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中存在着对男女两性不同程度的性别角色定型问题。之前的研究强调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多一些,女性作为广告主角的比例占绝对优势:护肤、化妆、洗浴用品的广告几乎都由女性来做,甚至领带、西服这类与男人相关的商品,其广告也着意渲染女性对男性似乎是必然的崇拜和温柔。一直处于“第二性”的女性在广告中成了“第一性”(就数量而言),于是,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开始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和批判,认为是性别歧视,认为是刻板形象,甚至构成了女权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内容。广告设计者也因此受到了许多批评,迫于压力,  相似文献   

2.
媒介广告中充满了女性主义者所谓的性别陈规。认为广告将女性陈规化为妻子、母亲、美丽花瓶或工作中的次要角色从而贬低女性。强化男女不平等。本文关注性别陈规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并提出了解读性别陈规的另一种视角,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性别陈规视为广告创作者的心血来潮,而且性别陈规可能是广告能为人们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现代广告中的两性隐性修辞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梅 《视听界》2002,(5):77-77
修辞批评是一个系统地探讨和阐释修辞行为的过程:采用新修辞学的定义.修辞不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修辞,即不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修辞”,而是界定在运用话语和象征来达到某种目的:这样一来.我们的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化现象:修辞批评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狭窄的、传统意义上的言语和演讲,而是一切化形式:它可以是各种大众传播形式,如电视、广告、公关;也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的化现象,如服装、建筑、习俗:  相似文献   

4.
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来说,在批评报道方面有两点较深的感触,一是觉得搞批评报道难;二是批评报道的反响大,受众觉得批评报道大快人心,感到身危愉悦。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批评报道有没有审美性?如果有的话,审美特征又表现在哪里?这是新闻美学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在这方面进行—些探讨,以就教于新闻界的同行。我认为批评报道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其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批评报道的美是拉门化的社会美。美,包括自然美急会美、艺术美。美是入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在对象世界中,只…  相似文献   

5.
记者到底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是仅仅扮演一个“喉舌”角色,把发生的新闻告诉受众吗?现代社会各种矛盾较多,记者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进行报道,老百姓看了不满意,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时,记者就应该充当“社会活动家”,通过自己的活动为老百姓做实事。很久以前有这样一篇报道。某居民楼里因为有一户居民没有交电费,结果电力部门将全楼的电停了。对此,居民意见当然很大,处理不好容易使矛盾激化;电力部门自我感觉也很有理:只有一个线路,要停只能全停。记者就此进行了简单地报道,报了就没有下文。我认为这个报道就只当了一次“喉舌”,没有担当起“社会活动家”的角色。在这个事件中,电力部门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居民在实际用电过程中,已经与电力部门形  相似文献   

6.
谢骏 《新闻界》2000,(5):36-38
目前的香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新闻界一贯奉行的新闻自由观念与回归之前相比,没有什么改变,各传媒仍然进行自由运作,香港的公众仍然可以通过传媒获得大量的新资讯、新观念。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有些传媒或个人将新闻自由观念加以曲解和滥用,出现了许多有违道德与法治的现象;在香港这样一个企业化、股份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大都市里面对这种种现象又各有各的态度和看法,很难趋于同一;但是呼吁抵制怪异现象,唤起良知,净化社会风气,加强法律管制又成为香港政府和广大市民的最为强烈的要求。   一、有…  相似文献   

7.
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视评论的报道工作,所以经常触及批评性报道,源于实践的体会和认识,搞好批评报道,一定要从建设性的心态出发,创意与操作既是疾恶如仇,又是与人为善的;既是对人的,更是对事;既是有典型性的,又是有普遍意义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一直把“反面问题正面做”,作为批评报道所追求的目标,使舆论监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唐英 《当代传播》2003,(6):69-70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意识的累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大多数人都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态度而造成的孤立。一个人一旦了解哪些观点是占优势的或普遍得到支持,会调整自己的看法与优势意见保持一致,这样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广告传播的意识形态区隔是“沉默的螺旋”现象在广告传播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办广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电台开办几年了,我们到底拥有哪些固定的或半固定的听众群,胸中无数;一个节目开办几年了,常常收不到几封听众来信;一则广播播出几个月了,一个咨询电话也没打进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过多少听众调查和研究呢?我们的节目定位准确吗?我们的广告诉求点打动了消费吗?搞广播,不能对听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要把调查、了解听众市场作为一项经常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播文化中的女性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我国召开。由189个国家政府和观察员签署的《行动纲领》的重大关切领域之一是“妇女与大众传媒”,认为“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播角色,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在中国,近年来不断有“男人留岗,女人回家”等算计女人饭碗的说辞;中国的广告、歌碟、新闻报道等传播领域,更是以隐晦的手段,凭借男性话语霸权的现实根基和女性集体无意识的性别缺憾,贬低、监控、约束女性。本试就中国传播化中的女性歧视现象、产生的根源及中西方女性解放的现实努力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新闻     
全国将集中治理整顿违规违纪报刊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在北京召开部分期刊社长主编座谈会,针对目前报刊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对违规违纪报刊进行一次集中治理的工作。 石宗源署长在会上作了《端正办刊思想 严格内部管理把期刊建设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讲话。全国180多家期刊主编、总编、社长参加了会议。石宗源署长指出,治理整顿的范围包括6个方面:一是违规违纪的正式报刊;二是领取“内部资料准印证”的内部资料;三是工商部门审批的印刷品广告;四是用书号出版的期刊;五是盗用刊号刊名或编造刊号刊名或没有刊号的…  相似文献   

12.
中美广告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广告教育自始以来一直存在着认同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它是应该属于商学院还是新闻学院(曼戴尔,1975)?在美国多数大学里,广告专业设在商学院或者新闻学院,但也有一些大学在两个学院都开设了此专业。虽然这种双轨制显示了广告专业对于两个学院的重要性,但哪个学院都没有给予它全力的支持。在商学院或新闻学院的管理者中,是广告教师的寥寥无几(鲍依德,1984)。广告教育者面临的另一个认同问题是:对于广告教育,广告界虽非不鼓励,却也持漠然态度(沃尔特,1985,英格列斯1984)。对广告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表现的调查显示他…  相似文献   

13.
吴辉 《新闻记者》2006,(11):37-38
最近.由著名影星蒋雯丽代言的上海家化美加净修护系列产品广告遭到各地网友“炮轰”。该广告片在CCTV-6热播时.因其中有“儿子长大了想娶妈妈”的设计,被指有“乱伦”之嫌。围绕该广告的争论也颇为激烈,有人认为,该广告违背了传统伦理,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了公众视听,应该停止播出;也有人认为,广告片中的孩子天真可爱.童言无忌,情况并不像所批评的那么严重;专家亦指出,网友的言论可以理解,但指其“乱伦”并无根据;厂家则回应说,“绝大多数目标消费者对该广告所表达的无忌童言和母子之爱都有正面和美好的感受…….希望更多的网友以包容、健康、阳光的心态去理解这类广告片”。并表示“尚无停播或全面调整美加净修护系列产品广告的计划”:不过,后来CCTV-6事实上还是停播了美加净这个版本的广告.厂方对停播表示理解.觉得媒体还是要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迎回归宣传要符合基本法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一些新闻单位组织了有关香港的知识竞赛或诗词征文活动。群众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但是,在这些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提法不妥、用词不当的问题。一些来稿中把香港与祖国比作母子关系,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有的把一些政治...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争论中,有两个结论必须给予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合理的、必须的;大众媒体也是有能力在这方面作出他们的贡献的。在这两个前提下观察这场争论,问题就容易得到理解。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丹的批评,大都是指向她对经典的理解失误。学者们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谨学术态度,以较高的水准来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发展,其出发点是好的,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是中肯和值得借鉴的。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画中有话     
"我们是大染缸,可以感染到别人跟着我们这样做。"香港特首曾荫权首次回应陆港"骂战",呼吁港人包容不同文化。"她并没有把自己与圣女贞德或戴高乐将军相比。她只不过曾经当过模特儿,经常收到充当模特的邀请。"一座耗资8.2万欧元、一半由纳税人掏腰包的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铜雕像行将落成,引发不满。布吕尼的发言人回应道。  相似文献   

17.
端正态度 提到舆论监督节目,人们往往把它与批评报道、曝光联系起来.的确,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公开报道事实发表意见等新闻传播活动形成或影响社会舆论,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进行监察和督促.然而,在实施舆论监督中出现了失度、失衡、失范的情况,有时甚至不但没有达到化解矛盾,维护安定的作用,反而激化了矛盾.这是完全背离舆论监督宗旨的.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的新作用 新博物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前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阿那克斯亚邻里博物馆馆长约翰.科纳德将博物馆角色描述如下:“如果博物馆能够满足人们今天和明天的需求,必须将博物馆建设于人类生存的每一个地方。这就是对人类创造性资源的挑战性答复。而现在,他们面对着三种批评:没有对大多数人们的要求做出反应。没有应用过去铭刻的知识关联反映今天,或没有用它们解决今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     
本期发表时统宇、吕强的《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探讨了收视率的本质问题。文章指出收视率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者用以向广告主介绍观众以便投放广告的商品,揭示了电视工业最本质的运作机制,认为收视率背后隐藏的是电视节目和文化的商品化。宣明栋的《收视率:特征还是目标》也关注当前电视频道运营者和电视节目制作者把收视率当作惟一的追逐目标,并反思了造成这一制度设计和运作中产生的问题。中国的广告应该属于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它又如何与社会的主流意识融合?黄升民、陈素白的《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新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可以说,步入新经济时代的传统媒体业正承受着一种无奈的压抑,再不求变,生存之路可能越走越窄。在那些产业化程度高、同业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尤其如此。江泽民主席在2001年香港财富论坛上指出:“中国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信息化进程,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新经济其实已来到你我的身边。因而,探讨在新经济背景下传媒业经营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e化:文化传信摆脱困境之路在香港,本地居民描述十几或几十年前的生活图景时,总会提到他们经常要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