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台州藏书家关注乡邦文献的特点,并对这一特点及特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载体分布、论文核心作者分布、著者机构分布、基金项目、研究主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内两宋私人藏书楼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谈高校系(所)资料室的藏书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书建设作为一种文献资源系统工程,不是各种知识情报载体的随意堆砌,它的实质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适应特定功能要求的人类知识体系.作为高校的系(所)资料室,就要根据科研、馆藏、经费、设备及文献资源分布的环境、现代化的趋势等,确定资料室的藏书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藏书"公""私"互动史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说百年中国图书馆学研完及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严复是近代维新派人士中最著名的翻译家,其对中西文献交流的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对近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大量名著的翻译与评介上.严复的译作打破了"西译中述"的模式,其独特的话语系统形式,不但促进了西学文献的转型,也推进了中国传统国学向现代社会科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怎样的文献才算老化?又以什么为标准呢?早在1958年英国科学学家J.D.Bernal就借用了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的半衰期(Half-Life)这一术语来表征文献老化率。1960年美国图书馆员E.Burton和物理学家R.W.Kebler对文献半衰期下的定义是:“现有活性文献(Active Literature)中一半的出版时间。”即指那些被利用文献中距离利用时间较近的那50%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献工作五十年之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地方文献近年来在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研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不少公共图书馆把它作为本馆主要的特色馆藏,增加入藏量,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如何通过地方文献工作,把地方文献藏书建设成为一个特色显著、服务效益良好的体系?笔者试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为例进行研究和探讨。一(一)坚持把收藏地方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馆藏建设的长远目标。这是地方文献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部1982年颁布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规定:“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市公共图…  相似文献   

8.
曹凤群 《兰台世界》2016,(5):156-158
明代私人藏书家对戏曲传播有着特殊贡献,通过保存、传抄、递藏的纵向传播手段及以选辑刊刻为手段的横向传播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戏曲文献消亡的风险,而且出版发行了诸多优秀的戏曲文献,并较大提高了戏曲文献的传播面积,促进了包括戏曲文献在内的众多通俗文献的商业化运转。  相似文献   

9.
曹喜琛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学术思想更是档案学界的宝贵财富。本文从他深度发掘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完善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反恩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经验教训、推广档案文献编纂学专业知识、划分新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阶段五个方面总结曹喜琛在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的贡献,谨以缅怀曹老先生。  相似文献   

10.
饶增阳 《兰台世界》2013,(11):150-151
限于史料问题,学界关于汉代私家藏书的研究仅从传世文献中获知一二,近些年汉墓中出土的简帛为汉代私家藏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和新史料.它不仅是对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更是研究汉代私家藏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