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的文本结构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从<金瓶梅>文本所体现出的种种不同的个性特征综合推断,除所谓"赝作"5回外,前91回为原作,后9回则为续作.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的早期刻本,就出现了"廿公跋",人们还一度将其置于"弄珠客序"前.这个廿公是为<金瓶梅>作读书的丁耀亢.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作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被尊为现代派诗歌的鼻祖。这位伟大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诗集《恶之花》,为我们展现了其博大,深邃,而又充满激烈冲突的内心世界。文章对《恶之花》中地狱魔鬼、丑陋女人、腐尸、死亡等大量丑的审美意象进行分析,在为大家展现诗人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探寻丑这一独特审美范畴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特别是文学活动中带给主体的独特审美体悟,揭示丑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中关于灯市的描写,与明武宗朱厚照喜爱花灯、赏玩花灯有相似之处,由此推论<金瓶梅>是对武宗正德朝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黄玲 《职大学报》2008,(2):38-41
董秀英的小说被称为是佤族作家文学敲响的第一声木鼓,她以中篇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和长篇小说<摄魂之地>等作品奠定了在佤族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地位.她的语言以和正规汉语表达迥异的方式呈现出全新的视角和语感,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她的文学文本因此而成为独具特色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绿野仙踪>写温如玉,一如<金瓶梅>写西门庆,都不是简单化的,而各自都成功地塑造了有丰富内涵的人物,写出了自己对生命及其意义的理解.那就是如西门庆那样无节制地追求财色,追求感官的刺激与享受,实际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态度,是暴发户心态使然;又如温如玉虽嗜欲极大,陷溺甚深,受害多多,但只要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就总能回到人生的坦途.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绿野仙踪>写温如玉,是<金瓶梅>写西门庆阐释生命与人生意义的一个必要的补笔.  相似文献   

8.
<新刻金瓶梅词话>卷首有四首[行香子]词(有学者称之为"四季词"),论者曾用这四首[行香子]来论证金学上重要的问题,包括写作时间、写作地点、作者的身份等.笔者对诸家之说提出质疑,并追溯四首词的真正作者和时代,指出四词来源甚早,研究时应区分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和历史作者.本文的结论是四首词的著作权并不能拨归<金瓶梅>的作者,以前各家基于四首词得出的推论,值得存疑;他们在诠释上的失误,更值得后学警诫.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传奇>的基本格调是"苍凉".她笔下的时空世界、故事人物以及她独到的叙述笔调和语言,都是阴郁悲凉的,这基于她对生命的真正理解,也使<传奇>整体呈现出浓郁的苍凉之气.  相似文献   

10.
吕峨 《职大学报》2008,(4):11-13
从成名作<烦恼人生>到新作品<所以>,池莉以平民视角开创了"新写实小说"的先河,她的文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抛开社会责任上高大全的人生意义,而展现的是赤裸裸的人们生活的实际内容.本文尝试从池莉作品的平民叙述立场和女性意识的逐步深刻来阐述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