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  相似文献   

2.
北宋杰出词人秦观,在中国词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说:"秦少游<淮海集>,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他的词清丽凄婉、"和婉醇正",渗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深沉浓郁的愁绪,被后人称为"古之伤心人".  相似文献   

3.
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词人晏几道在词史上皆占有一席之地,且都以情见长,其作品中强烈的抒情性一直是词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拟从两人的梦词切入,比较其内容指向、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的差异,从而显示两位词人不同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5.
李洋 《文教资料》2012,(11):3-5
本文结合"词人之词"这一词学理论,从三个角度切入:一是题材与主题:艳情与身世之感的渗入;二是词的体制:音乐性与文辞美兼修;三是价值和功能:言情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从"词人之词"角度重新审视晏几道这位"古之伤心人"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词人的创作心理、作品风格和审美效果,走进小山梦幻般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6.
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本文抓住两位词人作品中"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二人梦词在内容成因方面的相异性.  相似文献   

7.
周邦彦是北宋唯一的一位"集大成"词人.其之"集大成"主要表现为:师法柳永而胜于柳永;继承与超越贺铸等人取唐诗"以为诗词"的技法;吸取并发展秦观"语工而入律"的艺术优长;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而自成特色等.这些"大成"的具体内容,是导致周邦彦清真词成为有宋一代"正宗"词及"词之圣者"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李峥嵘 《考试》2010,(Z1):21-22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  相似文献   

9.
晏几道和纳兰性德两位隔着六百余年互相辉映的词人同样善于运用色彩词来渲染自己的心情,借助它们的形象性形成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他们共同喜用浓墨重彩的繁华和美好来衬托自己的凄凉处境,"红"、"绿"是出现两位词人作品中最多的色彩词语,他们用两种色彩的对比来表达今昔盛衰的万千感慨,所不同的是纳兰性德词中还多了很多"白"、"青"等让人倍觉凄苦的冷色调词语。  相似文献   

10.
在佳作迭出的宋代词坛中,李清照的《漱玉词》与朱淑真的《断肠词》遥遥相对,并称"双璧",而且这两位女词人都偏爱使用对比手法。文章试从两人词作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她们通过熟练自如的"对比"手法运用,使作品在有限的篇幅内蕴涵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了更丰富的情感波澜,并以此来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唏嘘,这都是由两位女词人生活、情感历程上的屡遭变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