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医务传教活动在中国兴起后,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20世纪初传入到川、康民族地区。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在川康民族地区开办医院和诊所,开展了大量服务边胞的工作,使彝藏羌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西医西药,为改善和提高边地民众的健康水平,为川康西医业的兴起,作出了积极努力。中华基督教会在川康地区的医务传教工作虽取得了突出成绩,布道工作却未能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西南民族地区发起了边疆服务运动,广泛开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计改良和传教为主的各类服务工作,其中在川西羌族地区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该地一定范围内的民众接触或接受了具有近代内涵的新式教育,对该地社会文化生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1939年8月至1940年3月的国民政府教育部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是全面抗战时期以“边疆教育考察”命名的唯一考察团。该考察团的考察及宣传活动丰富了人们对西南边疆情形的了解,加深了西南边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考察团提出的关于发展边疆教育、改善边疆管理的若干建议也为国民政府教育部所采纳,在事实上推动了抗战时期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好地映射出彼时边疆教育考察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之间、研究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状况,也彰显了教育所不能推卸、不能弱化的社会责任与服务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一直将川西羌族地区作为工作的重心,其宣传与报道也不遗余力。该部所办《边疆服务》杂志是民国时期调查与报道、宣传与传播羌族方面为数极少的保持持续性关注的杂志,也是着墨最多的杂志。本文总括了边疆服务部对羌区报道的途径,全面归纳了《边疆服务》所刊涉羌文章,认为该刊以"边疆"为工作基地,以"服务"为中心,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建设、国族建构和基督教传播等历史背景下,分别由政府、宗教力量和少数民族内部推动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风俗改革活动,对民国时期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要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承担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筑牢祖国边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使命,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要深化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好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办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发挥学校对全社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国家统编教材教师培训,促进国家语言文字战略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顺利实施;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学术研究,服务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普实践活动,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是在国民政府支持下,以教会立场在川康边地从事边疆建设和服务的社会活动,在实地服务与边疆研究方面都有显著成绩,但与其目标相较也存在活动地域狭小、业务范围狭窄等明显缺陷。本文在考量边疆服务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边疆服务的成绩和局限的成因,揭示边疆服务的精神与方法及宗教团体从事边疆建设事业的内外困境。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边疆服务研究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从1939年开始,到1955年结束,历经战争与国家政制转型,是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上最能同时反映教会趋重社会福音、追求本色化并将其发展重心从沿海及内地城市向西部边疆转移这三方面变化的重要事件。本文在对既有研究展开学术综述、评价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将西南地区建设成为巩固的对日战争大后方,曾对西南边疆进行全面开发。政府各部门、教科文组织和众多的民众团体都跻身边疆建设,一度形成了开发西南边疆的热浪。基督教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兴办战时边民教育作为当时开发边疆运动的组成部分,具有显明的特点。无论从了解基督教传教史的角度,还是从分析国民党战时边疆建设运动的成败得失,总结开发边疆的历史经验的角度,都有必要对战时教会兴办边民教育的历史加以考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对新生活运动寄予莫大期望,将其视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运动",希望借此能够巩固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国际上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基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因素,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极力邀请在华基督教会参与新生活运动。同时,基督教会基于其发展自身力量、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以及扶持蒋介石当局的需要,参与了新生活运动。从它的筹备、宣传到实施,基督教会都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扶持和援助了蒋介石,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发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