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数十年的摄影实践中.军事新闻摄影界的老前辈总结出的一系列军事新闻摄影理论,较好地指导了军事新闻摄影的实践.使军事新闻摄影在我军夺取革命战争胜利,以及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当今在军事新闻摄影领域还存在着拍摄题材陈旧重复、思维方式单一循环、手法技术老套呆板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蔡晖 《军事记者》2007,(2):18-18
军事新闻采访,是对军事新闻事件的整体认知、了解和对素材采集、整理、归纳的过程,是围绕新闻写作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没有军事新闻采访,就没有军事新闻的形成和发布。因此一个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新闻采访者。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军事新闻的采访呢?因素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记者对军事知识的积累,并把这些知识成功地运用到整个新闻采访和写作之中去。  相似文献   

3.
陈海祥 《军事记者》2002,(11):15-16
军事信息传播是军事系统这个社会大系统中一切信息的传播。从属于军事信息传播的军事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是军事信息传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会带来整个军事系统内信息全面良性地流动,从而促进整个军事系统更加协调、全面的发展。然而,我们审视当前我国的军事新闻传播,却发现它的面目并不很清楚。军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军事斗争(战争)、军事活动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事实的报道”。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军事新闻媒体上的“新闻”,其实大多属于适合公开传播的军事信息,当中包括了宣传教育材料、…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8日。中国第一个记节,解放军报社高级记江永红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江永红同志是从我军基层成长起来的,几十年的军事新闻工作中,他不断努力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写作风格,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曾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对江永红同志富有特色的军事新闻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借鉴他的新闻写作经验,从中摸索军事新闻报道的一些特点,思考新时期军事记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军事新闻能不能“写实”,关乎导向、关乎宣传效益。如何把军事新闻写实?值得军事新闻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在这里,结合新闻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刘轶  王昊  刘洪杰 《军事记者》2004,(11):68-68
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7.
早期的军事新闻摄影实际上就是战争题材的摄影。主要是表现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保留战争史上的真实形象史料.反映战争的残酷、战士的勇敢、重大战役的场面等.给人们以灵魂的震撼,是较有影响的一类新闻摄影。现代的军事新闻摄影除此之外还包括和平时期的军事建设、军事演习、军事生活、军事成果等内容。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强经济建设的和平时期,军事新闻摄影不可能拍摄战争,其重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军队报纸积极跟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扎扎实实搞好军事新闻改革,使军事新闻宣传更具活力,更有成效,宣传质量不断提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军事新闻宣传的现状与读的期望,与时代的要求也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
孙广远 《军事记者》2005,(11):30-31
军事新闻姓“军”,它以服务军事工作、服务军人为己任。但军事新闻同样需要面对广大社会读。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化认同的多元化,军事新闻相对降温,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但军事新闻自身也有值得深思的原因,与社会读的视点渐行渐远便是原因之一。军事新闻如何吸引社会读的眼球,扩大其受众面和社会影响,是军事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作结合一次采写实践,谈谈军事新闻如何走近社会读。  相似文献   

10.
邵薇 《军事记者》2002,(2):16-18
2001年12月9日,由南京政治学院主办的高艾苏军事新闻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了解放军报社、军区军兵种报社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新闻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收到论文50余篇。这是继去年江永红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之后军事新闻学界又一次以知名军事记者为个案的研讨,也是军地联手又一次旨在推进军事新闻发展而进行的理论整合。  相似文献   

11.
蔡晖 《军事记者》2013,(6):28-29
军事新闻采访,是对军事新闻事件的整体认知、了解和对军事新闻素材采集、整理、归纳的过程,是围绕新闻写作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没有军事新闻采访,就没有军事新闻的形成和发布。因此说,一个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新闻采访者。军事记者采访功力的强弱,决定其新闻素质的强弱。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军事新闻的采访呢?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新闻写作大有学问。要写出深受读喜爱的好新闻,除了新闻学所强调的“新、实、深、短、快”等基本要素外,能不能写“活”,也很重要。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一件好的军事新闻作品,需要满足3条标准:第一是经得起“看”,内容鲜活;第二是经得起“品”,语言优美;第三是能给人“打烙印”.形式新颖。而要达到上述要求把军事新闻写活,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高飞 《军事记者》2002,(7):38-40
登录解放军报网络版(以下简称“军报网络版”),能够从中获得大量军事方面的新闻和信息。军事构成了网络版的内容主体,也是其鲜明特色,是军报网络版区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网站(网络版)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界面,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军事新闻传播开创了新的空间,这一空间较之原有的纸质媒体更开放、更广阔。军报网络版对军事新闻有了广义的认知和实践。在互联网这个新兴舞台上,军报网络版有了新的运作流程和表现形态。一、即时新闻:打军事牌经营原创新闻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定位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马…  相似文献   

14.
田霞 《军事记者》2005,(12):53-53
军事新闻作为一个有别于其他种类的报道,不仅有其特殊性,更有其挑战性。写好军事新闻并不是件易事,许多部队新闻工作都有同感。正因为如此,力争采写出优秀的军事新闻报道仍是部队新闻工作奋力追求的。  相似文献   

15.
刘欣欣 《军事记者》2004,(11):44-45
随着信息化战争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以信息为能量和武器的舆论战和心理战在最近的几场高技术战争中显现出巨大威力。以信息性为本质属性的军事新闻作为战时实施舆论战略和心理战略重要载体,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斗争中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它开拓了舆论战、心理战作战平台,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和舆论支持,成为推动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舆论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军的新闻事业目前还不能完成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其整体建设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必须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强化服务作战功能。  相似文献   

16.
青年大学生浏览军事新闻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以及网络的共享性使一个网站牢牢控制受众变得困难。中国军网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加强合作,充分借助各大军事网站或军事频道的力量。形成集群的力量。扩大军队的声音。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军事信息,应紧密关注青年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目标定位、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中国军网与商业军事网站不同的风格特色: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军网的期待。促使我们必须改进网络宣传内容、形式方法,以满足其诉求。  相似文献   

17.
李燕 《新闻窗》2005,(6):66-66
军事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军队新闻传媒都是我军建设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敏感性是指记者发现和鉴别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与人物的能力。换言之,是采写者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特别是在不被人注意或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有重要价值的新闻线索或新闻事实的本领。这种能力国外新闻学称之为“新闻鼻”,就是对新闻的嗅觉,也叫“第六感”,前五感指记者天然具备的眼、耳、鼻、舌、身。  相似文献   

18.
所谓军事新闻的“必读性”,是指军事新闻虽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但由于它对广大读充满了诱惑力,让人非读不可,使人觉得“一天不读报。就好像少吃了一顿饭”。军事新闻能达到这种效果,就有了较强的必读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闻照片以其独特的视觉直观性、形象感染性,越来越被军内外报刊所重视。但作为有独特视角的军事新闻照片并没有和军事新闻改革同步前进一齐“图并茂”。仔细观察报刊中的军事新闻照片,多为构图雷同、画面单一、缺乏个性,没有使瞬间画面具有更多的内涵,表现感染力差,很难引起受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开始》这篇军事新闻,是胡乔木同志随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撰写的,1947年9月11日由新华社播发。这篇反映全国军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闻,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新闻写作艺术上颇为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