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是文学殿堂中的璀璨明珠。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诗之美、体验诗之乐、探索诗之趣,对滋养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诵读、赏析、临创等策略,由易入难地引导学生学习儿童诗,探寻诗歌之美,找寻诗歌的奥妙,启发学生的诗意,激发他们发掘诗性生活的乐趣,为学生点一盏诗歌明灯,照亮他们的诗歌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
儿童诗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新奇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独特的构思等特点。儿童诗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节之美、想象画面之美、品赏意境之美、呈现构思之美。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增加语言积累,学习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儿童诗是指适合儿童阅读、欣赏、吟诵的诗歌。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鉴赏”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材选编了不少儿童诗歌,这些儿童诗歌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儿童诗的诵读、积累等教学,还要能够从审美视域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等,培养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笔者以第一学段的儿童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4,(52):39-39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又叫儿童诗,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那么这类诗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学这类诗必须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咀嚼语句,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的教学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具有语言优美、情趣盎然等特点。教学儿童诗,应该根据课文的特质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诵读体悟和随文练笔等策略,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之美、领悟诗歌的言语之美、探寻诗歌的表达之美,从而真正提升诗歌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充满童趣、童心、童真。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儿童诗教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童诗的教学,还要引导儿童写儿童诗,积极培养他们写童诗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童诗。读是写的基础。优秀的儿童诗一般都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  相似文献   

7.
儿童诗顾名思义是以儿童为读者,叙事生动形象,想象丰富,语言稚嫩活泼,节奏琅琅上口,融童真、童心、童趣为一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开发儿童潜能、张扬儿童个性、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比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就安排了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读诗、赏诗、写诗活动.基于这种认识,儿童诗的写作教学成为了一门亟待探索和研究的新型课题.  相似文献   

8.
孔凡敬 《新疆教育》2012,(17):47-47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教师要诵读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心灵净化产生不容置疑的影响。将儿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通过诗教与语文的结合,营造一个诗意课堂,以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儿童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授儿童诗的方式是以让学生背诵为主,致使儿童诗教学缺乏诗歌应有的韵味,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读诗、赏诗、创诗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儿童诗学习中读出个性,真正地喜爱儿童诗。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情感丰富,朗朗上口,深受儿童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儿童诗,读出自己的个性;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放飞自己的想象;要引导学生仿写儿童诗,体会表达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诗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在低段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教学中要多形式地让学生反复诵读,积淀语感;要学习推敲词句,感悟诗歌凝练的语言;要大胆地想象,拓展思维;要在创作中学习和检验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审美特点,以其生活气息浓厚,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欢。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阅读童诗,感知童诗特征;积累童诗表象,模仿童诗写作;激发童诗幻想,学习诗意表达”;阐述笔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儿童诗教学,让童诗教学为学生营造快乐的童年和诗意的人生,赋予课堂以文化的气息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儿童诗,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也将大减;没有诗歌作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听”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使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渴望。教学流程一、以诗导入,酝酿诗情1.师引导学生配乐朗诵诗歌《秋天的色彩》,感受秋天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本班学生程炜馨作诗《秋天的色彩》:秋天是绿色的,松树拿出细…  相似文献   

15.
<正>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应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创作的诗歌。因此,儿童诗贴近孩子的生活与思考,容易激起生活体验,让学生"言之有物"。诗歌是一把开启儿童写话之门的钥匙,读懂诗歌,学写诗歌,尝试从诗歌起步学习写话,让诗歌成为学习写话的"脚手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儿童诗资源,为学生写话提供了素材和话题,能使他们最快地达到和穿越"最近发展区",形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动人的旋律,简单的文字走进了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学好儿童诗能为学生日后的诗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通过引导学生观其形、悟其意、抒其情,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歌独特的韵味与美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语文教材中增选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儿童诗歌。儿童诗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具备了诗性和儿童性的双重特征,体现了儿童精神和诗歌精神的完美统一,深受儿童喜爱。教学现代儿童诗时,教师应当自觉树立文体意识,从找准诗眼、链接生活、放飞想象、品位语言等方面,提高儿童诗教学实效,发挥其特有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92):38-39
在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研究小学语文儿童诗歌的相关内容,分析儿童诗的特征十分必要,有助于方便儿童诗歌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实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研究提高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质量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此展开研究,可以拓展学生阅读儿童诗的渠道,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被誉为“诗歌王国”。古往今来,无数情趣高雅、语言优美的动人诗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为了让青年学生多读好诗,从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中吸取营养,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共选编38首古今诗词。我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终于悟出了一些教学之道,引导学生抄诗爱诗,读诗背诗,品诗写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诗歌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少儿诗歌是诗歌的一个分支,它语言概括凝练,篇幅短小精悍,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儿歌和儿童诗两大类。常见的儿歌形式有:数字歌、绕口令,游戏歌、问答歌、滑稽歌、连锁调等;常见的儿童诗形式有:叙事诗、抒情诗、讽刺诗、寓言诗、谜语诗、散文诗等。诗歌的朗诵是通过声音,发扬音韵节奏的和谐美。使书面语言的诗歌转化为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