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古代的管理实践和思想,源头在中国.日本研究人事管理的铃木博教授说,"现代管理科学中人事管理的许多原理,几乎都可以从中国历史上找到根据."日本的另一学者村山孚认为,"提高日本管理水平的支柱有二,一是美国的科学管理,二是中国的古代管理","人的管理是最难的,而对人的管理最有研究的要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正因为如此,日本把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列为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2.
李新 《中学教育》2008,(4):59-60
《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打仗的书,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觉得它蕴含的道理不专指的是打仗,而是可以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据研究介绍,《孙子兵法》被当今世界的商界和学术界广为推崇,目前,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日本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一个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他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学者对《用间篇》格外重视,而且很有研究心得。日本不少研究学者甚至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一以贯之的就是孙子的用间思想。他们在着意挖掘《孙子兵法》情报思想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其与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实践相结合,并对日本的军事学术和军事文化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军事著作,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管理思想,在战略环境分析、战略使命、战略方针、战略决策等方面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相同和相似之处。《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可谓博大精深。认真研读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战争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战争描写等方面都受到《孙子兵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小说中“拥刘反曾”的褒贬倾向契合《孙子兵法》以“道”为本的战争道德观,将帅谋臣群像的典型化塑造呼应了《孙子兵法》对将帅人物各方面素养的要求,战争描写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战争谋略观。  相似文献   

6.
尚宏平 《师道》2006,(1):30-30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时至今日,它的一些原理在军事和经济生活中仍然有着许多运用。同样,《孙子兵法》在学校教育、班级管理上也有相当强的指导意义。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欲者胜”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意即部队作战时,指挥者和士兵要统一思想,士兵要领会上级命令的意图,这是取胜的重要条件。“君臣同欲”“百将一心,三军合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稍加迁移,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只要老师和学生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师生、生生感情融洽,团结一致,这样的班集体就会“战无不…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经过了五千年的积淀与提炼,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至今仍在各行各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地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精髓与现代管理融合起来,显得格外重要。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异途同归”。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的渊源有三个:广泛的劳动管理、政治管理和军事管理。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是军事管理思想的代表。尤其在现代管理中,它是应用最广、研究最透彻的部分,它所蕴含的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兵家…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军争篇》的结尾,有这样几句很有名的话:“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这几句话,集中地反映了孙子战略战术思想的妥协性,尤以战略思想为然,对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影响很大。对于“穷寇勿迫”郭老甚至认为“这在中国一般奉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孙子兵法》流传到国外,并受到了重视。《孙子兵法》在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此后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相对于日本来说,《孙子兵法》传入欧美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英文译本问世。如今,《孙子兵法》在欧美已备受军、政、财、商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信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指出:“《人物志》是中国古代‘人才学’的经典著作。”其不朽价值,“?象《孙子兵法》一样,是在新的激烈竞争的时代,被重新重视的。”这是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物志》研究的最新概括。本文仅就其理论贡献,做如下探讨。 一、《人物志》是我国古代人才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灾难频仍的岛国。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以中国古代的儒学为主。因此,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汉文化圈”国家。早从公元285年开始,中国的典籍《论语》、《周礼》、《易经》、《孙子兵法》等就陆续传入日本,儒家思想与日本原有的神道思想相结合,逐渐成为日本社会中的统治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和阳明学的传入,日本基本上“汉化”。日本的思想家们,受到了朱子学、阳明学中“知行合一”和力行观念的熏陶,提出了“和魂汉才”的口号,日本社会获得了大的发展。到18世纪,日本的商业兴盛,当时三都之一的大阪成了日本的商业贸易中心,有“大阪富庶雄于天下”之说。明治维新以后,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些管理学者认识到,虽然美国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势头已远不如日本。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美日学者注意到美国管理者更注重管理的“硬件”,而日本的管理者则更重视人的作用,重视管理中的“软件”,于是引起了一场新的管理思想、理念。美国戴维布雷德福和艾伦·科恩在《追求卓越的管理》一书中提出了育才型的管理模式,以别于以往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我们认为这种管理模式不但适用于一般的企业管理,而且能运用到高等学校的管理中来。  相似文献   

13.
介绍《孙子兵法》的几个主要英译本及美国学者对《孙子兵法》研究的情况与特点,分析了美国学者关注《孙子兵法》的原因,从而对美国《孙子兵法》翻译与研究的情况获得总体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始终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许多具体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世界十大兵书之首,所阐述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哲学理论思想,被广泛的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我们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智慧与高校辅导员工作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古代日本和中国关系的最早记录,首推《三国志·魏书》的东夷传.(以下简称《魏志》倭人传)但要从《魏志》了解古代的中日关系,首先要求我们解决东夷传倭人记事中所记邪马台国(陈乃乾校点本作“邪马壹国”,误)的位置问题.也就是邪马台女王国是在九州?还是在日本畿内大和?关于邪马台国的位置问题,日本学者所写的论著可以千计,但大部是想以巧辩曲解来否定古代中日的友好往还,来达到维持他们所谓“国体尊严”的目的.为了正确了解古代中日关系,就得把这一问题重新加以研究,作出合于科学的结论.(一)日本学者对本问题看法的变迁三国时代的邪马台在日本畿内大和,在古代日本人是没有什么异说的.日本官修第一部历史《日本书纪》就是这样记载的.在《日本书纪》卷九神功纪卅九年下,有下列记事:是年也大岁已未,《魏志》云:明帝景初三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也.  相似文献   

16.
我很有兴趣地读了美国《发现》杂志1994年第《期刊登的题为《新疆的干尸》一文,此文报道了在中国西部新疆发现古代居民干尸的情况。该文称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梅厄(Mair)有机会看了这些从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干尸。他对干尸的欧洲人特征“金发、高鼻、深目、长颅”感到惊讶,他说:“我当时大吃一惊……这些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的人从何而来?他们到中亚的沙漠绿洲来干什么?”他们会不会是公元前二世纪出现在中国文献上的被称为野蛮人,而被欧洲学者认为是印欧人的“月氏与马孙”?虽然中国古代文献对这一地区住有类似欧洲人…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内容精博深邃,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奉为“百世兵家之师”。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许多合理内核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孙子兵法》所体  相似文献   

18.
自近代中国传统兵学向现代军事学转型以来,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随着中日关系形势日趋紧张,时人在严峻的时局刺激下,开始从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兵学中汲取资源,构筑中国本土的现代军事学理论。在敌强我弱的现实境况下,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将《孙子兵法》中“兵闻拙速”的思想加以创造性转化,着重阐发其对立面“久则钝兵挫锐”,从而提出持久战的思想。其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杰出的代表。概而言之,全面抗战的战争实践为《孙子兵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也映衬出其独特的时代价值,这也直接促进了此一时期《孙子兵法》研究的复兴,反映出时代变局对中国现代军事学理论的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十三篇①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日本人就尊奉孙子为兵圣,推崇《孙子》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美国军事理论家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的序言中也曾指出;“《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②的著作媲美。”《孙子》,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战略战术原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  相似文献   

20.
学者对《史记·孔子世家》一文存在不少争议,要之有二:一是体例上,司马迁著孔子之传是挂靠“列传”还是入籍“世家”?二在内容上,太史公述孔子言行是尤多“妄言”还是别有“诗心”?孔子言行是否尤多妄言虚语。对于前者,古代学者有一个误解,即认为“世家体”在司马迁时代已是一种述史定例。司马迁实际上是因孔子“追修经述”以“拨乱反正”白于伟大历史实践才将其列人世家的。对于后者,古代学者只知其一,未明其二。太史公实际上是有意运用不实史料以揭示孔子一生“不用”的悲剧,以表达自己的悲孔惜圣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