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从自行车时代跨入到汽车时代,汽车产业日渐成为人们所称道的黄金产业,车展一年比一年热,随之而来的更是一大批汽车杂志的崛起.这些杂志大多是2001年之后创办或改版的,目前尚未建立强势品牌,40余种杂志中除《汽车之友》《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车主之友》《汽车导购》和《轿车情报》在读者中有了一定声誉外,其他均处于培育读者群、艰苦创建品牌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郑洁 《中国编辑》2007,(6):73-75
2005年7月读者杂志社推出了面向海外华人圈的《读者》繁体字版,这是继《读者》(维文版)、《读者》(盲文版)、《读者》(乡土人文版)、《读者欣赏》、《读者》(原创版)之后,《读者》杂志实施发展战略——品牌的关联延伸和媒体的国际化——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读者》杂志对海外华人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5月 17日 ,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 ,由读者投票产生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 11种杂志” ,分别是《读者》、《知音》、《家庭医生》、《女友》、《家庭》、《故事会》、《青年文摘》、《当代歌坛》、《妇女之友》、《演讲与口才》、《少男少女》。它们几乎都是全国性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杂志 ,其中因有 2种杂志并列第 10名 ,因此共有 11种杂志入选。这 11种杂志大多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综合文化休闲杂志。调查人员认为 ,这些杂志的入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全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 ,…  相似文献   

4.
《读者》是一本品牌杂志,其版式设计随着杂志的成长不断发展,最终形成现在的风格,文章通过整理与总结,对杂志现在的版式设计进行深度的分析和介绍,让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能清楚了解《读者》这本杂志的版式设计思路与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品牌探索”期,这较之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探索”期和90年代的“市场探索”期,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与突破。同时这也表明,期刊的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我国教育类品牌期刊的缺位,已成为行业内突出问题。读者细分和定位趋同化严重,也使得杂志内容出现“同质化”。如何打造教育类品牌期刊,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类期刊中有悠久历史的一本老刊,《教育与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期刊发展之路,将打造品牌期刊作为自己的办刊追求,通过不懈努力,也获得了一定的行业认可,开拓和稳固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在都市类报纸崛起的当今,党报的周刊如何办?我们办周日刊《城市杂志》做法是:避免同质化,坚持走特色之路,锻造品牌影响力。大连日报社委会针对报业市场竞争形势,于2004年9月1日开始了旨在“办读者喜爱的党报”的新一轮报纸改革。其中,就双休日党报版面少,可读性差问题,决定创办周六的《家庭杂志》和周日的《城市杂志》(均为对开四版)明确两个周刊一是抓话题:“一家一世界”,引导读者正确认识家庭中的新观念,新问题,主打“服务”品牌;一是抓主题:“诠释城市精彩”,主打“领你认知城市”品牌。品牌的基础是特色,而特色的基础是差异伴随着报业…  相似文献   

7.
活动会议     
《读者》入选60年60品牌启动系列回报读者公益活动本刊讯(记者王化兵)8月19日,《读者》杂志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读者的挚爱——《读者》荣获‘60年60品牌’暨回报读者公益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该发布会的缘起于8月18日央视网主办的CCTV60年60品牌活动揭晓,综  相似文献   

8.
杂志的经营经历了从发行经营到广告经营,再到品牌经营的三个层次。发行经营就是追求发行数量的增长,以取得发行利润。广告经营是将杂志卖给读者的同时,把杂志的广告版面卖给广告商,这就是所谓的“二次销售”。品牌经营是在杂志树立品牌信誉和公众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本刊之外的多元化经营,尽可能发挥杂志的多元价值。 我国杂志人对建立市场性杂志品牌认识较晚,起步也晚。大部分杂志还在发行经营阶段,一部分杂志已开始了广告经营,只有小部分杂志进行品牌的经营。我国现今杂志中称得上品牌的并不多,像《时代》、《读者文摘》这样的巨无霸还难觅踪影。杂志市场还不具规模,也不够成熟,每一个中国人平均每年才看两本刊物。要我国杂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走完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道路,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成功问世。《读者》杂志社目前主要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吾尔文版)等系列杂志。作为《读者》杂志品牌新的延伸,《读者》(原创版)首期发行68万册并实现赢利,目前已经出版发行6期,期平均发行量为60万册。巨大的发行量和先进的运作理念引起期刊界震动。目前,国内多家有实力和资金的品牌杂志纷纷利用自己成功的运作模式,在全新的领域进行复制,发展系列刊物,但发行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营销策略的角度,分别从读者定位、产品策略、销售策略、推广策略和品牌延伸策略等方面探讨《读库》如何在众多杂志书中脱颖而出,以期对我国杂志书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本具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的杂志。自1923年创刊以来,她始终是我国青年运动的历史纪录,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健康成长。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正在竭力探索新时期办刊的规律,着力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措施上,特别在切入现实生活、依靠青年、服务读者上下了些功夫,也收到一定的实效。在青年报刊如何面对青年读者的问题上,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黄逸秋  周志懿 《传媒》2007,(8):33-34
作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在亿万读者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其他期刊所难以比拟的。2005年,《读者》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及其独立的测评机构评为“200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为33.82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读者》杂志近年的广告经营额也不断攀升,2006年广告经营额45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对任何一个杂志来讲,它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刊物的办刊宗旨,而办刊宗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读者的发展,应该做一定的调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读者》杂志在如何了解读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文文学期刊《天儿塔格》杂志已走过25年的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天儿塔格》杂志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中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试谈《天儿塔格》杂志在打造品牌中的经验和体会。一、以创新起步1986年,《天儿塔格》杂志创刊伊始,就把"时代精神,地方特色,青年特点,民族特色"作为办刊原则,起用了解国内外文学潮流、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年轻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机械工人》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 ,《机械工人》是创刊 5 2年的一本老杂志。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媒体竞争的加剧 ,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持自己的品牌地位 ,其中之一便是设立了“本刊专访”栏目。目的是通过《机械工人》杂志记者这个独特的视角 ,为读者报道那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使之成为编读互动、提升杂志品牌效应的一个推动力。这些文章的刊登 ,尤其是形成一定气候以后 ,对于推进行业的发展、拉近读者与我刊的距离是有显而易见的作用的。笔者认为这对于相关的媒体都有可借鉴之处 ,所以不揣粗浅 ,稍加探讨 ,以求引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ESPN杂志》(ESPNTheMagazine)与《体育新闻》(TheSportingNews)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截止到2003年9月,这两本杂志的期发量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该领域的领头羊——《体育画报》(SportsIllustrated)在这一阶段却损失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广告页数下降了近7%,广告收入平平。而《体育画报》在热衷于大幅度深入报道几年后,2002年,其母公司时代有限公司聘请了《美国周刊》的前任主编特里·麦克唐纳作为该杂志的执行主编,使这一刊物做出了积极的转变。而与之相比,紧随其后的《ESPN杂志》因为脱胎于电视,在体育快报方面也享有盛誉。它以更尖锐的报道吸引着读者和青少年产品广告商。近几年,“爷爷辈”的《体育新闻》也已开始与《体育画报》和《ESPN杂志》这两大杂志竞争同样的读者和广告商。业内人士也认为它的新闻更具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在《故事会》品牌发展与延伸上作了一些探索,利用《故事会》的品牌优势,深层次地开发了相关图书产品——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书刊互动、立体发展的出版理念一、书刊互动是以依托品牌杂志为前提的。《故事会》品牌在读者中的广泛认同度,是历史巨制《话说中国》得以问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韩晗 《现代出版》2011,(6):16-20
在1937年前后,上海地区诞生了以《呐喊》《越风》与《玲珑》为代表的畅销性文艺期刊,这三份期刊分别有着“培养作者、团结读者”“贴近时局、坚守风格”“自创品牌、自办发行”的独特性畅销经验,体现了早期消费语境下文艺生产的若干新特征,而这些新特征对于当下期刊出版界的时尚杂志、有一定内涵的期刊和只刊登“非虚构类作品”的杂志如何走向畅销又有着以古鉴今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扬 《编辑学报》2012,(Z1):68-70
详细介绍了《建筑施工》杂志在数字化、网络化出版大潮中如何砥砺前行,在同质化竞争中如何成功突围,永葆杂志品牌特色的创新转型发展过程,通过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创新模式,使《建筑施工》转型成功。从中获得的成功经验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20.
徐艳 《中国记者》2012,(7):102-103
媒介品牌的建立是一种文化的坚守,思想的积淀,创新的展示,读者的口碑。本文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共产党员》杂志为例,探讨党建刊物提升影响力的品牌路径。浙江《共产党员》杂志创办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从一本32开本、几万份发行量的初级党刊,成长为拥有50多万读者的成熟党建指导性刊物。近年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整合组织、宣传、新闻资源优势,打造三刊一网平台,即《共产党员》《非公企业党建》《宣传半月刊》、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影响力半径从浙江省内扩大到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