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分析“叛”字的结构时问学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而在给“戎”字查字典时又问“这个字应查什么偏旁?有的时候干脆“偏旁部首”一  相似文献   

2.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3.
先把它记到纸上吧!谢谢妈妈!这个字呀念,“mò,“”幽默”“的默。”明白了吗?34这个字念什么?玲玲妈,妈回来了!咦这,个字怎么念呀?我学我画《弟子规》@苏茜~~  相似文献   

4.
案例片断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生:小。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i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雀。师:雀字,从“  相似文献   

5.
凡是读过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在浙江绍兴有一个咸亨酒店。这个酒店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又以其特有的风貌重新开张了。这个酒店为何取名叫“咸亨酒店”呢?这“咸亨”二字又作何解释呢? 原来,这个“咸”字在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皆,都”。如《书·尧典》“庶绩咸熙”;“亨”  相似文献   

6.
“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出版,约四十三余万字。”这是一个病句,问题出在“余”字上。“四十三余万字”,是什么意思?是四十四万或四十五万吗?显然,说话人要说的“该书”在“四十三万字”的后面还有个零头。当然,这个零头不具体写出来,用“余”这个表概数的词来表示,是可以的。根据这一点,原句中的“余”字应该后移,写成“四十三万余字”就行了。汉语中表概数的与“余”字同义的还有“多”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上,老师教大家学习“翠”字。“小朋友,怎样记住‘翠’这个字呢?”翟小平站  相似文献   

8.
上课了。 马老师熟练地板书了《群英会蒋干中计》(高中语文第四册)的课题,然后指着黑板问道: “大家预习了吧?” “预习了。” “谁还有什么问题?” “好,现在我来提个问题。”说着,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王熏)”字。 “这个字念什么?” “……”面对这个笔力遒劲的,“(王熏)”字,同学们无一人回答。 “今天大家怎么客气起来了?——好,我请人来答。于是他叫起学习委员,学习委员不好意思地低下子头;他又叫一名“尖子”,这名尖子也未答出。课堂空气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这篇课文本来是一篇阅读课文,看来预习时,大家对这个新而生僻的字  相似文献   

9.
大学:一个大写的“学”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的关键字是“学”字,大学是一个大写的“学”字。这个“学”字怎样才能写大?关键是“时为学所用,钱为学所花,物为学而在,人为学者先”。  相似文献   

10.
定势误人     
傅玲燕 《江西教育》2003,(18):27-27
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问: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答:lái。再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被问者有的顿时语塞,有的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这个字;也有的则答曰:qù。而实际上“法”字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涞”字,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读书二则     
读———书里有答案!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其实就是“错”字。 但这个“错”字也挺怪,怪得有 的坟茔中。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 时,找找有关的书看看的确大有好 这的确是一篇极怪异的小说, 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处,而且,越是好书越值得看,它的 那么,它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错”字。 确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我苦苦地想,思考再三后才恍 但这个“错”字也挺怪,怪得有 然大…  相似文献   

12.
解读魅力     
“爸爸,这个字读什么呀?”“读‘魅’”。 “‘妹?’那‘妹’力是什么意思呢?”“哦,‘魁力’是指一种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让你很喜欢它。” “我很喜欢吃零食,那零食是不是有魅力呢?”“嗯……也可以这样说吧。” “魅力”这个词与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便是在我5岁的时候。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魅力的“魅”字并非我想像中的“妹”字,而是“魅”字。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不光是零食对我有魅力,这世上还有比零食更具有魅力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这个字你已抄写了20遍,怎么还会错呢?”“这个字你每写错一次我都帮你指出来,叫你订正,这已经是第四次写错了。”上面的话如此熟悉,经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边。然而,老师们依然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字学生怎么也记不住,总是写错?为什么有些字学生总把它们互相混淆、写错?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分析“叛”字的结构时问学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而在给“戎”字查字典时又问:这个字应查什么偏旁?有的时候干脆“偏旁部首”一起说。由此我想到,由于教师分不清偏旁与部首,学生也就错误地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偏旁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旧称汉字中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有个大大的“爱”字。这个“爱”字有多大,说来恐怕你也许不相信,几乎装满了学校840平方米的操场。听说,这个“爱”字已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爱”字,是一个72岁的老爷爷卿秋为我们写的。写这样一个“爱”字,该用多大的一只笔呢?原来,他用的只不过是一个旧茶壶。茶壶里装上石灰水,就成了“墨”;而操场就成了“纸”。  相似文献   

16.
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这个字,念——生:xiǎo。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ī)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què。师:雀字,从“小”,从“隹”,可见,雀是一种怎样的鸟?生:小鸟。生:一种短尾巴的小鸟。师:对。这个“雀”,我们一般指的就是麻雀。麻雀,我们大家都看到过吧?在你的印象里,麻雀是一种怎样的鸟?(师在黑板上添“看”字。师生讨论对麻雀的印象,最后引出课题)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在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八册《看球记》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虽然战场在香港,可我们好似也参加了战斗,精神紧张,心潮随着球起落。”“……声音大得好像要叫全北京市、全国同胞都听到这个喜讯似的。”这两句中都有“似”这个字。根据字典上的注音,“似”有“shi”与“si”两种读音,那么,这两句中的“似”字该读何音?如何区别“似”字的读音?请指教。郁文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游戏,建立默契 师:先测试下大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师板书“聽”) 师.: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繁体字? 生:听. 师:真厉害,这个繁体字都认识!看这个“聽”字,你悟出了什么? 生:洗耳恭听,侧耳聆听. 生:还要用心听. 生:应当用眼睛注视着听.  相似文献   

19.
(一)师:大家齐读诗题。(生读)注意“吟”这个生字不是后鼻音,再读。(生再读)咱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生: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生:日)这“日”表示的就是——(生:太阳)那你从这个字的构成上看,能看出“暮”字是什么意思吗?生:“暮”字表示太阳落山的意思。师:太阳落山了也就是傍晚的时候,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们还能知道什么?生:从这个诗题里,我不但知道了时间,还知道了作者是在江边作的诗。师:也就是知道了地点。还有吗?生:我还知道是快到傍晚的时候作者在江边吟诗。师:也就是说你知道“吟”在这里就是“吟…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故事     
《红领巾》2006,(Z1)
字汉字中笔画最少的是“一”和“乙”,它们都只有1画。那笔画最多的呢?就是这个字了。数一数,等你数完了我再告诉你它有多少画。这个字念“zhé”。一条龙看起来很威风(wēifēn)。那四条龙在一起呢?意思就成了:唠唠叨叨(lāo l o dāo dāo)。数完了吧。一共64画。你数对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