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技体育主观评分数据的统计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类具有特殊属性的数据--主观评分数据,分析其基本特征,建立了统计模型;在单样本条件下,构造了有关参数的估计量;进一步结合主观评分数据的合理性评价之要求,给出了总体均值的迭代估计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用于竞技体育主观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成绩的计算所具有的公平、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体育项目、竞技体育项目的发达、规范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一些民族、民俗、民间体育项目生存受到挑战。武术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为了让这种冲击得到合理解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比较入手,找寻其和谐发展依据,对未来征途中传统与竞技武术和谐发展提出战略举措,为现代社会构建中中华武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地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结果表明: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走"体教"结合之路;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重视后备人才培养;优化运动训练的条件;多渠道筹集经费;重视科研工作;改革竞训体制;强化领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强教练与运动员人才交流;提高教练员队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浙西南山区畲族传统体育状况与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座谈讨论法等研究方法,对浙西南山区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沿革、状况、特点进行了研究,对挖掘、整理、开发、利用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众了解体育项目的途径和习惯,以及舞林大会对体育舞蹈推广普及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调查研究,对舞林大会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进行分析.旨在为体育项目的推广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并为组织和策划体育项目推广活动提供借鉴.调查结果显示,舞林大会极为有效地推广和普及了体育舞蹈,该节目的制作和策划方面有其创新和独到之处,也有其局限性,据此提出对体育项目推广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直接影响到一个项目的发展,影响到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确立.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前十名排序情况、影响西部地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五大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出西部各省市"十一五"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需重点发展项目.提出促进西部竞技体育的项目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竞赛中主观评分的概念、内涵及其评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体育竞赛的角度给出了主观评分的概念,并从评判的主体、客体、标准、基石、本质和目的6个方面阐述其内涵,结合竞赛项目详细分析了主观评分具有评判属性的模糊性、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评判过程的独立性、一致性、风险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在评判方法上具有主观性以及评判结果的相对性10个评判特征,以期为体育竞赛中主观评分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体育项目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选择,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是我们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有生命力的体育项目需融合民俗文化.研究将民俗文化与体育项目设置开发相结合,以海洋体育项目开发为目的,以民俗文化为视角,以舟山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结合当地已有的民俗节日和传统体育赛事,参照爱丁顿体育项目开发“十二要素”,相应地从十二个角度对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辩证地分析,并对当地海洋体育项目的开发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性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偏好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大人格模式理论为基础把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学生性格特征对体育运动偏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根据体育运动偏好度的一般特点,大学生较个人运动更偏爱集体运动;第二,男女大学生对于个人运动与具挑战性运动的偏好度没有呈现出明显差异;第三,男大学生相对偏爱分胜负运动,而女大学生更喜爱非分胜负运动;第四,男女大学生对于需事前指导的体育项目的偏好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的部分表演类体育项目的伴奏音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对表演类体育项目的伴奏音乐的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表演类体育项目伴奏音乐做出分类,并了解表演类体育项目伴奏音乐选择和运用现状,发现表演类体育项目伴奏音乐的共性特点、个性特点以及伴奏音乐在创编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练员的音乐素质,拓宽教练贞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提升表演类体育项目伴奏音乐的质量提出努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