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好人马大妈     
事情还得从18年前说起.那一年,16岁刚上高中的我,家里一下子增加了4口人,使原本只有4口人的家庭人口一下子翻了一番.当然,从父亲的角度讲,他喜欢或需要的只是后娘一人,可爱屋及乌,剩下的全成为后娘答应改嫁必不可少的筹码.不过,无论如何,作为我和弟弟,却只有高兴的份.这回,不但有了"娘",还凭空飞来3个兄弟姊妹和小伙伴,岂有不高兴的道理.可是,高兴归高兴,后娘却很快粉碎了我们的好心情.已上高中的我在父亲每日的打骂声中,一天天从一个尖子生变成了差生,直至把几种课本都读丢失了.升级考试,我成了班里少数几个留级生之一.  相似文献   

2.
春风猛烈     
一 认识唐沁之前,我还沉浸在有生以来最大的悲伤中. 96年高考失败后,97年的高考就成了我必须拿下的一役.没日没夜地苦,做梦都在背书刷题,熬得人比黄花瘦,照照镜子,都会心疼镜中人.原以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照我省统测的成绩来看,最差也是本科保底,冲一冲,重点大学也有七八分的胜算.可谁曾想,最后拿到手的还是一张轻飘飘的专科录取通知书.我不禁悲从中来,恨自己无能,而更大的悲痛则是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妈.我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能用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一记耳光狠狠回击我爸一下,以此证明她的苦尽甘来和我爸的卑鄙无耻.我两岁时,他们离婚.从我懂事起,我爸就活在我妈的各种黑化中:道貌岸然,心狠手辣,披着羊皮的狼!要不是我,你早被他送给别人了!我妈说这些话的语气,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爱过.知道我和你爸为什么离婚吗?只要我不听话,我妈就会闪着泪光痛心疾首地指着我说,就是因为你!这招杀手锏果然厉害,每次都能够让我瞬间做回听话的孩子.是的,我害怕我妈那些散发着陈腐味道的抱怨,它们包裹着一个病孩子不堪的过去和即将到来的糟糕.那是我的丑陋,是我的赤身裸体和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3.
汤礼春 《世界文化》2006,(10):30-31
我在卢旺达期间,结识了一个当地的姑娘,她名叫卡娅斯。十月的一天,卡娅斯邀请我参加她姐姐卡西斯的婚礼,我由于正想了解当地人的一些风俗,便一口答应了。卡娅斯没想到我这个外国人会欣然答应,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我们约好星期天的早上,我在住处的大门口等她来接我一同前往。星期天一大早,我按中国人的风俗用红纸包了礼金,并用简单的卢文附了祝词。当我来到大门口时,她果然站在那里,看得出她等了很长时间。在路上从她的手势和简单的卢汉法三国结合语中,我知道了当地的人性格开朗、特别好客。她并且不好意思地比划道:这儿的男女对性很开放,到…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汀是同性恋者吗田耀编译简·奥斯汀(1775-1817)"很高兴听说奇勒姆舞会举办得很成功,而且我也听说你同肯布尔先生跳了四支舞,"简·奥斯汀1801年在给她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这样写道,"跳四支舞固然很好,可我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要同这个蠢货跳四支...  相似文献   

5.
自传片断     
我于1885年9月11日出生在英格兰中部地区诺丁汉一个小煤矿市镇伊斯特伍德。父亲是一名矿工,几乎目不识丁。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是我们这个家中有文化的人。家里一共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是两个哥哥,其后是一个姐姐,接下来是我,还有一个小妹妹。我虽然体格壮大但赢弱多病。我和其他矿工的孩子们一样,上小学念书。12岁那年,我获得诺丁汉中学的奖学金。这所中学被认为是当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上海市参加秋季高考的考生共有96961人(不含自主招生等考生),有633所高校(上海63所,外省市570所)在沪进行秋季招生录取,招生总计划为80161名,实际录取考生82978名。继续支持复旦、上海交大实施“深化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两校自主选拔共录取考生863名。继续支持部属高校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教育部批准,上海8所部属高校参加此项改革试点,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是2008年首次进行试点。继续做好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当"老师".他说:"请些同学讲一下指导丛书."我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因为我很想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滋味,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当然高兴了.但有些同学怕,他们总是担心选到自己.而我呢?我很希望能选到自己.没料到确实选到我了.当时我的心高兴得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但真正要我上讲台时,我才知道很难.  相似文献   

8.
茶铭 《大理文化》2009,(4):17-18
很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便把我和姐姐寄养在外婆家.也许因为生在茶乡,再因外婆喜欢品茶,因此我从小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爱在成长     
我一出生,便成了家中之宝.全家人对我百般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我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同 《世界文化》2003,(3):16-17
自从有了我,姐姐就常住在姥姥家,偶尔回来一次,她望着裹着尿布一把鼻涕、一把口水的妹妹,眼睛里充满了绝望。姐姐永远是那样,静静地坐在一边写功课或看小人书,而我不是,当我刚会跑的时候,就已经疯得没影了。姐姐也不是总和我说话,她会指着胡同口的垃圾箱对我说:“瞧,你就是妈妈从那里捡来的!”我信了姐姐的话,每天翘首等待清洁工的来临,在他们一铲一铲往外铲垃圾时,我总会心惊肉跳地喊:“小心,里边有小孩!”时不时的,只要爸爸给我买了好吃的,我也会偷偷分出一半扔到垃圾箱里,免得里面的小孩饿死。只为了我经常无缘无故把好吃的扔进垃圾箱,不…  相似文献   

11.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其中最拿手的是鱼,她能用鱼做出几十种菜式,而且每一种都那么鲜美,那么令人回味. 做鱼使母亲认识了父亲. 那是在高中毕业会餐时,母亲做了一盘糖醋鱼参加了会餐.父亲那时和我一样,还是个毛孩子,而那一天他的座位刚好在母亲旁."真棒!我以后也要娶个会做鱼的老婆,这样才对得起我钓的鱼!"当父亲吃到这盘鱼时不禁赞道.而母亲则在一旁羞红了脸……  相似文献   

12.
远去的马车     
一 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县中.那年,我十二岁,连不到五十里的区政府所在地江湾镇也没有去过.那县城经过许多人的描述,在我的心中变得越发模糊不清.现在,我能到二百里外的县城去上学了,心中的高兴自然是无法形容的.母亲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忙出忙进给我准备行李,心中却担心能不能搭上一辆车.那时候,在我们这条乡村公路上跑的汽车真是少得可怜.可是,就在母亲把东西齐理好,正在为车子发愁时,听说公社的马车队要拉粮到县里去.  相似文献   

13.
水山 《大理文化》2010,(12):41-43
在省城读大学的侄女暑假返校,从千里之外的滇西老家给我捎来一只火腿。火腿是放在一个蛇皮口袋里的,一提那沉沉的袋子,我就知道,那一定是姐姐精心为我挑选和腌制的一只大火腿。姐姐在几天前就给我电话,说侄女过几天就开学了,要让她带一只火腿给我。我一听不禁窃喜,因为心里老早就念  相似文献   

14.
诗的话题     
杨湛 《大理文化》2005,(6):42-43
喜欢诗,也许是缘于母亲教给的童谣,那生动有趣,充满悬念,富于节奏,朗朗上口的童谣,使我幼小的生命从咿呀学语开始就进入了诗的世界.儿时的许多往事,大多已经淡忘,可有些念诵过的童谣,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到张家楼上歇,张家楼上耗子多,把我的耳朵咬一大缺.耗子呢?钻洞了.洞呢?草塞了?草呢?牛吃了.牛呢?剥皮了.皮呢?蒙鼓了.鼓呢?打烂了."月亮嫫嫫,打发哥哥.哥哥上学堂,学堂满,下笔管.笔管通,像相公.相公郎,讨了媳妇忘了娘……"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被列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成员的只有三位:一位是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位是写《戴高帽的猫》的苏斯博士,另一位就是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劳拉于1867年2月7日出生在威斯康辛州丕平小村北部7英里处大森林中的一个小木屋里,在家中排行老二,她上有姐姐玛莉,下有妹妹琳琳、葛丽丝和弟弟菲德烈克,姐姐玛莉14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失明,弟弟9个月时天折。  相似文献   

16.
<正>达州市委市政府、通川区委区政府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中国达州·巴文化研讨会"。我自己没有研究过巴文化,我是抱着当小学生学习的心情,抱着渴望了解巴文化发源历史的愿望来参加这次巴文化研讨会的。刚才各位专家分别就巴人的历史和文化、巴人的历史文化与核心价值以及巴文化的传承与现实生活的照映等很多方面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尤其是我的老朋友谭继和、祁和晖夫妇,他们是巴蜀文化的真正专家,我从他  相似文献   

17.
爱的港湾     
那是12月的加利福尼亚,我们从得克萨斯飞来和亲戚们共度圣诞。一到目的地,一个接一个的岁末活动,纷至沓来,一直忙到圣诞节前夜。一天晚上,我们又匆匆忙忙驱车前往朋友家参加圣诞集会。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在附近的购物街花了整整一天购物,填支票、签费单,没完没了,让那些商贩乐坏了。结果回家已经很晚了,超过了原定的出发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初识《世界文化》是在一张全国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密密麻麻的报刊名字中间,“世界文化”四字深深地吸引了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我,在这个面对世界的年代,在这个面对世界的年龄,我对外面的世界文化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于是我当天就去邮局买了一本,只为“看看世界文化”。没想到,这一看就再也收不住了,一个色彩缤纷、精彩奇妙的世界文化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于狭小的课堂飞到了广阔的大千世界之中,搭乘上潮流的快车。我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我真高兴,能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这个使我增长见识的朋友。我决定订阅这份杂志…  相似文献   

19.
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在我4岁的时候我就知道约翰森是我们家里的一个秘密--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时.我们总是很窘迫地把他藏到后面的卧室里.他的痛苦和由他而起的痛苦,是我们不能告人的秘密,我的姐姐们和我因此一到了可以独立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她们早早地嫁了人,而我横穿整个国家,到一个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相似文献   

20.
历练     
陶华 《大理文化》2010,(6):46-48
人生其实就是一种历练:经历和磨练。而有什么样的经历,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磨练,这却是我在无意中悟出的道理。八十年代末,我同时拿到两封入学通知书,一封是当地重点中学的;另一封是烟校的。身处人生十字路口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