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刘金双 《出版广角》2013,(Z1):55-57
《中国幼儿百科全书》是一套以幼儿为本位情景认知的百科全书,起点高,原创性强,做到了"在创新中填补空白,在原创中确立特色",内外浸透着浓浓的"幼儿情"和"中国味",让孩子一见就感到这是"自己的幼儿百科全书"。目前,市场上的幼儿百科全书种类不多,而且几乎全是国外的引进版,其销量和排名在童书市场中均占绝对优势。这让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从填补图书空白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开启高品质的"中国幼儿百科全书"的编纂势在必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组织了数十名幼教专家三年磨一剑,为3~6岁的儿童编写了中国第一套幼儿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一般儿童图书的编纂相比,《中国幼儿百科全书》的编纂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在编纂思路上明确以幼儿为中心的百科全书定位;其次,在编纂方式上以编辑为主导;第三,制定科学的编纂程序,确保百科全书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编辑》2003,(1):59-59
百科全书是指以辞条形式编排的介绍某一门类或一切门类知识的工具书。“百科全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为“全面教育”。百科全书按选收范围和读者对象可分为综合性百科全书、专业性百科书、特殊内容的百科全书和通俗百科全书四大类。西方的百科全书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希腊大折学家亚甲十名德被称为“百科全书之父”他的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百科》以幼儿为本位,在主题分类、画面设计、内容安排、语言表达、词条设置等方面都尽力贴近幼儿,使全书童趣化。给幼儿阅读的百科类知识图书,特别要注意幼儿身心发展的局限性,这决定了其在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情感体验、言语理解、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与高年龄段的孩子有较大差别,其阅读内容、阅读方式与其他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特点。这不仅要求图书画面充满幼儿情趣,知识表达也应是幼儿生活化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百科全书"研究全貌进行描述和分析,概括出中国"百科全书"研究整体进展,并进一步研究其发展趋势,为中国"百科全书"研究前一阶段研究做一总结,并对未来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这里说的“看中国”,是指百科全书中的“中国”条目。“中国”,不论在哪国哪家百科全书中,都是引人瞩目的特大条目,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国际地位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百科全书”一词何时在中国出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在世界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启大幕之际,我们迎来了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上海世博会本身就是一部史无前例的“百科全书”。读书有泛读和精读、分类阅读和主题阅读等方法,参观世博会同样如此。在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多数人只会进入园区一次,时间有限,可在快速浏览、对世博会留下一个大体印象的同时,集中看几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场馆和文艺活动。而准备多次人园的参观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的历经15年编纂的卷帙宏大、内容浩繁的巨著。为了编纂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诞生了。 作为百科出版的“领头羊”,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断地在转变生存意识、产品结构和经营意识,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独立创业的新路:最早开发百科全书光盘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齐之后,又不失时机地开始了第二版的出版工作。仅 1993—1998年.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就有《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世界市场全书》等 160 余种图书分别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国家大奖及其他奖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百科全书起源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这一问题涉及到对百科全书性质的认识,也涉及到对中国古代工具书《尔雅》、类书性质的认识,以及如何看待一些百科性质的著述等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考证,以便搞清楚中国百科全书起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阳波  凤鸣 《出版参考》2005,(11):25-25
西方人喜欢把一项重大事业的创始者称为某某之父,那么,谁是“百科全书之父”呢?研究百科全书历史的人说法不一。西方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根据是:第一,他最早搞学科分类,把当时已有的知识分为理论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实践科学(伦理学等)和创造科学(诗学),而知识分类正是编百科全书的基础;第二,他最早概述人类已有的全面知识,  相似文献   

13.
1980年,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大型现代百科全书诞生了。这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也是我国百科全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国外,现代百科全书从十八世纪算起,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西方百科全书的发展是随着人类求知的需要,从古代的教科书性质经过中  相似文献   

14.
《申报》1872创刊,历时77年,经历晚清三朝皇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是记录近代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本文从《申报》与自由、《申报》与社会两方面浅议《申报》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鸿森 《出版史料》2008,(1):85-10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8年成立,中国的百科全书事业从此迈出步伐,开始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开拓,翻耕,播种。经过十五年的努力,现代大型综合性《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已于1993年全部出齐,秀立于世界百科琼林之中。(可喜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统编按拼音字顺排列的,32卷,已经编纂就绪,可望于2008年问世。)由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带动,  相似文献   

16.
刘金双 《出版参考》2010,(16):27-27
2010年的儿童节前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给3—6岁儿童送出了一份大礼物——《中国幼儿百科全书》,这是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小学生百科全书》《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之后的又一部原创儿童百科,填补了中国幼儿百科出版的空白。该书历经“怀胎”六年,经历了策划者踏实务实的构思,经历了作者费尽思量的打磨,经历了编辑精益求精的再创作,经历了绘图者精心的绘制,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的儿童节前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给3-6岁儿童送出了一份大礼物--<中国幼儿百科全书>,这是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小学生百科全书><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之后的又一部原创儿童百科,填补了中国幼儿百科出版的空白.该书历经"怀胎"六年,经历了策划者踏实务实的构思,经历了作者费尽思量的打磨,经历了编辑精益求精的再创作,经历了绘图者精心的绘制,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  相似文献   

18.
黄摩西与中国百科全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初,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出现在中国-即中文的现代西式百科全书问世。这些新式教育工具书以简洁的语言为中国当时社会文化中的众多问题提供了简明而有序的信息,其创新意义,远非那时中国所使用的“类书”所能概括。本文考察了黄摩西1911年出版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它被视为1903-1911年间中国出版的同类著作中最先进的一部。我们特别关注这部著作之所以成为“现代”工具书的那些特征,展示出学者黄摩西的学术成就;并从一个特定角度。呈现已成为晚清社会风格标志的西学东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中,项英是“负有责任”还是“负有全部责任”?40多年后,百科全书中关于“项英”条目的编撰,推动了对项英进行实事求是评价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毕摩文献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188.25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4.4%。自治州内彝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风情古朴动人。大小凉山地区因地理环境的封闭,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故而保留了大量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彝族原始风貌的毕摩文献,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