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但由于学报编辑工作性质的特殊.因此,评价和衡量编辑的“编绩”应与教学科研人员有所区分,且体现客观和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学报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等学校学报资料室承担职能的特殊性、学报编辑人员的需求出发,讨论了学报资料室 建设与管理中应用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但由于学报编辑工作性质的特殊,因此,评价和衡量编辑的“编绩”应与教学科研人员有所区分,且体现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学报编辑工作的多重职责学报编辑的任务是创造文化产品,具体地说是搜集、选择作者的文化产品(学术论文),使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能够向社会传播,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学报编辑的根本职责是办好学报。衡量学报编辑工作的好坏…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学报编辑应该成为“学术活动家”。作者首先阐述了“学术活动家”的内涵和应该具备的素质;接着从学报编辑是公共学术空间的具体管理者,学报对学术研究具有引领作用,说明学报编辑成为“学术活动家”的必要性。最后对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努力拓宽学报编辑的学术视野,二是建立“学术活动家”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纪要为加强和规范《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经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聘任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于1995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编委会成员13人出席,2人因事请...  相似文献   

6.
利用"学术讲座"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6,18(3):217-218
参听"学术讲座"可作为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现实途径;"学术讲座"可为学报的组稿、约稿工作提供重要渠道;"学术讲座"是学报编辑接触创新学术观点的理想场所;通过与"学术讲座"专家的交流可拓宽学报的办刊思路.利用"学术讲座"提高学报质量时编辑应该注意以下3个问题:一是要为参听报告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专家稿件,三是要掌握与专家交往、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学报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学报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报在高校和社会中独特的作用,学报的编辑也和普通杂志有着很大区别,本文对学报的编辑特色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学报的特点分析了学报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伟 《现代出版》2000,(4):52-53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园地,作为衡量高校这个科研团体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尺,直接反映着所在高校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对高校这个科研团体所属的科研人员来说,又是一种奖励系统,表达了对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承认和肯定。因此,学报编辑作为学报这个科学奖励系统中的评价主体,其评价意识对学报所反映的学术水平,进而对所在高等学校的科研方向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报编辑的评价意识指的是学报编辑代表学报对高校研究团体所属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取舍的价值取向。这种评价意识不仅受到…  相似文献   

9.
试论学报主编的学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与一般期刊相比 ,除了具有政治性、科学性、信息性之外 ,还突出地表现出学术性、理论创新性和教育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 ,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这是对高校学报性质及其特点的科学规定。学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 ,首先应当姓“学” ,学术性是学报的安身立命之本 ,离开了学术性 ,学报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可见 ,学术性是学报的本质属性之一。这就相应地要求学报主编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 ,在策划、拟题、组稿、编辑等全…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学者化"的生成机理与理解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反映了高校学报编辑的“无主体”状态 ,它是高校学报编辑求得社会公正的一种集体有意识的诉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一在于编辑自身的学术路向 ,即走向“学者型编辑” ,使编辑的职业与专业学术互动 ;二在于理顺学报体制 ,落实学报编辑的学术身份 ,使编辑的学术使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总目次"和"索引"的规范编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德培 《编辑学报》2002,14(1):45-46
鉴于部分学报编辑对"总目次"和"索引"编排规范执行得不够严格,作者查阅了全国50种学报,并对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就各项内容做了量化统计分析,发现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学报编辑重视并认真做好末期学报"总目次"和"索引"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论学报编辑的创新思维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先桃 《编辑学报》2003,15(5):316-317
创新思维能力在学报编辑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创新的学报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报,没有创新思维的编辑不可能编辑出有创新思想的学报。掌握和运用好创新思维方法,是学报编辑综合分析能力的体现,只有用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编辑成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计划《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为贯彻执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精神和决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编辑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在1996年度,致力进行...  相似文献   

14.
学报编辑的角色冲突与调适雷鸣,蓝甲云学报编辑在高等院校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社会群体,相对于庞大的校园群体来说,相对于教学、科研,后勤行政三板块校园社会组织来说,他们属于边缘的角色,学报编辑的社会角色扮演得怎么样,是否履行了其职责和满足了社会以及角色本人的...  相似文献   

15.
编辑是学报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素质的高低和学报整体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对学报的办刊宗旨、政治方向、文化品位、学术水平乃至编辑质量等负有直接的责任.要办出精品学报,需要有高素质的编辑群体的共同努力、相互融合才能实现.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评高校学报的"转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我国学报界,普遍存在着以转载率作为学报学术质量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的倾向,与此相适应,转载率的高低也就成为凝结在编辑们心头的一种情愫,我们称之为高校学报的"转载情结".在这一情结的支配下,学报工作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向如何提高转载率上,甚至不惜为此去拉关系,走后门,为提高转载率而苦思冥想,从而将学报出版工作的真正目的--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放在了次要地位,出现了学报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异化性操作",偏离了学报编辑规律.在短期而言,学报的声誉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对整个高校学报界的未来来说,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17.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及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四川档案》2006,(3):42-43
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在学报策划、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决定着编辑主体以何种方式去实现工作目标,随着学报的大发展,编辑主体意识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扩充。重新认识编辑主体意识,探讨编辑的主体意识创新,在当前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高等学校学报编辑理论以及实践的研究十分兴旺,各省或地区相继成立了学报研究套,各地陆续出版的高校学报研究论集或专著不下20余种。这是高校学报自身建设的需要,无疑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然而,在这种“热闹的景观”之中,也存在不少“被遗忘的角落”,其中高校学报的装帧设计就是长期被忽视的一项工作,对它的探讨研究亦显得格外冷清。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学报专家审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科研及教学成果的重要阵地,专家审稿对于提升学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存在着审稿意见简单化、审稿周期过长,主观意识过强等问题。要提高专家审稿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动态专家审稿库,采取双向匿名审稿方式,并且强化编辑自身职能,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让学报编辑登上大学讲台邓石麟,刘雪荣【秦皇岛】学报编辑人员具有的素质和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为学报编辑从事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能。本文就高校开设《论文写作》课的必要性和学报编辑讲授该课的可行性作些探讨,试图为学报编辑的职能扩展寻找一条新的途径。1.高校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