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看“特刊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颖 《新闻大学》2000,(2):43-45
世纪之末的1999年堪称中国报业的“特刊年”。在这一年里,京沪穗等地各大报纸都不甘人后地推出形形色色的特刊。从庆祝普通节日的“中秋节特刊”、“母亲节特刊”、“父亲节特刊”、“儿童节特刊”,到纪念重大历史时刻的“五四纪念特刊”、“国庆特刊”、“澳门回归特刊”等等。特刊,俨然成为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又一“火力集中点”,各大报都不惜成本,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脱颖而出。 “特刊风”到了千年交替的时候更是愈刮愈烈。以近年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广州为例,新千年元旦  相似文献   

2.
每年“两会”召开之日,即是新闻大战犹酣之时,首都各大报纸纷纷推出“两会特刊”争夺读者的注意力。今年,在林立的报丛中,首次创办“两会”特刊的《科技日报》,挟厚积薄发之势,以精当可读的内容、大气活跃的版面,一扫科技类报纸以往在人们眼中的枯燥感。“在  相似文献   

3.
报纸“特刊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刊:不能没有你 特刊起于何时,未曾考证。但几年前,特刊一直悄悄地在平静中运行。报纸创刊多少周年或者报纸本身非常特别的大事往往成为特刊推出的前提。近年来,报纸特刊形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此起彼伏不断推出的一叠叠厚厚的报纸特刊,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拍案称奇。在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众多特刊中,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97版香港回归特刊仍然是最亮的一颗星。这一天,《广州日报》在中国报业史上第一次滚动推出97个大版。上午版1—48以“今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为主线,记录了政权交接,特区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港英政府撤离,港英军撤兵的历史瞬间,以及回归前夕24小时的全香港直  相似文献   

4.
特刊,是指报纸或杂志为某一节日、事件、活动、人物等而编辑的版面,有时候是报刊的一部分,有时候独立成册并随报刊一同发行。因为特刊所依存的背景有着种种特殊性,所以被赋予了广告经营利用的价值,成为一个创收的平台。温州日报在近  相似文献   

5.
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中的第一家周末刊——《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创刊一年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报社先后收到读者和新闻界来信、来电数百次,纷纷给予好评,许多官兵反映说:“每周就盼星期一的《星期特刊》。”著名作家莫言来电说:“以前不了解武警部队,看了《星期特刊》,深感这是一支有文化、有作为的部队。”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在去年9月19日的《新闻阅评》中,以《“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生动活泼高扬主旋律》为题,对《星期特刊》给予肯定,文章说:“《星期特刊》是文化娱乐休闲类的副刊,但它远离社会上某些副刊类报纸低俗…  相似文献   

6.
黄永莉 《新闻前哨》2010,(11):78-79
报纸特刊以其对主题事件的深度报道,丰富了新闻内容。拓宽了编辑思路。扩大了发行市场等特点。很快成为各大报纸的新宠。另外,特刊还具有收藏价值,并能提高报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这次的“两会”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大会,是为“九五”规划画上句号的一次盛会,当然也是新闻频出、焦点聚集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会”遍地是新闻,抢眼的新闻俯拾即是。但是,作为一年一度的例会,它也是中外媒体云集、各路新闻高手大比武的“战场”,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特刊”(以下简称“特刊”)却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据该报报道,“特刊”在人大代表中是较受欢迎的,在委员驻地,“……两会特刊是最先被一抢而空的报纸”(3月5日《中国青年报》)。从“特刊”的成功,我们似乎可以讨…  相似文献   

8.
面对“麦莎”来袭,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和杭州网,在突发事件面前第一次携起手来,联合推出了一个特殊的电子版——“抗击‘麦莎’网上特刊。该特刊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报纸电子版和PDF版。常规的报纸电子版和PDF版,其上网发布的时间都在报纸出版之后,而此次推出的“抗击‘麦莎’”网上特刊,由三报一网的记者随采随写,并在杭州网上随时发送,其新闻上网发布时间大大早于报纸的出版时间,从而真正实现了突发事件的及时滚动报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股市的走牛,大众媒体证券报道的“行情”也大涨:各家报纸竞相增加版面、出特刊、做专题.甚至将证券新闻提拔到头版以至头版头条,总之.以往在综合性媒体中常常灰头灰脸处于配角、“鸡肋”角色的证券新闻,如今蓦然如“超女”般一夜走红,成了大明星。  相似文献   

10.
陈鹏 《军事记者》2006,(6):22-23
《空军报》2002年1月29日一版头条刊登的通讯《龙世雄踏上探亲路》,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其受到基层官兵的交口称赞。几年后,本文编辑就这篇稿件“出笼”的过程,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反刍。这是一篇差点“流产”的稿件,由于编辑随机捕捉到新闻线索,并紧追不放、精工细做,进行再创作,才使一条很容易“擦肩而过”的新闻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  相似文献   

11.
经营好常规题材,进行深度开掘.在平淡中做出公众关注的大新闻,且常做常有,常做常新,就可以将“常规武器”变成“秘密武器”.甚至能成为今后报纸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特色和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版面研究历来是报纸研究的重点。2007年10月8日至22日,《人民日报》的《喜迎党的十七大特刊》和《欢庆党的十七大特刊》(以下统称“十七大特刊”),共出版14期。分析十七大特刊,仍有必要从其版面为切人口。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的加入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凸显出一份经济报纸对经济大事的关注和报道力度。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渐进,步步深入。首先,…  相似文献   

14.
王宝会 《新闻世界》2023,(11):77-79
报纸编辑作为版面“把关人”,直接影响着报纸质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笔者纸媒编辑工作实践,以党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版为例,围绕如何积极践行“四力”要求,做好版面“把关人”、提升报纸影响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特定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的集中报道,报纸特刊是展示一家报纸编辑水平、整体协调能力及权威性的重要舞台,近年来为众多报纸所重视。办好特刊,策划至关重要。策划的灵魂在于创新,策划的目标在于特色。2001年1月2日,哈尔滨日报成功策划推出了大型“世纪特刊”———《新世纪,我们的第一天》。特刊一经推出,即受到读者和业内的广泛好评。结合这次大型策划活动的实践,我们从策划的主体、客体及载体3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将特刊办出特色。一、策划主体:选择适当的组织架构是特刊策划的前提特刊策划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媒介众多的会议报道,不光读者读了倒胃口,采编人员也感到头痛。为此报纸、广播、电视为填“会海”做了不少“力戒”工作,从而扭转了表彰会、计划会、工作会会会登报,讲话稿、发言稿、总结稿稿稿报上亮相。 如何处理好会议与报道的关系呢?我的经验是:善于在“会海”中捞“珍”,因为无论什么会,都有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或制定规划、布置工作的内容,它本身就是现实的高度“浓缩”,是各种信息的储源。新闻记者或通讯员要吃透会  相似文献   

17.
新闻竞争近年日趋激烈,独到的信息加工和表达、独到的选题策划和包装越来越显得重要,越来越多的报纸依靠大事重做,依靠专题策划,依靠品牌活动制造一轮又一轮的竞争风暴,越来越多的报纸将竞争的触角投向正刊之外的特刊,特别是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纪念日,特刊更是成为报纸张扬个性和风格,展示风采和激情,争夺读者群、抢占广告市场、扩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总编辑、副总编辑要善于抓“点子”.所谓“点子”,就是“主意”、“办法”。总编辑抓“点子”。就是要为办好报纸出主意、想办法,使报纸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下日日新,月月异,办出各的地方特色,这是总编辑的职责。“将在谋,而不在勇”。作为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1990年,足球牵动了地球。而我国传播媒介以空前的热情关注体育活动该是1982年。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人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以后是洛杉矶奥运会、墨西哥世界杯、汉城奥运会、罗马世界杯……轰动世界的体育盛会,得到了改革中的报纸的特别关注,一些报纸纷纷推出特殊武器——“世界杯特刊”、“奥运特刊”、“亚运特刊”——特刊复苏了。 B 据零售报纸的人讲,登有世界杯足球赛特刊的这几期报纸,卖得特别快,也特别多。报纸特刊的成功,突出表现在近年来的重大国际体育盛会的报道上,尤其是1990年的罗马世界杯和北京亚运会。如今,轰轰烈烈的赛事结束了,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20.
新闻竞争近年日趋激烈.独到的信息加工和表达、独到的选题策划和包装越来越显得重要.越来越多的报纸依靠大事重做.依靠专题策划.依靠品牌活动制造一轮又一轮的竞争风暴,越来越多的报纸将竞争的触角投向正刊之外的特刊.特别是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纪念日.特刊更是成为报纸张扬个性和风格,展示风采和激情,争夺读者群、抢占广告市场、扩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