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25):39-40
近几年,在影视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融合程度也在持续提升,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也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多新思路,使得影视资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文章将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作为切入点,对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以及运用影视资源优化高中语文课程品质的建议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的形成造就了大量文学作品影视化,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文学作品影视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浅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文学作品影视化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中,影视媒体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影视媒体的应用非常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展,它具有具象性、超时空性、意义的开放性、受众的广泛性、似真性、典型性等特征。本文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影视媒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给文学界注入了新的力量,出现了一大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文学作品。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与十八、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有很大不同,带有很强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征,本文以《欲望都市》、《BJ单身日记》为例,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舞蹈与传媒技术交互"形式的艺术实践是20世纪以来新媒体舞蹈的结晶之作.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媒体技术将现代与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良好的展现形式.从技术应用方面来分析,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网络、影视等方面的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这种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传统的电视剧、电影、剧场舞蹈等方面各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多克等西方后现代影视理论家思想新颖独特,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中国近期影视理论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误读与嬗变.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主义的发展中诞生了后现代主义艺术与艺术技巧,是文学艺术科技化、商品化、符号化的结果,后现代艺术可以打破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一维性,是后现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最根本区别.其目的最终是以反叛性的物质化形式达到将现代主义的多元中心彻底地解构为商品多样化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个渐变过程,来确定后现代艺术理论形成的过程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影视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交流与表情达意上更为形象直观。如何将经典优秀文学作品更好转化为影视语言,亦是影视创作的难题之一。本文以残雪小说《黄泥街》为例,以其多样化的构图、象征性的色彩及生动形象的表达,使画面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尝试探讨文学语言对影视创作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双顺风的"翅膀"。但是随着文学作品影视化的进程,似乎是出现了一种"拔苗助长"的风气。因为在当前的媒体语境中,需要认真对待文化作品的影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由来已久,无论东西方,在将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艺术的过程中都不乏杰作。本文围绕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展开分析,就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电视作品与文学作品间的联系与异同等进行剖析,指出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在存在关联的同时各有特点,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