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是给长辈写信。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八。习作指导:写信,就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与对方说话。结合本次作文的要求和写信的一般格式,我们谈谈怎样写好这封给长辈的信。1.称呼。信的开头要写称呼,顶格写,称呼后面用冒号。要根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选用正确的称呼。如:“老师”、“妈妈”、“姑姑”、“爷爷”等。2.正文。先向收信人问候,然后向收信人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说的事情有好几件,就分几段写。3.祝语。正文写完以后,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的话。如“此致敬礼”、“祝您身体健康”等,“此致”、…  相似文献   

2.
一、常用必备 书写格式 书信具有实用性强、格式固定、使用广泛等特点.英文书信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信头:即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的日期,要写在信纸的右上角. 2.称呼:指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左上角,顶格写;称呼后面的标点一般用逗号. 3.正文:是信件的主体部分.写在称呼的下一行,一般由左边第三或第五个字母处开始写起.正文第一段也可顶格写,但以后各段应空两格. 4.结束语:指正文下面的结尾客套语.位置应低于正文一两行.一般从信纸的中间稍右写起,第一个字母大写,末尾用逗号.常用Yours sincerely,Yours,Sincerely yours等. 5.签名:写在结束语的下面.  相似文献   

3.
本次习作是给外地亲友写一封信,写好这封信要做到以下几点:1.复习格式。关于写信的习作以前我们已经练习过。书信一般由称呼、正文、祝词、署名、日期五个部分组成。称呼要顶格写,不要把称呼与问好写在一起,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有话要说。正文是书信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文要另起一行写,每段开头空两格。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每件事情写一段或一段中写几层意思。正文末了要写“此致”,结尾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上祝福的话,祝福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署名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并写清与收信人的关系。日期写在署名的下一行。72.选好内容。…  相似文献   

4.
敬爱的丁老师:您好!您调走一年多了吧,我非常想念您。今天是期中考试的第一天,我坐下来提起笔给您写信,您不觉得意外吧?我有多少话要对您说啊!  相似文献   

5.
第七册“积累·运用五”的作文是:“写书信,就是通过书面形式与远方的亲友说话。”(具体要求,详见课文)在写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书写的格式要正确。写信格式可分五部分:1.称呼。要顶格写,后面用冒号;2.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3.正文。另起一行,  相似文献   

6.
金玺 《少年月刊》2015,(Z2):34-35
敬爱的爸爸:您好!近来身体可好?外出训练一定很辛苦吧!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心里有很多话想跟您说。我知道您一定很想留在我和妈妈的身边照顾(gu)我们。我也知道军令如山的道理,但我还是忍不住在您每次走的时候伤心流泪,也无法抗拒您不在我们身边时对您的想念。您这次都有一个月没回来了,我常常会在梦中见到您,也会常常想起我们一家三口外出郊游、钓鱼、捡田螺(luo)、打羽毛球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书信,是我们与外界交往的一种方式。同学们学会了写信,也就学会了与人沟通。 那么怎样写书信呢? 首先是格式要正确。书信属于应用文体。应用文体都有一定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祝贺语、署名和日期五个部分,有的还在“称呼”  相似文献   

8.
书信是一种应用文。写信之前。要先把书信的格式弄清楚。书信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称呼要顶格写在第一行,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自己要说话。给长辈写信,必须写称谓,如爸爸、奶奶等,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称呼前还可以加上一些表示敬意的词。信的正文是你要写的书信的主要内容。从第二行空两格写起,通常先写问候语,对长辈称“您好”,倘若正文的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写完正文,一般要写结尾的敬祝语,分两行来写。以“祝您身体健康”为例,“祝您”可以接着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身体健康”则一定…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缘分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来自远方大学校园的信,寄信人是我以前的学生。她在信中写道:“冯老师,您知道吗?我们这里今天下雪了,凝望着漫天飞扬的雪花,我不禁又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也想起了您……冯老师,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情景。就在那一天,您以您那优雅大方、镇定自若的仪态征服了我,也以您那明白通畅、和蔼动听的讲述征服了全班同学……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暗暗立下这样的志愿:我也要成为一名教师,一名像你一样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写信,大家都该会了吧,可你知道中文写信和英文写信在书写格式上有何区别吗?接下来和大家谈谈。英文信包括信头、信内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和签名六个部分。比中文信多了一个信头,而信头包括两项: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的日期。写时是  相似文献   

11.
训练要求这次作文是给同辈写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告诉他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把不妥当的地方改正过来。犤作文指导犦重点指导:信,一共有“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固定的格式。1.称呼。怎么称呼对方就怎么写,单独占一行,顶格写,后面加上冒号。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转行要顶格。一般是一件事写一段话,也可根据内容安排段落。3.结尾。写一些祝福的话。分两行写。第一行空两格写上“祝”字,再…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来自远方大学校园的信,寄信人是我从前的学生。她写道:“冯老师,您知道吗?我们这里今天下雪了,凝望着那漫天飞扬的雪花,我不禁又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也想起了您……冯老师,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情景。就在那一天,您以您那优雅大方、镇定自若的仪态征服了我,也以您那明白通畅、和蔼动听的讲述征服了全班同学……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暗暗立下这样的誓愿:我也要成为一名教师,一名像你一样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一封书信,应具备“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五要素。笔者认为,在五要素中,“称呼”与“署名”的对应关系,是初学写信时的一个难点,应着重弄清。如何正确地称呼和署名?笔者认为可分三步指导。1.注意称呼与署名的对应关系。对于刚刚接触书信的儿童,应结合例子进行指导。所谓称呼与署名的对应,就是“称呼”与“署名”要相一致。长  相似文献   

14.
一、注意事项 其实,写E-mail和写英文信差不多,主要由称呼、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称呼和落款就不讲了,写正文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首先要明确写给谁.对不同的收件人,写作的语气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文字老先生: 您好! 不知道称呼您"老先生"您介不介意,我之所以这么叫您是因为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尽管中国的文字从古至今在逐渐蜕变,但您还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因为有您而倍感骄傲.  相似文献   

16.
父亲:提笔写信,在对您的称呼前访加上什么形容词呢?我想了很久。“亲爱的”“敬爱的”这些最普通的敬词。我却难以下笔。  相似文献   

17.
怎样写信     
书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小朋友们应该学会它的写法。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格式要正确书信的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的写法。  相似文献   

18.
书信,是一种应用率很高的文体。用它既可以相互反映情况,联系事情;又可以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因此,我们在中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书信习作训练的同时,积极渗透思想教育。与亲友通信,接受教育,沟通亲情。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学会写信。书信一般分称呼、正文、祝语、署名四个部分。其中正文是重点,要求叙事清楚,说话得体。称呼、祝语、署名这三部分要注意格式。第一次书信习作卷上作文本后,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邮寄出去,看看收信人的反应。学生写给亲友的第一封信,收信者一般都很慎重,98%的学生收到了回信。在回信中,亲友们大都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指出书信中的文字方面的错误,进行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四(1)班的赵静同学,  相似文献   

19.
这是学期结束前的最后一篇作文,让你给长辈写一封信。我想:这个时候,可写的内容一定很多:回忆一下五年级的生活,选取几个最经典的片断;展望一下即将到来的六年级,你有哪些宏伟蓝图;告诉离家很久的长辈你周围的变化……你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吧?如果你耐心地看完下面的文字,一定会受益匪浅。你一定还记得写信的格式吧?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不说了,如果再说就是嗦了,因为你们都清清楚楚地记着呢!信的正文可是最重要的。因为信是写给长辈的,所以要分外用心哦!首先说话要得体,在下笔之前得想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聪聪:黄老师,我想用英语给我的美国朋友写一封信,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写英文书信时应注意什么呢?黄老师:当然应注意英文书信与中文书信之间的区别,也就是格式上的区别。聪聪:您能具体给我说说它们在格式上有什么区别吗?黄老师:好的。英文书信包括信头、信内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签名六个部分。聪聪:哦,我知道了,英文书信比中文书信多了一个信头。黄老师:你挺聪明的,一听就知道了。聪聪:黄老师,英文书信的信头要写些什么呢?黄老师:信头包括两项:写信人的地址及写信的日期。要先写地址,再写日期。聪聪:地址的写法挺难吗,黄老师?黄老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