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事物符合人们的某种需要,人们便产生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等;反之违背了某种需要,则产生否定的情感,如厌恶、烦恼、痛苦等。情感的这种表现称为情感的两极性。例如,满意与不满意,愉快与悲哀,爱与恨等。人的情感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变化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随着身体练习的各种变化会伴随有烈而鲜明的情感体验,这又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积极肯定的情感,如爱国主义、责任感等能使人们在艰苦的日常训练和体育教学中战胜精神与肉体的紧…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教育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有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学习的情感,这是一种双向活动,因此.情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感作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又是一种内在的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育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感情、会思考、性格各异、年龄不同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应该用感情理论来改进教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十多年的体育教学,我对学生情感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有以下理解。一、体育教育中的情感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有如下几种:肯定与否定的情感、积极与消极的情感、紧张与轻松…  相似文献   

4.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的积极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神丹妙药,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发展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得更好?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情感投入,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是师生学习的场所,学习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列宁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动机"为"引起行动的意识,行动前定下的愿望"。有了意识和愿望,即有了行动的准则、目的、方向,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关于动机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心理学已经证明动机是人的活动的推动者,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们需要的具体目标。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充分证实了锻炼动机与锻炼成绩有着相关的作用,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条件下,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高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低的学生锻炼成绩要好。锻炼成绩对动机的促进作用主要以学生的成功作为强化物,对锻炼不断强化来实现。学生一旦获得成功的尝试,就会产生要锻炼的愿望。锻炼动机对锻炼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体育教学进行中全面提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其本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且也是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情感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把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一种态度的体验,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人主观的树立等,是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实现的。故情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但情感的触发不是主观需要,而是客观事…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正确把握教学双方的情感心理,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信心,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良。即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一种好恶的倾向。一般把“好的倾向”称为积极情感,把“恶的倾向”称为消极情感。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是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又是学生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教学。情感因素被疏忽。而情感是人对实践中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客观事物与主体间的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对人的活动发生影响。在校大学生必须刻苦学习,以应对就业竞争的激烈,但生活空间窄化,情感支持缺乏。体育课便是他们情感交流、情绪释放的重要场所。情感因素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及各项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态度的体验,它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教师和学生情感的距离越近越好,亦即师生的心理量越小越好,这样越容易形成师生的协调活动。 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有比较鲜明、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是其它科目所无法比拟的。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会形成较强的内聚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理解与支持,这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情感距离,那么就难以形成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无法协调、沟通,信息传递受阻,因而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不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法不当或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就会加大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降低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在人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借助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仅就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是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又是学生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郭淳 《黑河教育》2013,(1):78-7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情感教育功能,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呢?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导、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李雷 《教育文汇》2014,(3):41-42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同时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对于对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读课题的理论界定 1.何谓情感、情感教育、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 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和整合,它们反映了心理过程的不同侧面。认知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情感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人与客观事物间的关系,情感伴随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则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同时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对于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整体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教师良好的情感能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从感情上扣住学生的心弦,达到以情动情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者融合为一体,使学生产生新的情感,通过文字再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