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朝春 《收藏界》2013,(7):69-74
清末民国初期出现的云南建水紫陶"残帖"装饰艺术,构思精妙绝伦,手法新颖独特,是建水紫陶别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图案。它是建水陶艺师在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吸取国画"锦灰堆"艺术精华,借鉴景德镇瓷器"八破纹"装饰艺术风格而发展起来的紫陶装饰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4,(3):130-135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  相似文献   

3.
李朝春 《收藏界》2010,(12):64-69
建水紫陶烟斗创烧于清道光年间,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烟斗是清道光丁未年(公元1847年)款梅纹烟斗。建水紫陶烟斗是鸦片流毒的产物。为满足瘾君子的畸形需求,位于建水县城以北3公里处的碗窑村窑户利用当地陶土资源摹仿内地烟斗式样,生产出胎质细腻若脂、装饰精美的紫陶烟斗。  相似文献   

4.
李朝春 《收藏界》2011,(3):48-51
明清时期的建水为临安府治所,文化兴盛,人才荟萃,书画艺术在滇南首屈一指,因而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建水紫陶名家辈出,紫陶精品不断推陈出新,紫陶烟斗更是以工艺独特、造型新颖、装饰典雅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5.
李朝春 《收藏界》2012,(4):62-65
云南建水紫陶是全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成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紫陶花瓶,以其典雅秀丽的造型,自然斑驳、变幻万千、明快爽朗的色泽而驰誉中外,是紫陶大家族中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 一、造型:方非一式,圆小一相 建水紫陶花瓶造型以圆形为主,方彤次之,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  相似文献   

6.
张家花园建筑群是传统庭院式民居建筑与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式样相结合的建筑典范,其装饰艺术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边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天琚 《收藏》2009,(5):77-78
地处滇南边地的云南建水旧称“建阳”,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凡造访过这座古色古香、充满丰厚文化底蕴的小城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建水紫陶”和“向逢春”的。  相似文献   

8.
范菲  王燕梅 《精武》2013,(21):3-3,5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南彝族作为彝族众多分支中的重要一支,也蕴含着灿烂的文化,其中流传于云南彝族民间的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更是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论彝族体育的源流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有人口657.2万(1990年统计数),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云南和四川占了绝大部分。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彝族人民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卓有建树,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彝族传统体育,犹如体育百花园中一株绽开的奇葩,以其特有的风格、姿态、色香呈现在祖国体坛,为人们瞩目称颂,本文就彝族体育的源流与价值作初浅的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云南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在彝族民间流传着种类繁多,丰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富有奇异的民俗特征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人类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史籍与田野的实证考察,探讨云南彝族体育与民俗文化之间的渊源关联和互动关系,以探索民俗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演进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并探寻人类早期体育发展的历史文化形态与共同印辙。  相似文献   

11.
收藏紫砂壶首先应学会鉴赏,紫砂壶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它质朴高雅的容姿及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近代艺人的作品,有着特殊经历,是在大浪淘沙中精选出来的,保存至今的数量不多,其中名家名作更是寥寥无几。其砂质大多是黄龙山紫砂土,砂质纯净,做工精细,造型古朴大方,体现了陶艺所蕴含的本质美。功能上强调实用性和使用上的舒适性,成型手法技术娴熟,装饰手法以陶刻为主,多为陶刻名家所为,气韵刀法皆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云南省杂技家协会、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承办,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昆明杂技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形体艺术系、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魔术工作室、昆明市魔术协会协办的云南省首届魔术大会于2015年8月24日至8月26日在昆明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近几年来,云南魔术有了较大发展。在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魔术工作室和昆明市魔术协会的带动下,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13.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文献检索、田野调查,对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部分彝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进行调查,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对构成其体育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基本因素作论证和阐述。研究显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于彝族先民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与民族生存所进行的军事活动、原始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居住环境的制约,具有独特的山地文化性质和民族异质性。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竞技、娱乐特征,较高的健身和思想教育价值,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与现代体育思想的共融,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光辉 《收藏》2018,(6):61-66
瓷枕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蕴含着实用、舒适等功能,而且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乃至政治因素,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兽形枕及枕上的动物装饰题材为代表的动物枕更是充分反映出古代陶瓷枕制作者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本文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文物为依托,探讨陶瓷枕中的兽形枕和动物题材纹饰的装饰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云南省开展了"杂技魔术进校园"公益演出系列活动。该活动由云南省杂技家协会主办,承办演出的单位分别为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和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杂技系。自2018年4月24日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在昆明学院首演以来,三家演出单位已分别在国土资源学院杨浦校区、阳宗校区、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七彩云南小学、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等多个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作为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边境环境复杂的地区,在推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有效结合,为边疆的和谐稳定提供依据.本文旨在从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着手,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和谐边疆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1,(6):136
4月28日,"非遗保护文化创意发展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届仿复制历朝历代漆器精品展"在北京市朝阳区的金漆镶嵌公司总部漆器展厅开展,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各界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此次仿复制漆器精品展共展出50件(套)仿复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制作漆器最早的国家,精美细腻、尊贵典雅的中国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同陶瓷、丝绸一样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而享誉世界。我们通常所说的漆器,是在涂漆的器物上进行彩绘、研磨、镶嵌、雕刻等艺术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类工艺品的统称。漆器的用漆乃天然漆,俗称"大漆"。在胎体完成后,按其不同的装饰工艺,分为彩绘漆器、镶嵌漆器和雕漆等多种。1993年我国发行的《中国古代漆器》邮票中,有一枚是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距今已有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9)
正广西天然胎漆器非遗基地简介基地位于桂林市七星区净瓶山桥附近。此项目在市区中心核心景区地带,为广西独有的漆器制作传承项目,是全国唯一的天然胎漆器制作基地,2015年该项目获得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注:广西天然胎漆器见王伯杨发表于《中国生漆》2015年第二期第45页的论文——《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与发展》)。该项目前身是桂林观古楼艺术村,深圳威逊集团于2015年出资收购其天然胎漆艺工作室,并投资成立深圳观古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推广事业。目前拥有以当代实力派大漆艺术家——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人王伯杨为首的创业团队65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彝族传统运动养生项目进行了挖掘与整理研究,发现彝族传统运动养生项目对强身健体与传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彝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养生作用,本文提出系统挖掘彝族传统体育运动养生项目,将其纳入学校体育学的范畴;利用节日庆典等民俗作为载体发展传统体育运动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