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子的矛盾思想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在老子那里是否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辩证法思想,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老子那里,其矛盾思想还远未达到形成辩证法思想的程度,他也并没有执意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辩证法,他对矛盾思想的论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论述他的道。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老子《道德经》中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其中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性阐述论证很多,本文通过“道德经”视角解读矛盾的对立性、统一性及其赋予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道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概念,老子正是以道为核心构建起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道德经》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对矛盾同一性的阐述尤为深刻,这对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4.
自《老子》一书问世至今,对《老子》的校注、译注、以及论述老子的专著、论文等的数目,数不胜数,这同《老子》书中反映出来的丰富哲学思想无不相关。在老子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其辩证法思想是他整个哲学思想的精华。它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媲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一是关于量的变化引起质的变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辩证法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先秦时期辩证法思想的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凝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着重论述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背景来源、多维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老子“无名”论中的逻辑思想张彬,时明德目前我国学者对老子“无名”论中的逻辑思想的挖掘与研究依然不够充分与全面,而且褒贬不一,分歧甚大。本文试图联系老子的哲学本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并着意从《老子》一书的真实把握中分析和探讨老子“无名”论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对立面的统一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毛天路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哲学体系,历有争论。但就其《老子》(又称《道德经》,一说《德道经》)这部先秦典籍中包含的较为深刻、系统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却受到了高度评价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传,老子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它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在此背景下,对道家思想进行现代诠释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作了现代诠释,并探讨了其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辩证法马捷莎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其全部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构成中国改革开放蓝图中最浓重的一笔,而且也是邓小平辩证思维熠熠生辉的生动体现。在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丰富的矛盾辩证法,矛盾辩证法是邓小平经济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10.
传世藏书《鬼谷子》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杂家作。该书是战国后期诸子百家的综合物。其本体论思想与《老子》的道论有传承关系,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亦与《老子》一样,十分丰富,这集中表现在它的方法论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精髓问题理论 ,是邓小平辩证领导思想的思想渊源。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矛盾精髓理论 ,形成辩证领导思想的基础。运用矛盾精髓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邓小平辩证领导思想的杰出体现  相似文献   

12.
普里斯特建立亚相容逻辑系统LP试图刻画悖论和辩证矛盾等"真矛盾"理论。"真矛盾"理论的存在是普里斯特建立亚相容逻辑系统的动因。该系统对于已发现悖论而尚未解决的理论系统给予了合理的刻画,但悖论中的矛盾和辩证法中的矛盾分别属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因此,用一个系统来刻画有本质区别的两种矛盾是不准确的,该系统并不能恰当地刻画辩证法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被尊为道家的始祖,其著作《老子》更是先秦道家的代表性历史文献,其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军事、医学和天文等思想,而且也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老子》一书所蕴涵的丰富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无为而治、人本管理、水式管理方略和辨证的管理艺术。老子管理思想的精髓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作为一个极富辩证法的范畴,在中西思想史上有其发展的历程。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它的发展有其根本的动力,它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它自身的辩证性质,而这种辩证性质是基于对和谐的辩证认识的。当前,由于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中西方哲学的和谐思想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不断被发掘和应用。综合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的现状,对和谐作辩证的理解,认识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不仅将从整体上推进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且也将及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社会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论认为,人类世界的本体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它不是恒定的、预成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自然界、社会和人就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生成的。生存论的实践本体论内蕴着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以联系和发展为总特征的辩证法理论的本体论基础就在于人的生活实践之中。辩证法既不是单纯的主观辩证法,也不是单纯的客观辩证法,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教育思想的目的是要培养“得道”之人。围绕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充分肯定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卡奇的日常思维理论具有突出的生存论价值,它在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中得以彰显。日常思维本身具有直接性,但是,它的内在矛盾性促使其与科学和艺术发生辩证关系,并在这一辩证关系中体现着人的生命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全面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必须纠正长期以来对列宁关于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论断的误解,必须把握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三个基本要点。在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反对“斗争哲学”和“融合哲学”两种片面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生动体现了对立统一律 (即矛盾律 ) ,同时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 ,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在中国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是一种亟待提升为哲学层次的教育新理念。在教育中引入交互主体性概念是为了消解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对立现象,达到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交流、沟通。交互主体性概念思想中所蕴涵的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主体间意识上的"同"和言行上的"一",哲学家们对交互主体性认识是言行上的"一"与意识上的"同"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的,即二者互为因果。强调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性,目的在于使我们所开展的教育实践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