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用形近字“摹、蓦、暮、墓、幕、慕”组词。看着这些形近词,可难坏我了。说实话,给“墓、幕、慕”这三个字组词我还行,可“摹、蓦、暮”这三个……我去请教老师,老师安慰我说:“这六个字的确很相像,要弄清是有些困难。但你不要怕,我教你一首儿歌,你就不会弄错了。”接着,老师在一张纸上写下:有土可做坟墓,有布可做布幕。有手可以临摹,有心令人羡慕。马跳蓦地一惊,日落天色已暮。我轻轻地读了一遍,心里似明镜照亮,一下子弄清楚了。老师又亲切地告诉我,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很多,但只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就能一一记…  相似文献   

2.
对于“己”“已”“巳”三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作业中经常用错。因此,我采用了下列的方法来区分。首先,将“己”“已”“巳”写在黑板上,接着,告诉学生:“这三个字都是由横折、横、竖弯钩组成的,看起来长得都像‘蛇’,但它们的读音和字义完全不一样。”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致很高。于是,我笑着说:“蛇口大开,自己的己(板书:自己)。蛇口半开,已经的已(板书:已经)。蛇口不开,巳时的巳(板书:巳时)。”这样就从字形上区分了这三个字。然后,我指着“己”说:“我们自己,应该敞开思想去接受新的知识,所以用大开口来表示敞开的思想。”我…  相似文献   

3.
初夏的早晨,胖胖娃拿着笔和小本子坐在小区的石凳(dèng)上,正在自言自语:“唉!老师要我‘写话’,我写不出呀!”  相似文献   

4.
“蜂”和“峰”是兄弟俩,同是“fēnɡ”家族(zú)的成员。一天,他俩到郊(jiāo)外去玩,遇到了粗心的小牛牛,牛牛说:“咦,你们俩怎么一模一样,是双胞(bāo)胎(tāi)吧?”“蜂”和“峰”齐声叫起来:“不是,不是。”这下可把小牛牛搞糊涂(hútu)了。“蜂”说:“我是蜜蜂的‘蜂’,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就忙着去采蜜,是勤劳的小天使。”“峰”说:“我是山峰的‘峰’,在山顶上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小牛牛瞪(dènɡ)大眼睛,瞧(qiáo)了个仔细,然后一拍脑袋:“哇,我明白了,原来你俩不是双胞胎呀!”边拍手…  相似文献   

5.
王青青是我的同桌,她是个粗心的女孩。今天她又忘了“日”字的解释,我叫她自己查字典。于是她从书桌里拿出字典来查。翻着,翻着,她突然惊叫起来:“哎呀!3天不见,‘日’字竟胖成这个样子,几乎认不出来了。”老师听了走过来一看,便哈哈大笑起来,说:“这哪是个‘日’字,明明是‘曰’(yuē)嘛,看你多粗心啊!”王青青红着脸,又开始翻起字典来。本文虽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却没有落入一般写人文章从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到心理描写的写作套路。小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着手,抓住“‘日’字变胖了”的细节,让粗心、可爱的同桌形象跃然纸上。行文幽…  相似文献   

6.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中医!”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我的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他高兴地给我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爸爸总是笑咪咪的……”我毫不迟疑地将“咪”改为“眯”,并虎着脸“纠正”他:“‘笑mī mī’的‘mī’应为‘目’旁,不是‘口’旁,要记住是‘目’旁!以后别再写错了!”我的儿子不服气:说“是‘口’旁,不是‘目’旁”。他倏地把课本翻到“笑咪咪”那一页,指着“咪”字给我看,我不禁楞住了。他又把《新华字典》递在我手上,我翻到“mī”  相似文献   

8.
对于形近字“虚”和“虑” ,平时运用时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将“虚”、“虑”用错 ,经常把“虚心”写成了“虑心”。区分这两个字 ,我从字形分析入手 ,先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 ,问学生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立刻回答 :“部首都是‘虎’字头。”然后 ,我指着“虚”字启发学生 :你们平时在做作业时 ,遇到不懂的难题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要虚心请教老师或同学。”“对 ,要记住‘虚心’的‘虚’里面是个‘作业’的‘业’字。”我慢慢地说。接着又指着“虑”字 ,对学生说 :“这个字里面有个用心的‘心’字 ,那么 ,在课堂上当老…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将相和》和中学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蔺相如”这个人物、但是许多人把“相”字误读为四声 xiàng(向),其实应该读成一声 xiāng(香)。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说:“‘相’作虚词,都读第一声阴平。若读第四声去声,则是实词,或为名词,‘宰相’、‘相国’之义:或为动词,如‘吉人天相’、‘相礼’,辅佐之义,‘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即及物动词——笔者),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代词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可以代第三方”(《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10.
我启蒙时接触的第一个字是“一”。启蒙老师把“一”字写在我手掌心上时,我只用了一口茶的工夫就认识了,美得简直要飞到七彩云上。这时,老师向我得意忘形的心上泼了“一桶冷水”:“从前,有个学生,学了‘一、二、三’后就辞别老师了。他说,‘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两横, ‘三’字是三横。行了,我不用老师教了。谁知有人要这个学生写个‘万’字,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画了一万条横线哩……”  相似文献   

11.
“拨”是课文《八角楼上》中的一个生字,这个“拨”与“拔”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业中很多学生把“拔草”写成了“拨草”。鉴于此,我想了个比较直观的办法,我先把“拨”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字呀?”学生立即回答:“是‘发’字。”我接着问:“文中的毛主席在写文章时,忽然发现油灯的灯光暗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毛主席用手轻轻拨了灯芯。”“对,这就是拨灯,你们可要记住‘拨’的右边是‘发现’的‘发’字,而‘发’的左上角的一小竖恰似一根拨东西的小棍棒。”然后我又指着“拨”字的右边说:“如果你…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松坊溪的冬天》(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之前的一个早自习,我刚走进教室,学生毛敏拿着语文课本走到我面前:“罗老师.‘松坊溪’的‘坊’怎么读?”“这个字不就是我们的家乡‘纸坊’(江夏过去叫纸坊)的‘坊’(fáng)吗?”我还以为我这样回答定会“一语惊醒梦中人”,可毛敏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回到了座位。当时,我心里还在纳闷儿:毛敏这么聪明的孩子.不会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吧?  相似文献   

13.
“幽雅”与“优雅”这两个词真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俩长得非常相像,都有一个“雅”字,而且它们的读音又相同,意思又非常相近,难怪许多小朋友把它们认错、用错。例如:“园中的迎华亭、翠微阁古朴( ),别具风格。”在这里究竟用哪一个词语呢?是“幽雅”,还是“优雅”?似乎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分清它们呢?我们不仿仔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14.
观贵刊1990年10期王为民文章《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之瑕》,说杨万里之《初夏睡起》诗“引错了三个字”,“‘留’应为‘流’;“‘软’应是‘溅’”;“‘与’也错了,应为‘上’”.此说不妥!只要稍微读几本古书的人就知道,古人诗词之类有不同版本流传,字句不尽相同,不能随便否定猜疑。我读的《诚斋集》(杨万里号诚斋)全诗确为这样: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作业中都错用“末”和“未”。我采用让学生多次读、写的方法来使他们牢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当时是记住了,但下一次的作业中又分不清了。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区别这两个字。在一节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末”和“未”,接着说:“同学们,这对双胞胎长得太像了,我总是分不清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老师辨别一下它们。”这下课堂可热闹极了,学生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有的指手画脚。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记的:‘周末短,未来长’。”我请他解释。“老师,‘末’下面一横短,我就…  相似文献   

16.
曼走 《科学启蒙》2023,(5):16-19
<正>“你们两个快点呀!别磨磨叽叽了,冰雕世界该关门了。”小粗心迈开双腿,双手用力地拽着小好问和小灵通,快速地朝冰雕世界赶去。“小粗心,天气这么暖和,你确定有冰雕吗?”小好问一脸好奇地看向了前面的大房子。“对啊,现在怎么会有冰雕呢?”小灵通也不解道。“哈哈,天气暖和也可以有冰雕哦,冰雕世界就如同《冰雪奇缘》里的世界一样,非常漂亮!”关主笑着走了过来,“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冰雕世界里‘闯关’吧。”  相似文献   

17.
李迪 《江西教育》2024,(16):50-51
<正>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学生会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课间十分钟,一个男生跑来说:“老师,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视频,上面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前四个字我明白,是说学习就是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但是‘为道日损’是什么意思呢?为道为什么要‘损’呢?而且视频里的老师说,‘损’到最后,就什么都能明白、什么都能做到了。我不懂……”我惊喜地看着他,笑着说:“问得好啊!这正是我擅长的领域呢!‘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相似文献   

18.
偶然路过语文教研组,听到他们的辩论:“山qīng水秀”的“qīng”是“清”字还是“青”字?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是‘青’字!”“错!”“为什么?!”“不知道!”带着满腹的疑惑,我先后请教了几位语文组权威,又翻开了《现代汉语词典》(1981年版...  相似文献   

19.
“小灵通,你是要去发明训练营上课吧,我们一起去好吗?”小好问缠着刚要出门的小灵通。“好啊,那大家一起去吧。小粗心,你去不去?”小灵通问道。“当然去,上次我才知道学发明是件多么好玩的事,好玩的事怎么能少得了我呢?”小粗心晃着脑袋说。三个人有说有笑地来到了训练营,可是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怎么回事啊,难道奥秘精灵又到哪里去考察了吗?”小粗心嚷嚷着。“别急,你们看黑板。”细心的小灵通说。“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你们到大街上去,看看有什么东西里面含着‘变’和‘改’。把你们看到的记下来,下午再回到这里。找得…  相似文献   

20.
我的钢琴老师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姓夏,叫夏雨。我觉得这个名字像一个小姑娘的名字,每次他到我家上课,一进门,我总会又蹦又跳,大声呼喊:“‘下雨’老师来了!‘下雨’老师来了!”夏老师的老家在怀化,现在在师大音乐系学习,他读二年级,是个威风八面的班长哩!夏老师长得很高大,起码有1.76米,不胖也不瘦,他有一头乌黑的短发,眉毛又黑又浓,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架着一副大眼镜,可真像个“四眼猫”。他的鼻梁很高,嘴巴小小的,手臂上和腿上都有许多毛,像一只“大黑猩猩”。记得我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看见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