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看图引文,悟出中心。教学伊始.教师先让学生看“猴子爬竿”图,激疑:这只猴子在干什么?你看过哪些动物的表演?人们把动物表演的节目叫做什么?(板书“马戏”)表演马戏的动物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所以表演得非常精彩(板书“精彩的”)。课文写了哪些动物精彩的表演?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然后讲解第一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交代了什么?(时间、人物和事件)课文开头紧扣课题“精彩”二字,“精彩”是课文的中心,这样利用图片,引出课题,再围绕课  相似文献   

2.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从语言上看,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简练,富有情味,但“带我去”“自己去吧”等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还需教师开掘。此外,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识字上,  相似文献   

3.
周云 《云南教育》2001,(21):32-33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重点记叙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课文第2~4自然段是教学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根据课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安排如下教学环节。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精彩的马戏》,在学课文之前,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们看过马戏吗?在什么地方看过?请说给大家听听。”在说的基…  相似文献   

4.
《毕升》是一篇通过介绍活字印刷术及其对后代书籍印刷产生深远影响,使人们认识毕升的知识性课文。全文只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毕升是我国宋代发明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点了题,又展示了全文中心。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是怎么一回事。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第三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补充和延伸。第四自然段指出了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教学这篇阅读课文,要围绕自然段的训练这一点,按“总—分—总”的思路组织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认知自然段中心;2.细读课文,指导学生部分探究,联系上下文,理顺句间关系,深刻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5.
《再见了 ,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 ,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根据本课特点 ,教学时巧用卡片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按卡学习 ,总结学法课文第一部分为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 ,教师着重在第一自然段中教给学生学法 ,让学生以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自己学好第二、三自然段。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 ,可设计如下学习卡片 :学习卡一1 读一读 :找出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各付出什么代…  相似文献   

6.
华丽  万成权 《湖北教育》2000,(11):24-24
《精彩的马戏》(第三册)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先看插图,再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生:这段话写“猴子爬竿”。 生:这段话写猴子爬竿,十分精彩,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师:谁说得好,为什么? 生:第二位同学说得好,因为他不仅说出了谁表演了什么节目,还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第四册18课《精彩的马戏》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写“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第二部分具体写马戏表演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的观后感。课文的重点是写马戏表演:猴子爬竿,熊踩木球,羊走钢丝。这三个自然段的写作顺序都是先概述表演什么节目,接着详述表演的过程,最后叙述观众对精彩表演的反映。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作学法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从语言上看,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简练,富有情味,但“带我去”“自己去吧”等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还需教师开掘。此外,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识字上,让生字在具体语境中反复重现,增加感知的强度,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去促进课文的诵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九义”小语教材第二册13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阅读课文.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这类课文呢 结合本文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先谈《大熊猫》一文的教学构想.一、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板书课题.出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让见过大熊猫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所见的大熊猫2.出示自读方法和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②一句一句地读,把句子读通顺.③一段一段地读,认识自然段的标记.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①朗读课文(读后互评).②讨论:本文有几个自然段?读了本文后你觉得大熊猫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叶洁芸 《云南教育》2005,(31):24-25
教材: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11.
《古井》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虽短,却集境、情、理于一体,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哲理深刻的课文。教学时可分四步进行。一、初读感知教学时可设计几个问题: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文中写了古井的哪些事?3.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联系得比较紧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通过检查初读情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自然段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逐段读懂意思 ,就为读懂整篇文章打好基地。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分析自然段” ,教学《海底世界》应着力引导学生认识句与句的联系 ,培养连句成段的能力。一、在讲读中认识句与句的联系段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句群构成的 ,如果忽略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就是把几个完整、通顺的句子放在一起也并不能构成段。因此 ,在分析自然段时除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外 ,还要选择典型段落 ,引导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句与句的联系。可按下面步骤讲读课文。先让学生认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从哪一段看出?…  相似文献   

13.
《精彩的马戏》是一篇看图学义。文中讲的是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着重讲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课文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叔叔、阿姨们精心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教学本课,可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和它所属本组第二篇同类教材的位置,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有关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有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学画》,采用了变序教学法.第一课时先以第二自然段组织教学,指导学生依据拼音,图文对照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并且着力引导学生欣赏描写湖面荷花美态的有关语句;第二课时再学习一、三自然段.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把课文前后三个小节的关系加以分析.这种变序教学乍看起来,似乎让人觉得新奇有变化,但是认真回味,便觉其中有诸多不宜.从课文的结构看,本文的三个自然段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即谁学画→为什么学画→结果怎样.文中有因有果,教学顺序由因及果是  相似文献   

15.
小语大纲对三年级段的训练提出明确要求:第五册要求学生“了解一篇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整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第六册段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而所有这些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是凭借教材,依赖教材来进行的。训练的因素蕴含于一篇篇的课文之中。例如第五册《翠鸟》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教学这一段时,要通过让学生分析了解句子的意思,渗透连句成段的阅读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旗帜、眼睛,它与文章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揭示内容的范围,有的表现主题的线索。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课文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索课文中心思想。(一)利用题眼,一点突破《精彩的马戏》是九义教材小学第三册的课文。在教学中,我利用题目中的“精彩”这个题眼,设计了几个问题,调动学生认真读课文的积极性必从题目看,主要写什么?②马戏表演得怎样P③什么叫“精彩”?划出描写“精彩”的词语、句子。④这些节目为什么会这样精彩?让学生根据这几个问…  相似文献   

17.
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蚕姑娘》(苏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文章用7个自然段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的篇幅比较长,要求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好在课文的语言生动,句末押韵,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的段落结构相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背诵难点。  相似文献   

18.
七、段总要求:建立自然段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地给自然段分层,并理解层意及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给课文划分段落(意义段),概括段落大意.一年级:认识自然段的标记,能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数出一个自然段是由几句话组成的(不包括有对话的自然段).二年级:数出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一段话是由几个联系密切、内容连贯、有先后顺序的句子组成的.给自然段里每句话标出序号,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体会自然段中句子的顺序.用基本句式说出自然段的意思: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能给结构简单的自然段分层.独立找出哪几个自然段与哪几幅插图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精彩的马戏》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写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告诉人们这是马戏团阿姨叔叔辛勤训练的结果。全文段落分明,层次清楚,共6个自然段可分3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精彩的马戏》是一篇看图学文,其训练重点是:图文结合,以图悟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阅读、观察、想象的能力。结合课文特点和训练重点,周乾英老师确定了精讲、自学,赏读、看说的教学思路,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着力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得到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而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十分重视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她首先安排了看课题、明目标的教学环节,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