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跨文化修辞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拟从跨文化修辞理论的视角,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以应用语言学英语论文结论部分为语料来源,对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在绝大多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上与英美学者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两者在各类模糊限制语的选择策略上非常相似;两者在某些模糊限制语的语言表征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对于提高中国学者使用英语进行学术写作与发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拟就模糊限制语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语际对比研究。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位论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情况的调查,探讨影响中国英语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各种因素,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BROWN,LOB,CLEC三个书面语语料库,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探讨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因素,指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应尽可能避免文化思维差异及母语迁移对写作的影响,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加强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使学生在表达中增强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分析中文和国际农业核心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探讨中外学者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人际话语特征(宏观修辞结构和元话语)使用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国际期刊英文摘要更注重利用背景和结论语步开启和拓展作者与读者的对话空间;中外学者对模糊限制语、强调词、内指标记语、自我提及语等元话语手段的使用也体现出不同的规律特点。研究结果显现了中外学者对建构英文摘要人际意义的不同理解,对于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教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的方法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的词汇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中国EFL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与本族语者在同类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之间存在哪些整体性差异;(2)中国EFL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与本族语者在同类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之间存在哪些类别性差异;(3)中国EFL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与其英语水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EFL学习者有在书面语篇中少用模糊限制语的倾向;但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这种倾向有明显的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6.
邓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155+173-155,173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中词汇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者使用最多的是属性类模糊限制语,都倾向于使用其中的程度类副词和近似性副词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使用最少的是可能性模糊限制语;说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中的情态动词尤其是断言性情态动词can、should、must被过多使用;属性类模糊限制语very被过多使用;委婉性情态动词might被少用,而其他的如may、could、would等说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并未少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简称中国学习者)口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是"中间语对比研究"的方法,将中间语语料库与本族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探寻其中的规律。研究发现,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过多地使用了模糊限制语,但具体语言形式的数量却非常有限;模糊限制语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一些基本词汇明显被过多使用,从而导致该类别甚至总体的模糊限制语的频数过高;另外一部分基本或典型的模糊限制语出现较少甚至缺失。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糊限制语意识,能够在交流中使用这一重要的语用手段来表达不确定性。然而,受英语水平限制以及教学中缺乏系统的讲解,模糊限制语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话中模糊限制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话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明显地高于本族语者,最为频繁使用的是情态动词、动词和副词,而较少使用形容词和名词。  相似文献   

9.
词汇作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多年来未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词汇在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人群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侯易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试图对比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论文摘要中的词汇重复分布情况。本文选取了本族语与非本族语研究生的英语论文摘要各十五篇,分析了这些语篇的词汇重复模式、词汇联结网络、句子对之间的联结关系,以及词汇连接与句子联结被一起用来建立词汇重复模式的原理等。研究表明,本族语论文摘要倾向使用复杂词汇重复,而非本族语论文摘要倾向使用简单词汇重复(更接近于汉语)。语料中的词汇重复模式在组织和理解学位论文摘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注重语篇中的词汇模式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二语学术写作应该提高学习者对重要词汇的感悟力,鼓励他们分析语言并从中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10.
名物化结构能使语篇更加正式,是科技文本,也是农科科技英语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农科英语科技论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者期刊论文语料库的语料,采用定量分析研究农科科技文本的名物化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科英语科技论文中名物化总体上出现使用不足的情况,但不同的名词后缀存在过多和过少使用并存的现象,过多使用是由于对某些名词过多重复使用造成的,而过少使用则是由于对某些农科特色名词重复不足造成的。同时,中国农科英语科技论文名物化TTR比本族语者农科期刊论文的TTR高,文本客观性相对较高。本研究对中国农科英语科技论文教学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科技英语语料库中统计的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作为参照标准,对8种中外重要英语科技期刊上的48篇英语科技论使用的模糊限制语进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外科技工作在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时使用模糊限制语习惯上的一些异同点,以期帮助中国科技工作增强跨化书面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比较了模糊限制语maybe的使用频率及其各种语用功能,对英语学习者提高口语中的互动技巧和英语语用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检索自建中国学者SCI论文语料库中高频四词词簇,从类型数、总数方面分析其结构特点,且分别针对中国学者SCI四个分区与自建本族语学者SCI论文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整体上中国学者使用最多的类型是介词、动词短语词簇;与本族语学者相比,中国学者SCI各分区高频词簇的差异集中在使用总数上,特别是在带of的名、介词短语,主、被动态动词短语以及状语从句方面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以为中国学者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提供重要的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个自建的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语抖库,研究者对其中出现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种类、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针对两者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期望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及在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社会科学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作用却鲜为关注。因此,选取了2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评析前人的模糊限制语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的双功能模式并由此提出了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通过分析,希望能有助于提高中国学生的模糊限制语意识以及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的使用是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种语言策略,运用得当能增强研究可信度。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本研究以国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员撰写的海洋类科研论文英语摘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两个语料库,并对其中语料进行了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科研人员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英美科研人员更多、更灵活地运用了模糊限制语,在呈现研究结果时采取了更为谨慎、小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介语分析的方法,基于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 2.0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写作中话语标记语"I think"使用方面的差异。数据统计显示: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过度使用话语标记语"I think"的问题,其搭配类型更丰富,执行了多种语用功能,这一现象主要与母语迁移和中介语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科技英语综合教程》为主要语料依据,从构成科技论文的社会-语用语境的四个要素—作者、读者、语言和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出发,将构成该教程的科技文献中的模糊限制语分为保护型模糊限制语,礼貌型模糊限制语和精确型与可靠型模糊限制语三大类,对模糊限制语在教程中的科技文献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及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比较了模糊限制语maybe的使用频率及其各种语用功能,对英语学习者提高口语中的互动技巧和英语语用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章清月 《海外英语》2023,(23):86-89
英语学术写作中应具备的语法特征之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当代大学生在学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对学术写作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不具备系统性的认知,导致了模糊限制语使用出错或过度使用等问题。大学生应知悉英语学术写作所需要的语法特征,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技能。因此,文章通过案例研究,为大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