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手合一的感觉。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2.
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乒乓球少儿运动员技术启蒙阶段中采用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与"单球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手段为主的实验组其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推挡)、左推右攻、正手平击发球等四项基本技术单球连续击球最高次数明显高于以"单球训练"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平面定点定机摄像法对4名国际级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近远台攻球技术进行录像拍摄,采用美国APAS录像分析系统进行录像解析,获取近远台攻球技术动作各个阶段的定量运动学数据。结果表明:受试者远台击球时刻肘关节角度明显大于近台击球时肘关节角度;肘关节角速度的变化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在挥拍击球阶段远台攻球时肩关节角度明显大于近台;正手攻球过程中重心位移变化近台大于远台但重心移动速度远台大于近台。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15,(5):22-23
乒乓球运动具有很强的技巧性,而正手攻球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攻球技术。如何让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好球技,是乒乓球教学和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值得每个乒乓球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如何掌握好正手攻球技术,提高攻球准确率,降低击球失误率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童健 《体育教学》2003,(2):45-46
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初学者由于受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场地及器材等各方面影响,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快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正手攻球技术,编程序如下:激发动机与技术动作概念的形成———学习技术动作与技术的巩固和掌握———提高技术质量与各项技术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战术练习与比赛的运用。一、正手攻球教学中心理调节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一般来讲大多数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兴趣,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在学习正手攻球初期阶…  相似文献   

7.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以利于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这一技术。一、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概念教师讲解示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初步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良好的技术动作表象,对防止错误出现非常重要。以右手为例讲解示范正手攻球。应从击球动作基本环节:准备姿势——移动脚步——挥拍击球——迅速还原来讲解示范。准备姿势是近台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收腹,上体稍前倾。对方击球后,立即移动脚步到球从本台面弹起的合适位置上,向右转体引拍,重心落在右脚上。挥拍…  相似文献   

8.
正手攻球时的"抬肘"和直臂挥击是造成肩袖劳损、喙肩弓损伤及肩过度外展综合征的技术性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改正建议:在练习正手攻球时应强化击球时以躯干带动上臂、以上臂带动前臂,最终以收前臂发力为主的击球方法,在随摆时注意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放松,控制大臂的挥摆幅度.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构成分为准备、引拍、击球、还原四大部份。还原动作是衔接下一个击球动作的部份,是运动员能否顺利进行连续击球的关键。正手攻球(包括快攻与拉弥圈球两大技术)的还原动作是运动员进行连续进攻的重要环节,因此广大乒乓球教练都很强调正手攻球后要快速还原。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快速还原这一概念没有很确切的解释,什么时候进行还原才达到快速也还没有人进行较深  相似文献   

10.
运用特定比赛、多球计分、三维图像解析等方法对40名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攻球的比赛成绩、成功率与准确度进行实验测量,深入分析多球训练法与传统训练法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攻球技术稳定性的作用和效果,旨在为提高乒乓球攻球技术的稳定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正手拉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特点是站位比较近、速度比较快、线路活和稳健性好,是回击发球、搓球、削球等下旋球的一种必备技术。但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的失误率较高,经常出现挥拍动作过大、高重心击球的现象。笔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动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乒乓球界素来就有得正手者得天下的传统技战术思想,因此正手攻球技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的教学地位重要;方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结果:通过14周的实验,实验组学生正手攻球的肘关节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角度分别为105.08 o、85.05 o,肩关节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角度分别为23.64 o、45.86 o。正手攻球考核数量实验组为30个,控制组为17个。结论:实验组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与击球回合数明显好于控制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对乒乓球改大球后正手攻球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乒乓球直径由 38毫米改为 40毫米后,对日常训练提出了新的挑战。 4月份在日本举行的 46届世乒赛是对大球进攻技术的一次检验。本文拟对乒乓球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技术—正手攻球在改大球后的训练方法做一探讨。   一、加强全台进攻意识的培养   在乒乓球技术中,正手攻球技术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因为它是比赛中争取主动、威慑对手,颇具杀伤力的主要得分手段。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如能够全台进攻,那么正手攻球的优势则更明显。但是在使用小球时,由于球速快,全台进攻的难度很大。改用大球后,球的飞行速度减慢,这就为全台进攻赢得…  相似文献   

14.
王应 《体育教学》2003,(5):49-49
拜读了本刊2003年第2期《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要素》一文,感到童健老师从正手攻球教学中的心理调节、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和教学比赛这三方面来谈正手攻球的教学训练,确实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牢固性和实践运用能力。但笔者就文中童健老师提出用击打悬吊球来体会正手攻球时又打又摩的感觉却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童健老师探讨。我们知道,攻球技术是各种类型打法、各种层次选手所必备的得分手段,其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应用范围广。它是进攻型选手的主要技术,更是衡量打球者实力和风格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很多弧圈型打法的选手只会拉不会打,这是因为拉球的击球点比较多,既可以在球的上升期,也可以是高点期,还可以在下降前期,甚至在下降期都可以拉球。拉弧圈球时,手相对沉得比较低,摩擦的成分要多一些,击球也比较稳健。而正手攻球则必须在球的高点或高点前期击球,攻球时撞击多,摩擦要少一些。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说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名称,建立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概念;初步学习正手攻球动作,掌握蹬腿转腰、挥拍收臂击球中上部的正手攻球动作技术,发展协调性及灵敏性,培养时间、空间感觉;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展示自我。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正手攻球是其它正手技术的基础,是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如何尽快使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正手攻球方法,必需按一定程序进行。本文在借鉴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初学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练习方法做扼要归纳。  相似文献   

18.
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世界》2001,(12):32-32
九运会乒乓球比赛,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着人们对大球竞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中适应性的不断增也表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由击球力量所产生的球速状态变成了制胜的更加重要的因素,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正手进攻的杀伤力,往往会成为衡量顶尖高手实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本次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王励勤正手连续拉球平均1.4板可以决出胜负,而孔令辉要用1.6板才行。很明显,因为主动拉板数的增加,自己失误和对手反攻的慨率也在随之增加,使主动性的威胁下降。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进攻技术的质量,将是今后—段时期内各级运动训练的最关键环节。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就影响正手拉球质量的几点注意事项略加说明,供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乒乓球运动中,正手攻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正手攻球动作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和有无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志。在训练和比赛中,正手攻球既体现积极主动、快速灵活的技术风格,又是得分致胜的重要法宝。 因此,有经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历来注重正手攻球的训练和运用,并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20.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2,(12):38-39
正手攻球时,拉手的时间早了不行,晚了同样也不行。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常常看到的是:正手攻球都是提前拉手等在那里,球到后击球。但是这样一来,击球时间往往不好掌握,如果来球的节奏对不上,就会造成失误,特别是对付高吊弧圈球,从站位开始到拉手击球,整个动作要做到协调一致,如图所示,一气呵成更为重要。为了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转腰拉手的时间掌握好,腰在向右转动的同时,手也随之摆动在适当的位置上,当球落在自己球台后跳到高点时,拉手的动作要完成。对于弧圈球击球时间还要早一些。高吊弧圈最早,当球在起点时就要出手了,所以,这样采用转腰拉手,动作不宜太大,主要是收前臂借力发力。注意根据不同来球,转腰拉手的同时,击球点及拍型都要做调节,包括拉手的高低同样也要做一些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