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育良 《兰台世界》2013,(4):112-113
<正>《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时编纂,始于1772年,经10年编成,因此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又因此书囊括了古代诸多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从编纂、献书,到补书、护书浙江士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功至伟。一、编纂《四库全书》的编纂浙江士人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2.
<启颜录>是中古时期的一部民间笑话集.在<启颜录>现存诸多辑本中,最为珍贵的是敦煌遗书中编号为S.610的唐开元抄本,载笑话四类四十则.宋初<太平记>所辑内容最为丰富,为六十九则.经考察发现,后代的<类说><续百川学海>、宛委山堂本<说郛><广滑稽>等类书、丛书、幽默专集中收录的<启颜录>笑话基本来自<太平广记>本系统.敦煌本和<太平广记>本这两个系统的版本互有异同,为我们考察其作者、成书年代、中古时期笑话集的编纂和流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是中国古代笑话研究的重要文本,对于后代笑话集的编纂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文苑英华>录文上限问题上有"南北朝"之说和"梁""梁末"之说这两种说法,近年又有"建安"之说.这几种说法看似不一,但实际上是各家依据标准不同所致."南北朝"之说和"建安"之说主要是从文献出发,以文本实录为依据."梁""梁末"之说则侧重编纂者的编纂预设.文学总集编纂的观念预设与实际操作往往有出入,以此带来的文献真实与编纂者的编纂意识真实的接受及矛盾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焦竑著述提要补正两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朝献征录>与<国史经籍志>是晚明学者焦竑的两部代表作,然而<四库全书总目>对二书的著录却存在着诸多错漏,致使学人不能很好地认识它们的价值.文章所作的补正,有助于充分运用其中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元代三史编纂历程来看,袁桷是较早关注三史编纂的史家,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均有首创之功.袁桷的最大愿望是搜集资料,考订资料,曾编纂几部宋史资料集.袁桷对三史编纂作过认真的专业思考,<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充分展示了他的史学思想.要求对宋史资料进行考辨,这是袁桷的高明之处,为后来官修<宋史>提供了理念与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类书编纂体制上的突破:兼评"辑而不作"论朱育培(汕头大学图书馆)类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工具书.困其内容广征博引,资料宏富和便于查寻,对古时学子应试登科及后人据以辑佚文献,曾起过重要作用.类书历朝均有编纂,至清代曾盛极一时,随后日趋衰落.有人认为"辑...  相似文献   

7.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其在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过程中遵守"审取"、"广存"、"条理"、"编校"的编辑原则,重视档案编纂成果的社会价值,还有充实自我等等的编纂特点,对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为讨论范围,通过比较对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分类,指出3个书目在处理"别史类"方面存在的异同之处,分析其产生异同之原因,旨在为当前正在编纂的<中华古籍总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传统工具书的编纂流程入手,简要论述了工具书编纂现代化的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工具书编纂平台的三大组成部分:语料处理系统、编写与编辑审稿系统和复合出版系统.由此引出编纂平台中的辅助数据库部分.以编纂<唐宋文学词典>的资料准备为例,阐述了工具书编纂平台中辅助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自2004年9月以来主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清人著述总目>,该项目实际相当于国家新修<清史>的"艺文志".这个项目的由来,涉及国家新修<清史>的思路和运作方法,也是史志目录编纂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必要作个交待.  相似文献   

11.
“实事求是”的出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事求是"典出班固<汉书>卷五十三景帝十三王传中的<河间献王传>.<传>谓:"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2.
四库系列丛书是指按<四库全书>体例编纂,并且均以"四库"贯名的几部大型古籍丛书,目前主要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煅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五部.  相似文献   

13.
1958年,国家科委将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地图集>列为"国家科研规划".这部大地图集共分四卷,即:<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分别由国家测绘总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负责编制.  相似文献   

14.
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求遗书于天下.他下诏:献书一卷、赉(赉:赏赐、赠送)绢一匹.当时有个叫刘炫的人,就辛辛苦苦、日以继夜地写书,你不要以为他是搞"创作",而是在造伪.果然,不久他就造出<连山易>、<鲁史术>等伪书一百卷,恭恭敬敬地献至官府.那个当官的,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管刘炫所献的书是真是伪,居然给了他一大笔奖赏,他因此而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相似文献   

15.
<明大诰>是朱元璋亲自编纂的一部案例文件汇编性的法典,亦名<御制大诰>.全书共分四编236条,其中<大诰初编>74条,<续编>87条,<三编>43条,<大诰武臣>32条.各编首载御制序言,<大诰初编>和<大诰三编>后有翰林学士刘三吾撰写的跋文,<大诰续编>后另有明太祖的后序.  相似文献   

16.
<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编纂的我国第一部有关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编.它上承我国古代奴隶社会青铜文化之遗绪,下开封建时代手工业技术之先河,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之作;不仅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是我国档案事业史上科技档案编纂之先例.科学史学家钱宝琮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研究吾国技术史,应该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辉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视<考工记>为"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最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宪章录>是明代薛应旂编纂的一部记载本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史料价值颇高.该书通过原文照录、剪裁融合等方法,广泛征引<实录>、<宝训>、野史笔记及口碑史料等各类文献,在史料上表现出博洽、珍贵、慎核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蒙曼讲说武则天(<蒙曼说唐·武则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其中石淙诗会一节,引起了一些文史爱好者的讨论.笔者在检阅<全唐诗>所录石淙诗之后,却发现当年扬州诗局诸臣在编纂上存在的一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志·档案卷·档案志>(以下简称<北京档案志>),在<档案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与要求,由北京市档案局牵头编纂,在众人的关注下历时八年出版问世.这是北京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档案专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修志传统的继承,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又一个成果.  相似文献   

20.
<卍续藏经>是近代日本编纂的一部汉文佛教大藏经,主要收录在中国久已失传的中国佛教著作.它的编纂得到清末著名佛学家杨文会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文献编纂领域开中外交流合作之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