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先后出现在中国对外交流的舞台之上。对于两者,学者普遍贬前褒后。而在了解两者出现的时间、地域环境、时代局限性等诸多因素后,我们应承认其优劣比较的必然性。在充分肯定中国英语的同时,也不应抹杀中国式英语的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卓 《考试周刊》2008,17(7):51-52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学习者(学生)常在英语语用方面出现失误.产生的这些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式英语.笔者就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表达所出现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实例分析,阐述出现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克服中国式英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静 《考试周刊》2008,(49):90-91
就学生英语习作中出现的种种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由此找出产生这些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的几项对策,旨在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提高其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英语的“本土化“.“别琴英语“(Pidgin English)和“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就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产物.本文试从历史以及语言文化的角度对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百年历程进行审视和分析,并就英语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英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围绕中国英语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其性质和地位各执己见。本文依据Butler(1997)和Schneider(2007)提出的语言变体标准,将中国英语与公认的制度化变体——印度英语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英语是一种发展中的英语变体,还不能与制度化英语变体(如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等)相提并论。正确认识中国英语的地位,有利于正视目前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发挥中国英语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式英语(Chinglish)都是英语语言在中国的变体。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具有中国特色,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地域特征,但二者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却又有很多不同,了解这些不同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地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的畸形英语.笔者就个人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中国式英语现象进行分析,对解决该问题提出来自己的一些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关于英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国语言学界提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说法.本通过将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在语音、词汇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形式,指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引进并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同样存在着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冲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二者共存却也发生矛盾。本文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及经验,对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辩证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学生的英语写作中,"中国式英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缘于中文与英语在语序上的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环境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要让学生学好大学英语,一定要让他们摒弃中国式英语这种习惯.笔者结合"中国式英语"这一现象,简要分析了其成因,并总结其基本特征,根据其成因和特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策略,使学生学习英语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1.
英语由于其重要性一直在国际社会备受关注,然而“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在中国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阐述,对两者的不同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应如何对待这一现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介绍“世界英语”在当前中国的地位以及在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下使用英语时保持中国文化特色的必要性。首先,文章提出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方面所持有的争议态度。其次,文章就现代中国人使用英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即“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进行分别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一些教学启示,并指出“中国英语”应作为“世界英语”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给予支持与发扬。  相似文献   

13.
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国际语言或世界语言,英语的繁荣和扩散及其在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中的重要性带来了英语教育的相应变化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标准英语,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等概念旨在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角度来探讨中国英语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它们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对长期以来学习汉语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产生了中国式英语,影响了汉英翻译的质量.运用语言学中的第一、第二语言习得机制以及行为主义对比分析理论,从词汇、句法、语言文化差异、习语翻译这4个方面来归纳汉英翻译过程中常出现的中国式英语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同时,还就如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出现频率提出了一些见解,旨在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提高他们的汉英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之后,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英语是"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中国式英语并不等同于中国英语,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本文就在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关于英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国语言学界提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说法。本通过将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在语音、词汇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形式,指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情景中的中国英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英语自一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各持己见的学者们纷纷在杂志报刊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 2 0年后的今天 ,这场关于中国英语的争论与探讨不但没有降温 ,反而愈演愈烈。文章回顾以往的有关研究 ,提出中国英语是情景中的使用着的英语变体。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式英语研究的视角大多着眼于中国式英语与汉母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对比分析.把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归罪于汉母语和汉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并认为中国式英语是可以杜绝的.我们从目的语文化出发,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中国式英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因英语文化知识缺失而产生的一种导致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或交际失败的不规范英语语言形式.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减少这一现象的唯一途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9.
龚艳 《考试周刊》2014,(71):88-89
"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都是在汉英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本文拟就二者的区别进行阐释,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英语也日益形成。本文阐述了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