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简论清代前期的外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代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一直被称为是闭关政策, 而外商政策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却体现了清朝对外商的友好与开放。从清代管理外商的机构、优待政策、具体管理等方面看, 说明清代已形成自己系统的外商管理政策。这种政策与一口通商形成互补, 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前期对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凤阳榷关的征税制度与商品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税收制度以及商品流通进行了探讨。凤阳关税则规范、税口的分布、制度约束和考核检查等方面均有定章,凤阳关所处淮河的地理位置,使大量的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凤阳关中转到全国各地,促进了清代全国市场的发展。凤阳成为清代前期淮河沿线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  相似文献   

3.
试论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的凤阳关的管理体制、税收的征收和报告制度以及官员的管理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以考察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清代前期是云南继明代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对于其原因,学界尚乏专门研究。本文从清政府所推行的励民垦种,减免赋役、重视水利兴修、重农扶农等政策措施,卫所屯田的废止、官庄变价(更民田)、流民入滇、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工商业发展所带来的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对农业的压力等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是清朝的盛世,出现了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汉初“文景之治”和唐初“贞观之治”齐名的“康乾盛世”.然而,不尽人意的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人才辈出之时,清代统治者仍不顾时势,安于现状,采取了一些极其反动而又落后的政策,使中国自十七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欧各国的科技在此时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大大地从世界先进行列中落伍了,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悲剧时代.本文就清代前期的统治政策对科技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区的屯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由于电田对政治、经济和军事产生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都对这一地区的屯田活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屯田的规模,人数和成效来看,以清代最为突出.在清代,参加屯田的人,不仅有从内地迁徙至此的汉族军民,而且有当地的维吾尔族农民,因清代将天山以南地区居住的维吾尔人称为回部,故将他们所从事的屯田称回屯,意即穆斯林屯田.在新疆的回屯中,以伊犁地区的屯田较为典型.本文试图通过对清前期乾嘉年间伊犁回屯的研究和剖析,来展示清前期伊犁地区的农业经济和政治、军事概况,这也有助于我们对新疆回屯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现代《选》学是继承并发展清代传统《选》学的逻辑归宿。其中,高步瀛、周贞亮、骆鸿凯等20世纪前期现代《选》学的创立者皆对继承与发展清代《选》学贡献不菲.  相似文献   

8.
清代农业合伙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农业中的合伙虽不如工商业中的合伙那么普遍、影响那么深远,但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对清代农业资金的取得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清代农业中的合伙制存在着多种类型:与租佃制等有关的合伙制、资本与资本的合伙、由共买共有关系转化来的合伙制等。清代农业中的合伙制发展水平还很有限,未能形成比较大规模的合伙企业。  相似文献   

9.
清代新疆大兴屯田,农业发展卓有成效,农事诗就是这一情况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反映。清代西域农事诗不但数量多,而且描绘的内容广泛,主要涉及农业生产条件、农作制度、生产过程、粮赋征收与调运、农业物产和农业贸易等方面,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清代新疆农业诗史。这些诗歌多为诗人亲见、亲历创作,写实成分较多,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但可以与史籍记载相互印证,而且补充了很多史籍所未提供的历史资料,对于清代新疆农业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期,商业文化对文艺美术发展影响深刻,“扬州二马”与“扬州八怪”之间的文化互动的史实、缘由及其影响即为这方面的典型个案。对这一典型个案的考论,是正确认识清代文艺美术发展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可补正梁启超有关清代文艺美术“价值极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清代前期,商业文化对文艺美术发展影响深刻,"扬州二马"与"扬州八怪"之间的文化互动的史实、缘由及其影响即为这方面的典型个案.对这一典型个案的考论,是正确认识清代文艺美术发展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可补正梁启超有关清代文艺美术"价值极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清代榷关是明代钞关的继承和发展.清代前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商路的延伸、长途贸易的发展,为清代榷关的重建和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历史前提,而清初财政的困难则成为清代榷关重建的契机.清代榷关在康乾盛世下得到发展,其分布也与全国性经济布局的变化相一致.至清代中期,榷关税成为国家赖以维持的重要财源之一.根据区域经济大宗商品流通的特点而设立榷关,课以关税,是中国在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征收商品税的一种财政制度的创新.它既为封建王朝开辟了新的税源,也反映了明清时代区域经济间商品交换不断扩大和繁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探讨清代前期通俗小说出版中租赁书板的现象,认为租赁书板是清代前期通俗小说书坊版权转换方式之一,并对书坊出租书板的原因以及这种经营机制在小说传播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宋元明时期,江西是全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朝廷每年在江西的征米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二位。在清代,江西的农村社会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山区农业(商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商品经济也出现了繁荣景象。一、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在清代康乾时期,江西的农民已因地制宜地推行了多熟制种植,这是清代江西农业耕作技术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清代文学的分期,此前有种种认识.根据文学发展实际,清代文学史可分为清前期、清中期、清后期三个历史阶段.清前期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清中期包括乾隆、嘉庆两朝,清后期包括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其中,清前期又可分顺治时期的遗民文学和康雍时期的新清民文学.清中期文学具有文章、知识、反思、感伤四方面特点,呈现出隐藏了哀音的盛世气象.清后期文学在传统文学延续的基础上呈现出向现代文学转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是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在清朝建立及其前期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包含着皇权与贵族权利的分配及冲突。  相似文献   

17.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18.
赋役制度是封建国家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支柱。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赋役制度集历代封建赋役制度之大成,并且在承袭明代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研究清代赋役制度的确立及其整顿和改革,是研究清代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本文仅就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赋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制度不是从清朝开始的,但清代前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汲取历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已相对成熟与完善,清朝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主要论述了清代前期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点、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词的中兴期,词的创作和理论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清初的宋荦,在清代词坛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学创作大概以康熙十六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法北宋、尚婉约,后期师南宋、主醇雅。梳理宋荦词学的创作历程,探讨其词风转变的特点与原因,对全面认识清代词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