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但在改革大潮中,新闻事业似乎显得有点落后。读者对此颇有意見,多所期待。本刊特辟《八方人士谈新闻》栏目,反映各界人士的意見、呼声、评估、建议、希望,以及新闻界同行的看法、设想和反思。当然,既是八方人士畅所欲言,多为偶感随想,难免有的失之偏颇,仅供大家参考,更欢迎争鸣、指正。  相似文献   

2.
从1980年以来,我国新闻界一直在思考、酝酿制定一部新闻法,至今已有三部内部征求意見稿.在征求意見的过程中,存在争议。主要分歧有:新闻法应当与当前实际已经做到的完全同步还是可以“适度超前”;对“新闻自由”要不要界定,如何界定;是否允许民办报纸;有关舆论监督内容的稿件要不要经过上级领导的审批,如果要审批,有关上级领导负不负法律责任;非党报是否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此等等。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真理越辩越明。一部社会主义的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法,将会通过民主、公开的讨论而诞生。本刊从这期起特辟《新闻立法自由谈》专栏,欢迎新闻界内外各方人士就此问题写稿投寄本刊,让相左的意見、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争鸣、碰撞、交流。由于本刊篇幅有限,内容较多,在这个专栏,我们提倡长话短说,多发短稿,每篇只谈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以容纳较多的同志发表意見。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四期发表的孙友深《新闻改革,难!》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一些读者投书本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新闻改革的看法和意见,其中一部分是针对新闻改革的带头人——总编辑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热望改革的殷殷之情充溢字里行间。来稿中,也有些意见相左,但我们相信,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真理的火花会更明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全国第二次新闻专业期刊经验交流会议于9月20日至23日在青岛举行.33家期刊编辑部的负责同志欢聚一堂,就新闻专业期刊如何适应全面改革的新形势,进行了有益的交流与探讨. 会议认为,作为反映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的新闻专业期刊,对于推动新闻改革,充分发挥新闻事业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宣传作用,负有重要使命.因此,这次会议围绕“宣传改革、改革宜传”这个中心议题,具体探讨了以下问题:即在党的十三大后,新闻专业期刊如何及时反映改革报道的新情况、新经验、新理论,并作好刊物自身的改革?在刊物的自身改革中如何针对不同读者对象,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把刊物办出新意、’办出特色?等等。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培养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的素质的同时,注重了新闻道德的建设,这正是贵刊赢得众多读者的可贵之处。仅就1987年第二期来说:首篇编排了“本刊评论员”文章《新闻道德与新闻改革》,对在新闻改革中新闻遭德修养的建设不失为指南篇。接着编排了“新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纪事     
本刊青岛讯全国第二次新闻专业期刊经验交流会于9月20日至23日在海滨城市青岛举行,33家期刊编辑部的负责同志欢聚一堂,交流了经验,探讨了面临的新课题。会议围绕“宣传改革、改革宣传”的中心议题,探讨了下述问题:在党的十三大后的新形势下,新闻专业期刊应放在什么新的起点上?如何及时反映改革报道的新情况、新经验、新理论,并作好刊物自身的改革?在刊物的自身改革中如何针对不同读者  相似文献   

7.
处于反对意见的包圍之中“上海社会生活中出現奢侈浪費傾向”这条消息播出后,竟然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从消息見报之日起大量的讀者意見就接踵而来。他們中有表示贊同的,有表示不贊同的,也有某本上贊同而同时提出不同的意見的………。但总的說来,在最初的阶段里,我們是处于反对、怀疑和質問的包圍之中。  相似文献   

8.
新年告读者     
改革声中,新年开始。我们谨向本刊的读者和作者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展望新年,城乡经济改革步步深入,新事物新问题层见迭出。工作任务新而重,前景光明灿烂。处此新时期,新闻工作大有可为。《新闻通讯》是为广大通讯员和新闻写作爱好者办的一份业务刊物,竭诚为通讯员和新闻写作爱好者服务是本刊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人民日报新闻版全部实行编采分开。3个多月来,改革已初见成效:新闻多了,版面活了,图片质量提高了,可读性提升了,一般化的经验总结稿大为减少了。本刊约请在新闻版改革一线工作的人民日报总编室的同志撰写此文,向同行们介绍编辑部是如何强化新闻意识和读者意识,把新闻做得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由于文章较长,本刊分上、下篇刊发。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本刊記者就报紙影評問題,分別訪問了評論家黄鋼,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崔嵬、凌子風、謝添等同志。他們从不同的方面,对报紙上的电影评論发表了意見。現在将他們的談話分別整理成篇,发表在下面,标題是我們加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新闻改革中,如何改进新闻写作以达到宣传报道“深入人脑,打动人心”的要求,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刊特辟“改进新闻写作笔谈”栏目,发表这方面的探讨文章。改进新闻写作不只是个写作技巧问题,它涉及到新闻观念更新、对新闻价值的认识以及新闻主题、体裁、语言、风格、篇幅等问题,要说的话会很多。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发表意见,稿子不能过长,一般以不超过两千字为宜。一篇稿子集中讲一个意思,或指出现在新闻写作方面的问题,或对某一稿件进行剖析,或通报调查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反映读者的意见与要求。总之,要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从新闻写作的现状出发,开门见山,不绕圈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文虽成而意未尽,还可再写,如有不同看法,可以进行同志式商榷、讨论。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参加这次笔谈,尤其希望从事新闻编采工作的同志发表自己的意见。来稿请注明“改进新闻写作笔谈稿”,寄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总第1期—总第12期)致读者本刊编辑部1.1 每月评论新闻界当前的一件大事奕见2.1端正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奕见3.1现在需要迈开坚定的步伐方兴4.1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易仅5.1振奋精神加速新闻改革.易仅6.1努力提高宣传艺术维思7.1为十三大做好舆论准备奕见8.1也谈改革的宣传与宣传的改革易仪9.1新闻报道中的新突破成奕10.1学习和宣传好十三大精神邓晋11.1历史性的突破本刊评论员12.6 重要文章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 —穆青同志就新华社改革问题 答本刊记者问1.6扑面而来的竞争之风庞炳庵1.9深化对新闻改革的认识郭超人2.6刘宾雁怎样歪…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许是近十年来中国报纸最大变化之一。对经济新闻的现状,记者和读者都很不满足甚至不满意,冀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恐怕也是整个新闻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改革年代向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采访者,被采访者,读者,都在思考,都在探求,角度不同,目标却是一致的:辩证地反映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以公平、透明、科学“三要素”构成的立体化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是读者。我们体会到,在新闻改革中首先要树立读者第一的观念。有读者观念,新闻的其它方面的改革如写短、写活、服务性、可读性,也会相应地进行配套改革。1984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了“保持短活特色,认真研究读者,加重报道分量,逐步创出风格”的新闻改革目标。近  相似文献   

15.
本刊创办三年来,发行量、读者面不断扩大,在推动新闻改革、新闻业务建设,提高广大通讯员和其他新闻爱好者的采写水平上,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这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广大联络员,通讯员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衷心地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新闻工作与读者的关系。经过近几年的新闻改革,新闻在读者中的信誉正在逐步提高。但是,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别的不说,现在不少党报的发行就要依靠党委领导机关发指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0,(19):28-28
新闻图片在报纸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哪些是读者喜欢或不喜欢的新闻图片?读者如何看待由新闻图片而引发的一些争议?读者对媒体刊发新闻图片有何期望?本刊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报紙上如何进行經济宣传的問題,很多同志曾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从大的方面来看,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問题:一是怎样使读者願意看喜欢看經济新聞,二是怎样更深刻地宣传党的政策。这两方面的問题不是分割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卷首论语年关难关谈胆识薛养玉2·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姚文华3·为新辟专栏《总编辑角色谈》告读者,.﹃1几,占,几︸L‘.11几实践呼唤着理论坚持舆论引导的客观性报纸不可无主音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本刊编辑部4 冬桐5“导l句”意识坚持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政治素质摆在新闻教育的首位 卢惠民徐乘 新年笔会说长道短话改革要注意读者的逆反心理紧紧把握新闻改革的主动权对“遵命本报讯”的沉思 新闻教育谈改革新闻教育三个主要环节的探索在夹缝中求生存 —新闻专业学生的选择 总编辑角色谈浅谈总编辑角色心、编辑的…  相似文献   

20.
致读者     
在全国上下学习、讨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热烈气氛中,新一期《新闻大学》与读者见面了。细心的读者必定会发现,这一期《新闻大学》变大了,变厚了。积极改革,努力办好,这是我们全体编辑在新的一年里向读者献上的一份心意。诞生于中国新闻改革大潮中的新闻学术刊物《新闻大学》,在二十余年的历程中,沐浴着春风, 也经历过风雨。正是各位读者的长期关怀,各位作者的热心支持,使她经受各种考验而成长,成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