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枝独秀尽展风采———记北京步远电子集团本刊记者郭艳英有这么一支科技英才组成的队伍,他们在安全防范领域忘我地拼搏了十几年,总共获得8个专利项目。其中“多维驻波入侵探测器”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多维驻波汽车防盗报警器”成功地...  相似文献   

2.
近来报上常有“娱记”一词出现。何谓“娱记”?大约是娱乐记者的简称。依此类推,跑工业的记者可简称“工记”,跑农业的当然应简称“田记”;男记者为“男记”,女记者则可称“女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记者素有“无冕之王”的美称,因为记者背后的新闻媒体通常被称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力量.在中国,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还有“喉舌”之誉,同样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经这样形容记者的分量.  相似文献   

4.
记与疑     
记与疑朽木记者,顾名思义,是一个以记为生的职业,但怎么记,怎么去写,这里头却大有学问。是有事就记,就信,“照搬照抄照转”,还是有记、有思乃至有疑、有踌躇、有内心交锋,然后诉诸纸笔?在我看来,记而思,笔下的东西才能站得住脚;记而疑,疑而后记,记下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徐腾 《青年记者》2009,(12):44-45
有人说:记者记摘历史的“零碎品”,是一种被动的微观操作。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记者应当成为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先锋”,更是新兴产业的鼓动者。笔者对日照茶叶的一篇建议性报道引发日照举办茶文化节,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1995,(6)
心中有繁星笔下出繁星记《人民铁道报》“繁星谱”专栏防蚁工、撬顶工、孤石危岩工……一百个鲜为人知的铁路系统工种,以及他们平凡的鲜为人知的事迹,要不是《人民铁道报》“繁星谱”专栏的推介,也许永远鲜为人知。1994年1月1日以来,《人民铁道报》在一版的“黄...  相似文献   

7.
首届西藏自治区“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活动降下了帷幕,我有幸名列其中。组委会要我写几句话。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风靡了大半个中国,人们最喜欢的是它的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咱老百姓……” 我记起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曾经对我说:“记者心中也要有杆秤。” 记者心中有杆秤。那秤砣,还是老百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在记者心中的  相似文献   

8.
互动空间     
您好!拜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其中读到记者亲历栏目《民办教师8年冤案昭雪记》一文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可谓百感交集,因为我也是一名记者。当然更多还是为我们有康鹏这样的记者而贵刊编辑:  相似文献   

9.
莫继严 《军事记者》2003,(10):55-57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的《续西行漫记》和哈里森·福尔曼的《北行漫记》被作者莫继严称为“三记”。“三记”,记叙的都是“红色中国”,但同时也“记叙”了三位记者探究真相的无畏和勇气、深入实地不懈挖掘的采访精神以及善于捕捉细节的采访技巧。读读《从“三记”看记者的采访精神和艺术》,可以从三位记者身上学到很多。  相似文献   

10.
任玲 《视听纵横》2006,(6):114-115
在谈到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时,有经验的记者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或者八分采,二分写,因为没有采访,哪来的“原料”,没有“原料”,又何以“加工”,因此,采访是报道的基础。而任何采访又离不开提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这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记者而言的重要性。提问犹如采访的敲门砖,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使对方开口。如果把采访对象心中之所想比喻成一个矿藏,那么提问就是挖掘的铲子。如果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11.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竞与一个时髦的词挂上了钩——“娱记”。我这个文化记者,突然被人称作“娱记”,还真有些不习惯。其实,“娱记”最早是对香港文化记者的称呼,比起人家,我这个“娱记”可要大大地打个折扣。且不说人家为了追问吴绮丽肚中“龙种”归属,伴着成龙大哥日本、新加坡地飞来飞去,最终逼得他在飞机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还不提郑伊健抛却8年恋情,爱上了玉女梁咏琪,众“娱记”坚守在“伊面”的住所,把两位偷情的明星堵个正着,导致两人恋情大曝光;  相似文献   

12.
笔耕的事业     
新闻是笔耕的事业。怎样评价一位记者一位编辑的能力、水平、业绩?主要看笔下的作品。记者要记,编辑要编,都是笔的劳动。报纸的版面,广播电视的节目,是由记者编辑们的笔,传统的笔以及现代的笔——话筒、摄象机等写出来的。记者编辑的园地在此,职责在此,奉献在此,他们能力、水平、业绩的展现也在此。所以,除了学历、专业工龄等“硬条件”之  相似文献   

13.
殷陆君 《传媒》2015,(21):25-27
笔者心中一直有一种记者情结,从事工作也一直与之有缘.小时候很想当记者,工作后参与地方新闻宣传管理10年,后来当了12年中央新闻单位记者,现在的工作又是服务全国新闻记者.管新闻、做新闻、服务新闻,相当于把新闻宣传的流程走了一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方方面面,想自己、看别人,更加体验到记者的内外环境之复杂,更多感受到记者的酸甜苦辣之不易,也更深地领悟到记者的情怀情趣之重要.记者是人,但确实有许多与常人不一样的东西.新闻工作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也有其独到的职业特色.一篇消息,传递党的好政策,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群众更有喜地欢天;一篇通讯,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好人好事让人感天动地,坏人恶行让人痛恨连连;一篇评论,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弘扬正声正气正能,针砭时弊让人痛让人痒出汗浑身发粘;一篇舆论监督稿件,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为冤屈者叫屈鸣冤,让苦难者解气申冤.  相似文献   

14.
南振中同志担任新华社记者以来,写了不少好的报道,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习、采访和写作的经验。凡听到他讲课的人,都为他的勤奋读书、积累知识的精神和方法所折服。他认为:为什么人们把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叫做“记者”?顾名思义,大概跟“记”字含有“记录”、“记载”之意有关,新闻记者离不开“记”。许多记者都很重视笔记本,并把它看做是无价之宝,记者的笔记本主要记些什么东西呢?南振中例举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士·赖斯顿描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说过,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特别是要甘当“草鞋记者”,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主体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就是用手中笔为受众服务,为推动社会进步鼓与呼。“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好,有人命关天。”这位老前辈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娱乐记者”职业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娱记”本是娱乐记者的简称,但现实工作中,“娱记”已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娱乐文化工作者,甚至被戏谑“狗仔队”、”追星族”……从新闻界内环境来讲,娱记很难代表主流的新闻范畴,但通过娱记的报道,带给大众的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娱休闲的精神食粮。娱记的职业定位应是宣传健康有益、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形式,以陶冶大众情操,提升文化品格,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为职业目标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媒体公信力缺失与加强新闻伦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为官要有“官德”,行医要有“医德”,从教要有“师德”,当记要讲新闻职业道德。记“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新闻媒体由于联系着最广泛的世界事物和受众,以新闻传播的方式对所反映的事实进行一种价值评判和舆论引导,新闻职业道德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记者写新闻稿时每一句话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有鲜明的感情和态度;反过来如果记者笔下每句话的目的变了,态度和感情色彩也随之而变。这其中就有个语气问题。可现在有些播音员拿到新闻稿,拿起来就追求所谓“纯客观”。实际上,作为每一篇反映客观事实的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期以来,提到“农民工”,大多数新闻媒体、编辑记者笔下都是“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人”、“弱势群体”等。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5,(10):21-21
每位记者都有自己的采访方式,每位记者 都有莫逆之交的采访对象,每位记者都有难忘 的采访经历。经历就是财富,您把这些经历记 下来吧, 《记者摇篮》急切地盼着您的文章!我 们在请您的赐稿的时候,给您的大作规定了写 作内容: “一次难忘的采访”,标题由您自拟。 我们之所以开展这样的征文活动,是为了 更好地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的原则, “一次难忘的采访”也许更能反映记 者实践“三贴近”的风貌,充分展示记者与采 访对象乃至于和广大读者心贴心的思想感情, 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顾名思义, 《记者摇篮》 是记者的理论和实践阵地,理应更好地贴近记 者,服务记者,为记者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