年8月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达到1.81亿,其中10—29岁的手机网民最为集中。因此,近一时期出现在手机上的淫秽色情信息对这些年轻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余淮  何曙光 《新闻前哨》2012,(11):20-21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上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式电脑这一传统上网终端的使用率正逐步下滑.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这无疑是移动产业的重大利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发展节点。  相似文献   

16.
人物     
《网络传播》2010,(6):11-11
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最近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互联网在中国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9,(12):15-15
3G牌照发放以来,手机网民发展速度彻底超过了互联网网民。CNNIC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1.55亿人,其中。2009年上半年手机上网用户增长了32%,预计到2009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将突破2亿规模。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中国记者》2014,(2):127
6.18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当日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83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5%,较2012年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1997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何凌南  张志安  李威  赖凯声 《传媒》2016,(16):27-31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我国的移动网民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状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第38次)报告》显示,在我国7.1亿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其中1.73亿人仅通过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学生是最大主体,占31.7%,其中大学生占25.1%。随着手机上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手机上网成瘾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