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基于国情,是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的目标和主旨,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三者的统一。本文从哲学底蕴、文化基因、主体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梦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依靠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相结合这四个途径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地理背景下萌芽、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是和西方体育体系相对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中国传统体育是由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使用的,它存在与民俗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中,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精、气、神"的重要体现。从文化、审美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明晰中国传统体育的组成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牟建平 《收藏》2009,(6):5-5
匡时与亲和的合作是双赢的模式。亲和通过匡时将日本丰富的中国艺术品、文物卖到中国赚取佣金,而匡时则利用亲和的信誉获得更多、更便宜,同时也是中国拍卖行最需要的拍品。  相似文献   

4.
人才问题是关系中国魔术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的魔术人才是太多还是不足,中国魔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来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静 《收藏》2012,(10):124-127
"这儿每年都是中国人的天下",这恐怕是形容国人与一年一度巴塞尔表展关系最贴切、生动的一句话。同样,国际腕表商也将目光瞄准了中国的风土人情。2012年推出"中国风"腕表产品最多的当属斯沃琪集团下的宝珀品牌,其中有迎合中国龙年的卡罗素限量款腕表、中华手历表、中国红女装莲花腕表等。其他品牌的中国文化元素设计也令中国观众对巴塞尔感觉亲切。  相似文献   

6.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天人合一”等三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以及蕴涵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在中国的传播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外来概念,奥林匹克如何在中国被建构和认知?该文采用深度访谈法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中国大众的奥林匹克观念包含了稳定的简单观念和动态的复杂观念,其中简单观念是奥运会、中国体育大事件、精英体育;复杂观念是民族崛起、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在不同的社会思潮下,国家制度、政策引导、媒体宣传、组织传播等国家权力支配下的行动与个体记忆、个人媒介选择、理性反思、人际传播、个人兴趣等个人因素互动,实现了观念强塑、观念弥漫、观念淡化三种观念建构模式。三种观念的建构模式因存在上述因素之间的博弈,中国大众的奥林匹克观念的变迁呈现出迭代与共存的特征。中华民族崛起和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大众奥林匹克观念形成的底层逻辑,国家力量与个人因素互动,实现了奥林匹克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李建真  张兴洲 《武当》2011,(1):12-13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于中国的周易文化,发展于中国的道教、儒学文化,涵盖印度传入而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和国产的武术、医学、养生、气  相似文献   

9.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浓缩。文章从分析文化的构成切入,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学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剖析,从而得出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呈现出哲理性、技击性、养生性、艺术性、历史性、地域性。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武术,武术反过来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动态文化,武术呈现出来的文化基本特征是多元的,这也正是武术文化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健康有序的发展,普及中国排球运动,培养中国排球后备人才,打造国际品牌赛事,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人才培养体系、媒体宣传、赛制改革、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是值得大学生排球联赛大力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而“身韵”则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本文在阐述中国古典舞和“身韵”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身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重要价值,并且着重从“形、神、劲、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影响     
杨黎炜 《集邮博览》2014,(12):44-45
因为中国很早就有了文字,使中国古老的哲学、历史、医学、军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得以积累并流传下来,成为整个人类的思想宝库。同时,因为有了文字,有了文化的积累,也让中国人始终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文化体系,国家统一成为中国人的基本观念。中国曾经历过多次战乱,但最终的结局是,中国不但没有被消灭、被分裂,却反而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是乒乓文化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新平台,是发展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契机。在分析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对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使命,明晰了其作为我国大国形象的标杆、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地缘文化认同重塑与发展的动力、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健身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中华武术精神,促进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武术一旦被冠以"传统"二字,就被认为是与现代科学绝缘的,是古老的,甚至是陈旧的"宝藏",中国传统武术究竟是先进的、落后的,应怎样以科学的角度看待它,武术运动与奥林匹克精神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联系,中国传统武术对人类文明有怎样的贡献。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中国传统武术的终极目的等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对武术的发展提出一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点燃了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热情。这是中国千年不遇的体育大事件,也为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然而如何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完善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中国体育文化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从体育全球化、体育产业、休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未来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洋 《新体育》2009,(5):36-37
2009年,在集中全部精力漂亮地完成奥运任务之后,中国体育也随之进入调整期,外籍、大牌教练大面积撤退,本土、新人教练全面接班。任用新人不仅仅是中国体育新的奥运周期的新考虑,也是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这是中国体育一个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是外侮内患、灾难交加的屈辱时代,也是爱国主义大放异彩的时代。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一部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19.
李永明 《收藏界》2012,(5):99-100
2012年是中美重新互开大门40周年,1972年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身在“大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这在中国已是路人皆知。而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于113年前,远渡重洋到中国“打工”、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他后来成为美国第3届总统。更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总统在中国时爱上了青花瓷,此后一生坚持收藏中国明清瓷器,并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第11届吴桥杂技节的国际马戏论坛,俄国的杂技史学家提出:在当代可以分出四个最为成熟的杂技艺术流派,它们曾经并仍在对世界杂技的发展产生着显著的影响。这四大流派是中国、欧洲、俄罗斯及加拿大流派。"中国的杂技艺术,中国的杂技大师们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的杂技演员目前是对当代世界杂技发展发挥影响的主要群体之一。"(见《中国的杂技艺术》,弗拉塔朱尔·谢尔格宁著)"中国流派",这是一个外国学者的提法。我国的杂技工作者是否也想过中国是否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特征是什么?这个流派怎样才能发扬光大,这是我今天主要想与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