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比:地震,在自然灾害中属于破坏性极强的灾害。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避震逃生与自救的方法,才能在地震来临时冷静应对,进行正确的自救和互救。  相似文献   

2.
"5.12"大地震中的惨痛伤亡给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使人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很多学校也开始注重自救互救教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要注重自救互救的教育。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指出高校要搞好自救互救教育,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动员一切力量,并就如何开展自救互救教育活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同时对我校的自救互救教育活动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桂文 《广西教育》2008,(16):4-4
5月28日,广西地震局副局长李伟琦代表广西地震局向全区教育系统赠送了防震减灾宣传资料一批,光盘900张。李伟琦在赠送仪式上表示,“5·12”四川汶川8.0级强烈地震,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掌握了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师生在地震时就很好地保全了生命,  相似文献   

4.
波比:地震,在自然灾害中属于破坏性极强的灾害。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避震逃生与自救的方法,才能在地震来临时冷静应对,进行正确的自救和互救。 冷静防震 那天,波比和乐乐姐姐与K迷小强、晨晨和甜甜约好,等他们上完兴趣班的课,他们一起去科技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以高校学生为对象,对自救互救的能力和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分析高校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现状和原因,提出在高校开展前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的意义,探索一种能全面普及并指导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普及全民院前自救互救知识。  相似文献   

6.
“·12”汶川大地震,震恸了山河,更震恸了我们的心。灾难在瞬间撕裂了大地,吞噬了太多花儿一样年轻的生命。在我们为逝去的生命流泪、嘶喊时,那传来的微弱的或远或近的顽强的呼救声,那坚强的自救互救画面.那真实淳朴的敬礼……更让我们震撼了,我们看到了那些幼小的孩子们身上爆发出了太多太多的优秀品质——坚强、责任、互助、感恩、无私……灾难在瞬间唤醒了那些平时我们眼中“不懂事”的孩子们内心潜藏着的优秀品质.我们突然反省为何在平常的德育中我们没能发现并激发孩子们身上潜在的优秀品质,为何我们数十年的德育教育却不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更能使学生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地震给了我们一次契机,让我们对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发掘学生优秀品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哭泣     
《当代职校生》2013,(5):F0002-F0002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教育系统积极展开自救,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无情的灾难前,我们找寻生命的奇迹:在生死瞬间中.我们感受到英勇无畏的壮举。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基本现状,分析自救互救技能高校安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学生学习与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使其及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以及意外事件。综述,大学生自救互救技能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让校园真正实现安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温国强 《班主任》2008,(8):30-31
据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地震、海啸、台风、洪水……一场场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此次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威力,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天灾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学会防范和自救。在全民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地震、洪水、火灾、台风、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自救常识,  相似文献   

10.
个宁静的午后,灾难猝然从地心袭来。山崩地裂,活火熔城,壮丽巴山蜀水,顿成人间地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群花季的孩子,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爱、坚强、勇气……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同学之间,相互激励,生死相依,他们用自己幼小的肩膀撑起了生命的天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刚,则国刚。  相似文献   

11.
一个宁静的午后,灾难猝然从地心袭来.山崩地裂,活火熔城,壮丽巴山蜀水,顿成人间地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群花季的孩子,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受、坚强、勇气……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面对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人类往往无能为力.在第一时间对灾害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自救、互救,却能够将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当灾难来袭时,如果经历过实战演练,懂得自救知识,那么就能科学应对,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韵正在美国学校读书时,就经历了几次逃生演习。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时代》2013,(7):58-59
面对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果我们多一分镇定,少一分慌乱,如果平日里就掌握一些自救常识,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挽救自己,挽救更多的生命。避免更夫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青少年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差,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学校极易成为重灾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掌握防灾抗灾知识、自救互救技能,培养生存能力十分必要。生命教育包括生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10,(12):J0008-J0008
在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守护生命与家园,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今天在北京大学举办,旨在唤起青年学子对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的关注。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在活动中呼吁,应将防灾减灾课程纳入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6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召开了"海淀教委防震减灾示范校创建工作预备会",拉开全区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校创建工作的序幕。此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在后勤管理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在地震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孩子成为幸福的民族小学小公民,构建"平安校园"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应急教育是指导个体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肩负着实施应急教育的重要使命,班主任应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去认识生命、感受生命,进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位于震中的汶川县县城,有三分之一房屋倒塌,其余的房屋也严重受损。地震过后,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学生在面临突发性灾害事件时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星湖小学积极开展了校园地震科普学习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20.
石子 《初中生》2008,(4):58-59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海啸、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光顾”。这些灾难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极有可能随时在我们身边发生。所以,我们除了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还要学会预防自然灾害和灾害自救的本领。这样,灾难来临时,我们才能自救自护,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