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定龙 《钓鱼》2005,(15):44-44
野钓十几年,竞技钓两年,自我感觉钓技不差。“五·一”期间我和几位传统钓手休闲钓了两天鱼,不仅没有名列前茅,而且只钓了个中等水平,一向自信的我,从此次野钓中得到了深刻体会。下面我就冒昧地把经过和体会说出。这对高手而言,可能有点不足挂齿。相信此事对更多的钓鱼新手会有些启示。一、腥饵、香饵怎么用5月2日,和我的老徒弟——退休的胡工程师到“长河老桥”附近钓鱼。行前他介绍说:那里最好的用饵,是红蚯蚓蘸蚕豆粉,蘸粉里千万不要加早春十分好用的南极虾粉。我检点手头的饵料,十三快·腥香和十三快·纯香各1包,蛋白鲫1包,野战蓝鲫1包…  相似文献   

2.
野河垂钓,主要是钓鲫,当然也有鲤鱼、黄颡、翘嘴鲐等,碰巧还能钓到从家养塘中逃出来的草鱼、青鱼和鳊鱼。  相似文献   

3.
轻装钓鲫     
刘冬 《垂钓》2001,(10):58-59
鲫鱼是广大钓友最喜爱的对象鱼。纵观国内大小钓赛,几乎无一例外地设立了钓鲫专场比赛,因而钓鲫战术也就成了常挂在钓友嘴边的老话题。笔者在四川地区的多年野钓中,摸索出一套自称“短小精悍”的钓鲫战术,专攻野鲫,效果颇佳,现介绍给钓友。  相似文献   

4.
水轩 《钓鱼》2004,(7):11-11
为野钓混合鱼、大鲫鱼,2004年“龙王恨”特别“度身定做”的新品钓饵——“野战蓝鲫”和“大鲫友”,在全国各地的自然水域进行了多次野钓和竞技钓测试。试钓结果,“野战蓝鲫”对鲫、鲤、草、鳊、鲢鳙等均有较大的诱惑力,“大鲫友”对钓获大鲫鱼有较强的针对性。此二款鱼饵在2004年北京怀柔春季钓具展销会上经推出,即呈现出不凡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5.
苏影 《钓鱼》2014,(17):30-31
炎热的夏季,许多鱼类为了躲避暑热而改变了栖息习性,鱼情变得难以捉摸,这让大部分钓友因而封竿罢钓,一部分人则转入夜钓。夏季是野钓的淡季,但不甘寂寞的野钓手们仍然采用了不少惯用的垂钓方法来钓野鲫,比如钓早睌、钓阴雨、钓涨水、钓深水等等,这些都是夏钓野鲫切实可行的办法。笔者同样喜欢夏季野钓鲫鱼,在多年的出钓当中感觉到夏鲫的确不好钓。最大的原因就是鲫鱼的食物在这个季节特别丰富,  相似文献   

6.
张言 《钓鱼》2014,(9):28-29
在看过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一文后,颇有感慨,现结合自身经验写下如下感悟。钓黄颡,鱼饵和钓点尤为重要。钓饵最好是腥味重的虫饵,首选红虫束、大蚯蚓、蚊子幼虫。如同《求教钓黄颡》一文中提到两人钓黄颡鱼“一钩搓商品饵,一钩拉红虫钓底,结果4个小时内一人有口必中黄颡,一人只有鲫、鳊和白鲦。”可见钓黄颡鱼用腥饵效果较好,一来是避开商品饵对其他鱼的诱惑,二来是针对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以小虾、小虫为食,用腥味虫饵更符合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就食习惯。  相似文献   

7.
钓饵启示录     
管察 《钓鱼》2007,(1X):20-21
某鱼饵厂生产了一种专钓草鱼的鱼饵,叫“草鱼王”。可是,野钓少草鱼,池塘里养的付不起费,就是钓鱼比赛也是鲤鲫霸窝.轮不着草鱼咬钩,不过有人透露:在杭州地区钓混合鱼,不管香饵腥饵,加一点“草鱼王”鱼就胃口大开。  相似文献   

8.
耿丹 《钓鱼》2006,(14):30-30
七分钓位 南方小河多,每年梅雨季节或夏季持续暴雨过后,河水陡涨,湖泊或大河里黄颡逆水而上,小河里“颡”满为患;退水时。一部分黄颡顺流而下,一部分黄颡藏身于水草之下安营扎寨,这时夜钓黄颡的旺季到了。  相似文献   

9.
一竿走江湖 《钓鱼》2007,(1S):16-17
许多喜欢野钓的朋友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一水域,在冬天(初春)的某一时节,不断有大鲫甚至难得一见的超级大鲫出水。更为惊奇的是,不管什么人,无论钓技如何,都能钓得到。而在这一时段以前或过了这一时段,无论你水平多高,钓技多好,也难得再钓上一条。为什么这一时节能钓上大鲫。而其他时间就很难钓上呢?这一时节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吗?怎么把握这一时机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钓鱼》2010,(6):42-43
春天钓鱼,尤其是早春,主要是以钓鲫鱼为主,在钓组使用上,要本着“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的原则来搭配钓组。因是在大中型水库野钓,什么样的鱼都可能遇上,也可能会遇到大鱼咬钩。  相似文献   

12.
谢葵  黄邦凡 《钓鱼》2007,(8X):30-33
夏夜一到,黄颡们全体出动了,活泼得很,那些相应的钓技钓法也紧跟着浮出水面,从近期的《钓鱼》杂志里跑了出来,第10期河南李懿老师的《长江钓黄颡方法》、广东罗爱田老师的《夏夜溪河钓黄颡》,第13期重庆张世才老师的《钓黄颡鱼攻略》。三位老师的文章各有千秋,浓郁的地方特色,娴熟的技法,  相似文献   

13.
花鲔再认识     
郅辽  郭红明 《钓鱼》2014,(16):22-23
野钓没有明确的对象,入夏后用传统钓组以蚯蚓、虾为饵,在湖泊,通湖河道的河口段会钓到鲤、鲫、白、鳊、黄颡、花。改成“悬坠”后用商品饵,不用蚯蚓了,黄颡、花就钓不到了。花,地方名马鸡、鸡腿子、麻鸭子、鸡郎鱼。生活在淡水湖泊及通湖河道中的底栖中小型鱼类,体延长,前身近似亚圆筒形,  相似文献   

14.
钓饵启示录     
某鱼饵厂生产了一种专钓草鱼的鱼饵,叫“草鱼王”。可是,野钓少草鱼,池塘里养的付不起费,就是钓鱼比赛也是鲤鲫霸窝,轮不着草鱼咬钩,不过有人透露:在杭州地区钓混合鱼,不管香饵腥饵,加一点“草鱼王”鱼就胃口大开。  相似文献   

15.
王庄年 《钓鱼》2004,(24):23-23
冬天已到,北国的气温已经是零下几度,北方的钓友已难钓到鱼。河面上冰层还较薄,想要冰钓还为时尚早,只能干忍着钓鱼的瘾了。但西北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仍可以钓到鲫鱼。这些年南方、北方冬钓鲫鱼的通常方法是池钓大多用悬坠钓,细线小钩,多用关东钩,使用红虫、蚯蚓作饵钓鲫.在江河、鱼塘中野钓(半野钓)大多用6米、7米或10米长的钓竿在深水区钓鲫,因水温低,大鲫鱼往往藏在深水中过冬,鱼儿不太喜欢活动。这类常用的钓法收获时好时坏,甚至还有可能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相似文献   

16.
野钓四忌     
所谓野钓,从广义上讲,即到除鱼塘以外的水域钓鱼;从狭义上说,野钓包括海钓、江钓、河钓、湖钓、道壕钓、泡子钓、小溪钓等等。野钓与塘钓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其共性为:使用的渔具基本相同,钓法和钓技基本相同,钓鱼的品种也基本相同。不同点是:野钓的钓点不确定性,野钓水域的鱼密度不稳定性,野钓鱼的品种繁杂性,野钓的季节局限性,以及野钓鱼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可预见性等等。  相似文献   

17.
夏钓黄颡     
汝水钓翁 《钓鱼》2011,(10):37-37
黄颡喜食荤食、活食,对腥膻味的食物特别感兴趣,有逆流而上的习惯,白天栖息在深水、石洞、草缝,黄昏以后便游动到流水处觅食,在河水涨水、下雨天或注入新水时,异常活跃。根据黄颡的独特生理特性,钓黄颡是比较难的,钓黄颡也要得法,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才能钓有所获,才能钓到更多的黄颡鱼。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04,(6):15-15
长期野钓,习惯了钓鲫和其他小杂鱼,已经许多年未在休闲钓中钓到上档次的大鱼。能如愿钓到大鱼,激动之心可想而知。近日,笔者就曾在一次水库野钓时,用钓鲫线组成功的钩获了一尾约25千克重的青鱼,鱼不算大,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怛钓获的全过程又不乏回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蒋清泉 《中国钓鱼》2003,(12):52-52
今年8月20~21日,河北省老年体协在廊坊市举办了“明珠杯”全省老年人钓鱼比赛。我这个极少池钓、更不会竞技钓的野钓爱好者,竞意想不到地夺得了个人钓鲫第三名。  相似文献   

20.
野钓双刃剑     
类永藻 《钓鱼》2014,(2):17-17
退休后学“台钓”,是因为听说“台钓”上鱼多,想学会后在野钓中一显身手,但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台钓”用在野钓中或许是把双刃剑。这里说的“台钓”,是指竞技比赛中常用的悬坠钓,说它是“双刃剑”,是说这种钓法在野钓中有利有弊,未必包治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