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党报经济专刊是新闻版的延伸,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把经济专刊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成为从事经济专刊工作的采编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报经济专刊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就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罗融融 《新闻世界》2013,(7):133-134
【摘要】2004年4月,《潇湘晨报》推出了每周一期的“湖湘地理”专刊。这个专刊被誉为“新闻纸上的地理杂志”。这是《潇湘晨报》秉承“作为媒体,不仅要对当下的社会演进、经济发展、生存改善有所担当,而且还要对历史有所承载,对未来有所承诺”的信念所推出的定位于“一项对湖湘自然、人文遗存系统盘点的工程,一张给祖先的遗产收条,一份对后代的资源承诺”的专刊。该专刊在介绍自然风貌的同时加入了对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及江河、生物的保护,用深入浅出的行文方式赢得专业人士及普通市民的普遍关注。发现,审美、保护,是这个专刊的关键词。这个专刊的出现,用一种让人耳目一新又令人饱含深情和敬畏的媒介——“地理”来传递古与今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在党报专刊的办报思路上,现在有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专刊与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被截然分割,新闻版姓“党”,是主流媒体;专刊姓“副”,担负着可读性、服务性、有用性等职能,因为新闻特别是主流新闻信息的“自觉缺席”被边缘化,只能作为正刊的一种“补充”而存在。之所以强调专刊新闻的“自觉缺席”,是因为即使是在有的党报专刊办报人眼里,专刊的新闻性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他们觉得,抓新闻、抢时效是新闻版的事情。造成这样一种误解的后果是:不少专刊的新闻含量低,含金量更低;缺乏有影响力、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优秀新闻作品;编采人员…  相似文献   

4.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5.
作为报纸新闻版的延伸和补充,专刊在我国新闻史上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成就。但是,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断扩张的新闻版挤压着专刊的生存空间,使专刊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境况下,如何办好专刊,使专刊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专题化、细分化的专刊发展趋势,要求专刊立足新闻点,用足新闻源报纸是新闻纸,专刊作为整张新闻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具有新闻纸的属性,这是报纸专刊区别于杂志的最明显特征。强调专刊的新闻性,并非要求专刊与新闻版比时效。单纯抢时效,专刊永远也赶不过新闻版。但相比于新闻版,专刊…  相似文献   

6.
应该说,专刊(版)与正版新闻的功能有重叠处,也有区别。专刊(版)是介于新闻与广告之间的东西。专刊(版)与正版新闻共同之处是新闻性和可读性.大家都应该追求有价值的新闻.都要强调吸引人的可读性。然而,正版新闻的侧重点在读者,而专刊(版)除了吸引读者外,更强调吸引广告。其可读性更多的是从专业性与权威性中体现出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杨晓晖 《新闻记者》2007,(10):37-39
报纸的专刊,是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知识领域日趋专业化、读者需求日趋丰富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不同的读者对信息的"摄入"有不同的需求。除了阅读新闻版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体、国际等方面新闻,或者散文随笔类文艺性副刊外,越来越多的读者也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刊。报纸固然要注意读者的"共同兴趣",所刊登的内容尽可能"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届辽宁新闻奖名版名栏评选中荣获名牌版面的《法治生活》专刊,是《沈阳日报》一块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版面。创办至今,一直与时代同行,与依法治国的文明进程同步。其间几易版名,不断改版创新,增减栏目,深受读者欢迎,成为报纸凝聚读者、扩大影响的一块重要园地。在几次读者抽样调查中,都名列前茅。那么,该版是如何赢得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的呢?本人作为在这块园地耕耘了  相似文献   

9.
林蜜 《中国记者》2014,(1):56-57
健康版不专属于老幼群体。健康理念贯穿人的一生,重视选材内容"养心",表现形式养眼,把大健康理念和悦读特质结合在一起,编写潮流前卫、亲切新鲜的健康版,才能亮出纸媒的专刊态度,显现都市报的年轻特质,为更多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新民晚报知识性专刊"康健园"创办于1986年。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量诞生的报纸专刊一样,"康健园"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产物。二十多年来,由每周一版发展到如今的每周六至八版。  相似文献   

11.
如今,广告收入成为越来越多报社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成为报纸赖以生存及发展的经济支柱.而介于新闻版与副刊之间的经济专刊则是拉动广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新闻性虽然不是很强,但却体现了其服务性和信息性,在服务好广告客户、读者的同时,还肩负着另一职能——吸引广告投放,拉升广告刊登额.而经济专刊这一职能的实现主要靠好策划、好活动,也可以这么说,好活动、好策划就是经济专刊的命脉.  相似文献   

12.
应京郊各县的要求,为了利用报纸的宣传优势,集中地向国内外人士介绍北京郊区的地理历史、自然资源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交流信息,吸引多方面的力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北京日报农村部不定期地陆续编辑京郊各县、区的专刊。九月十七日,《北京日报昌平县专刊》首先出版发行。这一期专刊的一版发表了人民日报记者欧庆林采写的通讯《中央领导关怀昌平昌平人民奋  相似文献   

13.
赵川 《新闻知识》2003,(7):33-35
2002年初,<深圳商报>举行读者意见调查.位居商报不起眼的C叠夹版中的"健康新闻"版,在"读者喜爱版面"评比中,参与总共53个板块排序,创刊不到一年的"健康新闻"版,名列第六位,在非综合性独立板块中则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报纸的特征之一是专刊的新闻性强化与知识性普及化的结合.而体现这种特征的编辑手段之一,就是专刊版面的主题化操作新趋势.这种把历来被普遍推崇的专刊版面“拼盘式”组版方式转变为主题化操作的专刊办刊新趋势,是现代报业激烈竞争引发的一种变革,也是为了适应近年新时期读者阅读需求,报纸专刊向现代办刊方向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业的翘楚.而作为<读者>杂志社在扩张之路上创办的第一份子刊,<读者>乡土人文版自2000年创刊以来,沿袭了<读者>主刊的营销策略,但在面对各种市场挑战时依然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有家四开32版定期出版的专刊,由于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加之内容丰富,品位上乘,可读性强,颇受读者青睐,其发行量在全市多家报刊中独占鳌头.然而于去年10月上旬出版的一期报纸的16版(B版)上却连续出现6处差错,差错率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万分之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厦门晚报》"厝边新闻"版是2007年年初试探性地设立的,运行不足3个月,它就成了吸引厦门市民眼球的版面,至2007年10月,它已成为报纸与读者互动最频繁、与读者联系最紧密的版面。  相似文献   

18.
对人文地理、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总是被书店里相关货架上的图书吸引得留连往返,那些印刷精美、纸质轻盈的书籍涉及人文地理、人文历史、科学探密、军事、动植物的故事、自然现象发现等等范畴,在这些内容丰富的图书书脊上都有着"SAGA"的标识,它们就是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出品的"传奇"系列图书.  相似文献   

19.
仔细翻看一下各大报纸做的专刊,无论是旅游、房产、汽车,还是健康,理财等专刊,刊登的新闻不是企业的"新闻发布稿",就是企业或老总专访,又或者是产品及厂商的最新推介,基本上成了广告版.偶尔有几篇较可读的文章,也被广告包围着,看的人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20.
范力 《记者摇篮》2012,(6):44-45
目前,很多报纸开设的健康专刊版面内容和办刊思路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同质化现象也非常严重。健康专刊这种同质化趋向,究其原因是其过分专注于读者对健康版实用性和服务性的需求,而忽略了这种需求是动态的、即时的,充满了个体差异的需求。而缺少针对性、独创性的新闻报道,很难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