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吉林日报主办的《东西南北》文摘月刊,目前的发行量为一百一十万册。这一百一十万本刊物,每个月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读者手中的呢?这家刊物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四百多个代销点,开拓了一条自办发行之路。 1983年4月,《东西南北》筹备出刊。在各种文摘版,文摘报、文摘月刊风行的文摘盛世,它能站稳脚跟吗?吉凶未卜,前途莫测。受命主持这个刊物的冯集中同志和分配给他的五位创办人员,在明确编辑方针——面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群,以“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同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70岁,1981年由黑龙江省退休回苏州老家,已近9年,参加了苏州市虎丘老年长跑队,天天跑步,身体练得结实健壮,精神愉快。退休后,我养成了摘文摘的爱好,向全国各报刊推荐佳作,我的退休金虽只有60多元,但因为搞文摘的稿费每月都在200元以上,去年4月多达450余元,这样,在报纸调价的情况下,我还是订了80多种报纸和20多种杂志。去年一年,我的文摘稿已见诸报刊的达1200多篇。我订《经济生活报》已有五六年之久。我将每期的佳作向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和信息日报以及刊物《东西南北》、《青年时代》投寄,都被摘编采用。《经济生活报》的文章在我推荐文章中占的比重最大,这就有力地说明它的质量,它在全国报刊中的地位,从去年起,《经济生活报》开办了《每周文摘》,我将各报的佳作推荐,也经常被采用。几年来,我累积了近百本的资料,都是从报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刊》的记者来信,希望我写一写《万象》杂志背后的故事。我暗自一笑,因为正是在约稿前不久,我离开了辽宁,也离开了《万象》,不再担任这本小众杂志的主编。两件事情的偶然碰头,让我的思绪翻滚了好一阵子。《万象》是我从事出版工作28年间,亲手编辑的唯一一本杂志。现在,它离我而去了;不,是我离它而去了。我真的有些感慨么?  相似文献   

4.
文摘类期刊在各地崛起,成为近年来国内期刊市场的潮流,从全国来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读者》为首,包括《青年文摘》、《新华文摘》、《海外星云》、《东西南北》、《书摘》、《作家文摘》等在内的庞大的文摘期刊阵容。如今,文摘类期刊的竞争,又开始在素有“期刊出版大省”之称的湖北省拉开序幕。尤其是今年以来,不到半年光景,已经出现或预告了至少四五种文摘期刊!  相似文献   

5.
刘楚 《传媒》2002,(4):48-50
托尔斯泰说过:“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田歌的美丽有目共睹,见到她才发现她也着实可爱。她的可爱来自于她的自信和坦率。 《荧屏连着我和你》是北京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它以注重普通人的生活、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追求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为主旨,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1990年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6,(5):66-66
美丽是表象,可爱却在骨子里。可爱更多是一种天生的气质。“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那么就去做一个可爱的气质女人吧![编按]  相似文献   

7.
去年九月二十一日,《经济日报》三版《可爱的中国》专版,发表了我写的《十里荷香伴油香——任丘油田漫步》一稿。我惊喜地发现,这篇游记体的通讯改得比原稿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凝结着编辑的心血和汗水。这篇稿件原来题目是《任丘油田漫步》,当时就感到它一般化,可是我搜索枯肠,实在想不出自己满意的标题来。然而,经编辑精心改成《十里荷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编发的稿件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文摘》、《文摘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以及《国内外教育文摘》等中央或地方报刊全文或摘要转载的约占50%的样子。同时,我在首先当好编辑的前提下,还努力争取机会采写新闻稿。那么,我是怎样做编辑工作的呢? 一、审视新闻价值,力争写出好稿子我的本职工作是当好编辑。但是,却不放过力所能及的采访机会,并注意在采访中促进新闻业务水平,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尽力提取有一定宏观意义的问题。由于我的工作范围,一般的采访活动,多在参加各种会议中,而会议消息又是极易写成“记录式”,难于提供信息。为此,我每采访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文摘三题     
罗新 《编辑之友》1995,(3):42-44
文摘三题罗新【重庆】在十年的文摘编辑生涯中,我先后参与过责任编辑、栏目编辑和复审工作。回想起来,有艰辛,也有欢愉。现以《文摘三题》为题,谈谈个人之见,以请教于前辈和同行。选摘也是一种创造文摘编辑工作,离不开“选”和“摘”。这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我...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编辑报刊新闻稿不过是“浆糊加剪刀的手工操作活,是雕虫小技,是机械工作,对编辑报刊新闻稿不屑一顾。事实上,报刊文摘是一门学问。拿报纸来说,报纸中的文摘报被称作是报中报,文摘编辑是“编辑之编辑”,要求水平更高。目前全国五、六千种报刊都设有文摘版,还有不计其数的专门文摘报,而且发行量都很好。可见文摘是深得人心的。说文摘学是一门学科。因为它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规律,文摘有严格的规范和明显的特征,不是随意的作品。文摘是文献或文章的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11.
提起做文摘编辑,一些人认为容易得很:不就是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剪剪贴贴,抄抄摘摘,发别家报刊发表过的现成文章吗?何难之有?当然,若只是信手拈来,随意摘点什么,五花八门,稀奇古怪,胡拼乱凑,倒也不难。只是这样的文摘刊物又怎么能有生命力?又怎么会赢得读者的喜爱呢? 常言道:不干不知道,干了才知晓。我以前一直做报纸编辑,也曾经有过上述想法。两年前当自己也做了文摘编辑后,亲身品尝了文摘编辑的甘苦,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要做好一个文摘编辑并非易事。 所谓文摘编辑难做,因为文摘编辑不仅要具备一般编辑所应具备的事业责任心,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等等,还需具备两项较为过硬的功夫:一是鉴赏力,二是创造力。 鉴赏力,主要表现在编辑对时代变化有敏锐的目光;有领先于而不是落后于读者的时代意识;有对潜在市场的洞察力,有对大量作品的文化品质及其社会价值的识力。这种鉴赏力多发生于选摘稿件中。有些文摘刊物,由于编辑缺少鉴赏力,刊物思想内容缺乏一股撞击心灵的冲击力量,缺少耐人寻味的哲理,就像浅  相似文献   

12.
读了《新华文摘》编辑部李连科在《编辑之友》1987年第5期上发表的《编辑是精神产品的质量检验员》一文,颇有感触。将编辑比作质量检验员,有合适之处,似于也有欠周之虑。编辑与物质产品质量检验员的相同之处,李文已有全面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我以为其中欠周之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协作编辑出版的《可爱的祖国》丛书颁奖大会,于1983年9月24日在大连市举行。《可爱的祖国》丛书是1978年10月,由前国家出版局在庐山召开的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上确定编辑的。三家出版社经过协商分工,于1979年开始出书,至今已出版了26种。除《美丽的青海湖》曾获全国少年儿童读物优秀作品奖以外,这一次获奖的作品有  相似文献   

14.
周奇 《出版史料》2006,(4):61-65,66-70
1981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党组交给我一项任务:主持创办《青年文摘》杂志。到1985年11月调离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主编《青年文摘》杂志整整四年。这四年,是我在“中青”三十年编辑生涯中最有意义的四年。“中青”决定创办《青年文摘》,还是1980年的事。那年夏天,时任副总编辑的阙道隆率组到天津调查研究,在青年座谈会上,青年们都希望青年出版社创办一种综合性文摘刊物,把报刊上的好文章集中起来介绍给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花很少的钱、用很少的时间,阅读更多的好文章。调查组带着青年们的建议回到出版社。出版社党组听了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创…  相似文献   

15.
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特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认识颇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编辑学“应该研究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又因为编辑人称“杂家”,“那么编辑学亦可称为杂学”(李荣生等《应该建立编辑学》,见《编辑学论丛》,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83年编印本第7页)。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作为编辑学特点、性质和任务的概括论断,就很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6.
人格美是人的诸美之本。电视主持人的外形美值得追求,但只有在崇高的人格为基础的前提下,它才能焕发出质朴、持久的美。这正应了托尔斯泰那句话“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相似文献   

17.
我对《编辑学刊》所发表的争鸣文章,差不多每期都看。很有兴味的。真理愈辩愈明,而不会陷入长久的混沌的。尽管在争鸣中双方有时言词尖刻了些,但各自的观点、思想还是明白地表现了出来,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我认为,由编辑出版界来界定“编辑”概念,实际上就已经将“编辑”与出版、传播联系在一起了,即我们所讨论的“编辑”概念是属于出版、传播领域的,具有出版、传播的规范性。每一个编辑都处于出版、传播这一社会行为之中,不与出版、传播联系的有关“编辑”的学问,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与出版、传播相联系,编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文化积累。出版、传播是文化积累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整理自己的日记,如果他不打算出版,就算不上编辑,尽管他对日记也进行了文字润色、加工,甚至也按年代或其他构想为日记编了次序。为什么呢?因为这日记并未进入出版、传播领域,不能对大众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不具有文化积累价值。而一旦这日记进入了出版、传播领域,它就会具有受众,就会产生某种文化影响,因而对它所进行的文字加工就具有了编辑意义。例如,《傅雷家书》,如果纯粹属于傅雷家人的私藏,而不为世人所知,那么,对其进行的任何加工、润色,都不具有编辑意义,因为它没有进入出版、传播领域,不能产生文化影响,更谈不  相似文献   

18.
谈谈编辑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原同志原来约我来讲语言问题,我考虑以后,还是讲讲编辑工作。大概一个人干哪一行,就觉得哪一行不容易谈,因为我做语言工作,就觉得语言问题不大好谈。我也做过编辑工作,多少知道一点,因为只知道一点儿,所以胆子就比较大。正如有些书生喜欢谈兵,有些将军喜欢作诗,大概都是这样一种情况。我的编辑经验是这样,49年我在开明书店当编辑有一年时间,从78年《中国语文》复刊以来到现在,编了三年杂志。在开明书店实际上是在那儿编《文言读本》,没搞一般的编辑工作,所以经验不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摞厚厚的已经编审完毕、正待发排的书稿《新闻采写诀要》。这是曾亚春同志以他们举办的《飞龙杯奖》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为基础,加上所编《南阳日报通讯》中的优秀文章结集而成的一本新闻业务性专著。曾亚春同志向我简要介绍了编辑这本书的缘由和构想,要我给它写个前言,我欣然接受了。因为,第一,这将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萃》,在全国众多的文摘报刊中(包括报纸的文摘版),具有它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犹如“一枝”“出墙来”的“红杏”,别有韵味。两年来,《文萃》推出了4700多篇较为精致的文摘,字数达330万之多,向海内外广大读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食粮。《文萃》以其精选精编的编辑作风,赢得和扩大了读者。据说《文萃》的人手很少,负担的工作量却很大,运转的节奏又很快。在这种情况下,《文萃》能够编出较高的水平,并且办出特色,确实不容易。这其中蕴含和体现着一种令人钦佩的编辑的劳动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