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大革命时期平等思想发展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最高峰。其原因在于 :革命前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的顽固性导致了平等观的绝对化 ,小生产占优势的自然经济状态是平等思想赖以兴盛的温床 ,启蒙运动为平等思想的普及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法兰西民族精神则是平等思想不断深化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与17、18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同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由于时代不同、国情不同、领导力量不同、舆论准备不同、依靠力量不同、革命方式不同等原因,辛亥革命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而失败了、血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完不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为后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7世纪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初步建立。不过在英国的发展历史中,却始终没有什么太繁华的城市,大多数资本家生活在农村,进行一些原料的生产,顶多在城市里开设一些个体的小工场,雇佣一些闲散的劳动力进行手工生产。而且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道路并不畅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认为,在我国学术界流行的“地主阶级革命”、“奴隶革命”概念,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和封建生产关系在奴隶社会母胎内形成”的提法,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这是把马列主义奠基人关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性说明当作公式,套在古代社会革命(指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上面而得出的。作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这两次社会革命以其各自的特殊规律而根本地区别开来。因此,不能把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应用到古代社会革命上。作者并援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许多有关言论,论证了如下的两大命题:第一,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自耕农和平民是革命的主力;而在古代社会革命中,奴隶和平民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第二,在封建社会母胎内,形成了代表新生产力的革命阶级和新的生产方式;而在奴隶社会内部,不能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革命阶级。对历史研究中在这一方面的公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5.
宪政制度是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土地法的历史演进,不仅反映了自身的发展变化,也能从中把握宪政共和在英国孕育成长的过程.封建地产制度直接塑造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并且保留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中世纪晚期的产权革命又将资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最终促成了宪政共和制度在英国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尽管史学界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已有一些定论 ,但笔者仍本着尊重史实的态度 ,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革命的起点与终点、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革命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革命中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及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联盟、革命中的宗教斗争与改造、革命的彻底性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等问题畅言愚见 ,以求在活跃学术气氛的同时求得史学界泰斗及学长们的赐教 ,也让我们以史为鉴 ,坚定地走和平、稳定发展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7.
拿破仑(1769—1821年)是欧洲近代政治舞台上风靡一世的帝王,他的成败,在法国以及世界许多地区长期造成不同的社会反响。历来中外史家论述这个历史人物时,总是从法国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方面着眼,侧重剖析拿破仑制定法典,在一些国家、地区强制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对外征服,打击全欧洲的封建势力,对内毫不留情地镇压保皇党的复辟活动,同时,对雅各宾派也不心慈手软,达到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优秀成果,人们一再不厌其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社会自周秦以来延续三千年,当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向前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资本主义却长期处于萌芽状态,从明代万历年间(十六世纪中叶)就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直到鸦片战争(1840年)前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仍没发展成为能突破封建生产关系的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只不过是孕育在封建经济母胎中的一个胚芽。即使在鸦片战争后,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和刺激,  相似文献   

9.
尽管史学界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已有一些定论,但笔者仍本着尊重史实的态度,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革命的起点与终点、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革命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革命中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及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联盟、革命中的宗教斗争与改造、革命的彻底性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等问题畅言愚见,以求在活跃学术气氛的同时求得史学界泰斗及学长们的赐教,也让我们以史为鉴,坚定地走和平、稳定发辰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由农民起义的领袖变为封建皇帝的人物。农民起义的领袖为什么会变为封建皇帝?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对这个问题作一番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这对进一步理解我国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对于认识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的原因,会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1.
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广大工农兵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投入战斗,有力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也积极行动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广大群众动员起来以后,斗争锋芒直指林彪的反革命罪行及其修正主义路线,直指林彪宣扬的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同时在各条战线上对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潮给以有力的回击。深入开展这场运动,必将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巩固和发展无产阶  相似文献   

12.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其內容可得出古代农民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两重限性,即革命性与封建落后性。  相似文献   

13.
1903年,林獬在上海创办《中国白话报》,这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宣传最有影响的革命报刊之一。刘师培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有关历史、地理、学术及传记等方面的文章。本文仅就刘师培在《中国白话报》发表的文章中民族主义革命思想作一剖析。 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兴起,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清政和建立民主共和国。刘师培作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他从两个方面对反清进行了论述。 (一)满州贵族的清政权应推翻。 1、传统的夷夏之辩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刘斌 《职大学报》2014,(4):70-75
土地革命时期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能否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决定着土地革命的成败。为了争取广大农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苏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农民进行教育,不仅保障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优先受教育的权利,还大力推进文化教育改革,主张教育活动与生产实践结合。此外,为了解决经济条件落后以及师资匮乏等问题,还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兴办学校。这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推动了整个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较之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发达较早之特点,中国封建经济的结构和状况,大量官僚地主和商人的存在,农民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城市经济的兴起以及中国封建政权的某些财政政策和措施,都使得这一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而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是农村工作重要部分,因此推进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更是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上的创新观念,这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工作效益,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历史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8.
罪刑法定主义是资产阶级于其革命时期反对封建罪刑擅断主义的产物。其基本含义为: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处罚。作为一种思想,它来自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39条,通过英国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传入美国,并反映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上。此后,这种思想又返回欧洲,1789年法国  相似文献   

19.
明治维新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很特别:既没有像英法那样激烈地暴力革命,也不象俄国那样用纯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更不像德国那样用王朝战争的办法来实现资本主义,而是采取革命与改革结合的办法,在没有资产阶级的条件下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而且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极为迅速的,社会变化也是极大的。可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乃至世界现代史上革命和改革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投降派宋江丑恶的一生,是宣扬和实践忠于宋王朝的一生。他为“忠”服务的手段和施展的阴谋无奇不有,数不胜数。明目张胆地维护、死心塌地地遵从宋王朝的“法度”,就是他“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王朝的法度,是保护以封建帝王为头子的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的法律制度,是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待封建王朝法度的态度,是区别革命派和投降派的一个根本标志。宋江极力美化封建帝王,奉行的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投降主义路线。因此,对于彻底否定宋王朝法度的农民革命,他是根本反对的。所以,他把晁盖等人杀了官兵、举旗造反上梁山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