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国家邮政局对今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下半年7套邮票的发行时间、邮票枚数和邮票名称进行了确定,并增加发行一套邮票。  相似文献   

2.
夏荫 《中国集邮》2001,(4):21-21
《中国集邮》2000年第9期发表了谢宇先生的(2000年欧罗巴邮票发行总况》一,对2000年欧罗巴邮票的情况作了一个较全面的介绍:可能由于缺乏资料、未作认真查对,中有一些错误和不确切之处,现将其中一些主要的概述如下:一、2000年欧罗巴邮票采取统一图案并非首次。欧罗巴邮票是1956年开始发行的,当时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个国家各自发行统一图案的邮票,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是采用统一图案的,到1973年已有20多个国家发行了欧罗巴邮票。在这将近20年中,各国发行的邮票图案都是相同的,只是个别国家在图案大小、细部、位置等一些方面稍有不同而已。从  相似文献   

3.
法国1月31日发行的鸡年邮票,奏出了今年生肖邮票中最出人意料,也最激动人心的华彩乐章。法国在欧美各国中的地位向来举足轻重,在过去12年由美国领军而涌动的世界生肖邮票发行浪潮中却按兵不动,而当美国以双面印刷的生肖邮票小全张为这一题材邮票的发行画上圆满句号时,“高卢雄鸡”却开始引吭高歌。雄鸡一声从法兰西传出,引起全世界注目。看来鸡年真是生肖集邮的“吉年”,法国在12年后的乙酉鸡年加入生肖邮票发行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谭世光 《集邮博览》2010,(10):73-74
笔者几年前曾以《"之最"最多的一套体育邮票》为题,介绍过匈牙利1925年发行的一套"国际体育比赛"附捐邮票。在该套8枚邮票中,就有9项世界之最:一是把附捐额印在邮票的背面,属世界首创;二是8枚邮票图案,就有8项内容是属体育邮票的世界之最:如最早的"入场式"邮票、最早的滑雪邮票、最早的滑冰邮票、最早的击剑邮票、最早的游泳和划船邮票(一票两项)、最早的童子军邮票、最早的跨栏邮票。  相似文献   

6.
香港在1946年8月29日发行《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全套2种,面值分别为3角和1元(图1)。根据“香港邮政集邮目录》(2004年版),这套邮票的谢斗是钟思(W.E.Jones)。笔编的《香港邮票》一书中提到“这套邮票是一位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先生(William E.Jones)于沦陷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时设计的,邮票中的中也是他亲自书写的。”  相似文献   

7.
克东  立志 《集邮博览》2001,(8):30-30
造型艺术泛指邮票反映客观具体事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一套邮票的构思过程中,确定了主题思想之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运用哪种艺术形式来表现。邮票设计采用绘画表现的极多,各有艺术特点,欣赏起来也各有意趣。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2,(6):7-7
50年代末我曾设计了一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邮票,60年代中又为中国登山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设计了一套新的体育邮票。不过不是以纪念邮票发行,而是作为特种邮票发行《中国登山运动》邮票。当时中国登山运动员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全国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介绍登山运动,介绍这次中国体育辉煌创举。发行邮票不是为纪念这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而是为介绍中国登山运动。一套5枚邮票有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我国境内其它几座山峰,因而作为特种邮票发行。邮票发行需要一。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的邮票,除2011年《集邮博览》第5期《从邮票中的人物吸烟说起》一文介绍的纪109中第一枚等5枚及J.56两枚,第10期《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并非五枚》一文介绍的J.9(3—3)等7枚邮票外,在纪、特邮票中还有6枚邮票中有吸烟图案。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2002,(10):8-9
继人民公社邮票之后,我们邮票设计全体同志又一次合作,共同设计了一套体育邮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纪念邮票。较之首次多人合作完成的《人民公社》邮票,此次邮票枚数达到了16枚之多。  相似文献   

11.
蔡武峰  王隆基 《上海集邮》2001,(10):36-37,41
苏联解体后成立的15个独联体国家中,在近10年的时间里已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阿塞拜疆、立陶宛、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10国先后发行了中国题材邮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还分别与中国联合设计同图案邮票(即所谓的“联合发行邮票”)。此外,独联体国家的WWF徽志邮票以及生肖邮票,属广义的中国题材邮票,不在本文叙述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凡是图案相同或源出于一、但因一个或多个其它元素发生变化而在斯科特目录中形成新编号的邮票,在本中称之为同图邮票。这些其它元素包括:面值、刷色、齿形、背胶、票幅、齿度、发行年份,以及铭记(例如两国联合发行的同图邮票)等。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6,(8):48-51
夏衍与马任全的遭遇 上海著名集邮家马任全是一位民族资本家,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他交往的集邮家中有一位是当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市文化局长的夏衍。夏衍常到马任全家看邮票、聊邮票,有一次,马任全谈到想把自己收集的邮票捐献给最可靠的收藏者——国家博物馆。夏衍非常支持,还一起商议了该捐哪些邮票。经夏衍事先联系,马任全毅然将一部中国邮票全集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图1)。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票史》(第九卷)中,“系列邮票”一词的使用率相当高,笔认为存在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山 《上海集邮》2003,(4):24-27
自从1840年世界第一种邮票“黑便士”诞生以来,邮票的形式已有很多变化。最早的变革要算齿孔的出现,在邮票四周打上齿孔,使大张邮票的分离变得容易.从此也使邮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带齿边的小纸片。印刷技术的进步是使邮票改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使邮票的画面精致逼真。绚丽多彩,不但是一枚邮资凭证,同时也成为一件袖珍艺术品,吸引许多集邮。  相似文献   

16.
延伸主题     
二、通过边饰文字延伸邮票主题在邮票的设计中,边饰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边饰中配以简洁适当的文字是现代邮票设计中经常使用的装饰手法。这些邮票边饰文字与各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边饰文字也对邮票主题的延伸起到了非常大的强化作用。一般来说每一枚邮票的画面只能表现某一事物或某一历史的横断面,而邮票主  相似文献   

17.
邵春华 《收藏》2007,(7):150-150
10年前,笔者在集邮市场上购得一枚香港《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后经查阅《香港邮票目录》,方知这枚与另外一枚“壹圆”面值的灰绿色邮票组成一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香港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它是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在香港沦陷期间,冒险在关押他的集中营里设计的,邮票上的中文也是他精心书写的。  相似文献   

18.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19.
旅人 《上海集邮》2006,(3):21-22
随着J、T邮票大量作为收藏品,其邮资功能被淡化;集邮的普及化、收藏的大众化,新邮的商业化,邮票已成为一种用为收藏和欣赏的微型艺术“图片”。笔者作为集邮队伍中普通的一员,用普通的眼睛去理解、去解读,在评赏中寻找另一番乐趣。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2,(7):9-9
邮票发行的题材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化方面的大事,邮票是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自己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并不一致。学校学的艺术创作是自己有什么感受创作什么作品,邮票却是根据国家需要编制出来的。每年的邮票选题计划都不同,一般是每位邮票设计分配到1—2套邮票设计任务,有时重要的大套邮票是两人或多人合作,每人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设计过程中有大家集体观摩创作画稿,互相帮助对画稿提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