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在星光灿烂的中国乒乓球界,球迷们可能断断续续地听到过李芬的名字。1994年进入国家青年队。1997年全国锦标赛打进前8,升入国家一队。2000年退役后回到山东队,代表鲁能打俱乐部,中间去新加坡作过一段时间陪练,2003年,开始代表天津打俱乐部,因为瑞典乒协允许一个运动员同时代表两家俱乐部打球,同年李芬也开始打瑞典联赛。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5,(8):31-31
瑞典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有着随处可见的寒带灌木,没有受到污染的明净湖泊。我结束在德国俱乐部的赛季到达哥德堡时,正好是7月1日,阳光非常好。我加盟的俱乐部叫“麦力道”(音译),徘徊在二级和一级之间,但还比较正规,位于风景如画的波若市,距离哥德堡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由于瑞典的联赛是每年9、10月打到来年的3、4月,所以,我和俱乐部签了整整一个赛季的合约之后才突然发现,比赛开始前的两个月时间,我必须独自打发,必须整天面对那些生僻的斯堪的纳维亚字母和冷清的街道。所幸,“麦力道”俱乐部还有一支足球队,在国内,我打球之余也会关注一下北京国安的表现,到了瑞典,看看足球训练,偶尔练练脚,也算是一种消遣吧。  相似文献   

4.
球台故事     
《乒乓世界》2008,(3):2-2
黑龙江省呼玛县位于省北部边境,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农业县,全县人口不到6万人.但面积有14,400平方公里.呼玛县以农业种植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这里,水平高的乒乓球爱好者并不多,大家技术上没有教练指导,全县也没有一个乒乓球俱乐部,但是爱好者人数却与日俱增,学生中也有不少人有学习乒乓球的愿望。但是呼玛县一没有场地、二没有器材、三没有教练,所有这些都困扰着当地大众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月 《乒乓世界》2000,(1):24-24
问:你会多少种语言?答:除了瑞典语,还会英语和德语。问:你的家人还有谁会打球?答:我哥哥问:你是怎样开始学打球的?答:在我的家乡和我哥哥一起学打球。问:你加入的第一个俱乐部是哪一家?答:Sprvagen, Stockholm 问:谁是你的第一个教练?答:让·梅萨和贡尔纳问:你现在加盟哪个俱乐部? 答: Kalmar BTK 问:在你的乒乓球运动生涯中,你认为最成功的是什么? 答:在1992 年第25届奥运会中获得金牌,以及在 1989 年第40届和1997年第44届世乒赛上赢得冠军。 问:那你最失望的是什么? 答:在198…  相似文献   

6.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5,(12):44-47
“我打球的时候.虽然36届世乒赛我们团体最后赢了.打了翻身仗,可我输了两场.总归有点遗憾。我一直觉得自己在乒乓球上的智商还比较高。通过自己的手实现目标是一种享受,而做教练.让另一个人实现目标.更能体现你的智商.对乒乓球的理解以及业务能力.这是一种更大的享受和满足。”施之皓说。  相似文献   

7.
张娴 《乒乓世界》2006,(1):I0008-I0008
不像其他运动员,曹臻没有任何野心,她自己也说这是个缺点,但就是改不了。这样也好,每天只是想训练,不去考虑多余的事情,任何比赛教练让她怎么打她就尽力去打。  相似文献   

8.
乒超联赛期间,我们国家队暂时解散,我也在上海学习,没有跟俱乐部有特别紧密的接触所以不是所有的教练都特别熟悉。在12支男子俱乐部的主教练中,有些人是我当队员时在国家队的队友,有些是我在国家队当教练的同事,因此,对陈健、刘国栋、张雷、于沈潼和王涛,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事业心特别强代表俱乐部比赛的获胜欲强,都是各自俱乐部里绝对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9.
我不聪明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聪明?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不聪明。直到现在,有人说我聪明,我还是不相信。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聪明。当然,也没有人说我笨。 那你认为自己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靠什么? 靠教练,靠苦练,不断地寻找一些新的东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东西。我是属于比较勤奋的那类人。 队友和对手们都觉得你打球挺聪明? 我打球算落点,讲战术,属于投入型的吧。如果我精力不集中,不投入,这球就没办法打了。虽然在场上我不会大喊大叫,但我会认真去想战术。 到现在为止,你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哪几场球? 第2届…  相似文献   

10.
夏娃 《乒乓世界》2000,(9):9-11
我打球喜欢玩潇洒记者:都说你是“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人物,你自己怎么看?李菊:我没有感觉自己很男性化,老说我是代表。女子技术其实不可能多么男性化,我的力量、速度肯定比一般女的好,爆发力比较好,但队里还有比我好的,像林菱就比我强。记者:很多人欣赏你打球时的潇洒气质。李菊:我有时打球过于潇洒了,这样也不行。好输不如赖赢嘛。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时控制不住自己,领先几个球总想玩一下潇洒,让大家欣赏一下。多少次大赛打到最后自己一领先了,总想摆个造型。记得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时,我20比13领先,心里就想着比…  相似文献   

11.
“好动”,她与乒乓结缘 金健兰出生于1944年,在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小时候没人想到她会与乒乓球有任何联系,而父母似乎也没有看到女儿这方面的天赋。她的父亲是铁路职工,铁路有个俱乐部文化宫,从小好动的金健兰非常喜欢打球,是铁路俱乐部文化宫的常客,尽管父母并不喜欢自己的女儿成天打球,但是忙于工作的父亲母亲又怎么能拦得住好动的金健兰?“我小时候基本上就是把板子往后一插,就溜出去了。”  相似文献   

12.
没有盖亭那样盛大的告别仪式.没有金择洙那样温馨的退役典礼.也没有像老瓦那样欲走还留的大肆宣扬,佩尔森只是悄悄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写了短短的一行字:“我决定退出国际乒坛,并期待成为一名教练。”  相似文献   

13.
季文镭 《乒乓世界》2010,(3):140-140
TTW: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 丁功华:我从中学就开始打球了,但是一直没有教练教过。小时候条件差,只有水泥台,大家就打擂台,赢了做皇帝,输了就排在后面。后来上了大学偶尔打一打,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如果有教练,也许能进专业队吧。  相似文献   

14.
“好的教练要像一本书。”姚俊羽在2021年底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和她一起在国家队征战过的队友顾若辰问她是一本什么书?姚俊羽回:“《乒乓世界》吧。”作为三亚康特乒乓球俱乐部的创办人和教练,姚俊羽从小时候拿起乒乓球拍起,就没有停止书写自己这本“乒乓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杨汊湖  谢文奇 《乒乓世界》2004,(6):i008-i008
来俱乐部打球的都是退下来的老同志。老同志在一起玩闹起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相似文献   

16.
新人郭士强     
《当代体育》2008,(1):63-63
2005年9月,三十岁的郭士强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退役做教练还是继续打球?三十岁,对于没有伤病的郭士强来说是个黄金年龄,他完全可以再打下去。不过辽宁盼盼俱乐部却急切需要培养年轻教练。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而立之年的郭士强选择了服从。“为了俱乐部的需要,我选择退役!”郭士强说。  相似文献   

17.
彭晓烯 《新体育》2020,(4):38-40
初出茅庐懵懂少女首入冬奥。蔡雪桐1993年9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阿城,踏上滑雪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因为她是10岁时在公园滑轮滑,被业余体校教练“捡”去练习冰雪项目。说必然,则是因为她从小酷爰体育,运动天赋很高。“开始我也不知道要练什么,教练问我练滑冰还是滑雪,我也不知道。后来妈妈说国内练滑冰的运动员比较多,滑雪是冷门,如果练好了,机会显然更多”。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7,(2):42-43
早得知要去奥地利俱乐部打球是在2006年8、9月份,当时是刘指导(刘国梁)和我说的。他说你和王皓去国外打一个俱乐部,是队里帮你签的,到欧洲去锻炼锻炼。当时我感觉很新鲜,也很高兴,因为队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派人去欧洲打俱乐部了,同时自己也好几年没出去比赛了,借此机会到欧洲去开阔眼界,这也是教练给的机会。此后,我还连续打了中国、日本,新加坡这几站公开赛,刘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7,(4):30-30
我是2006年9月8日来到蒙彼利埃打联寒的,蒙彼利埃位于法国的最南部,与意大利、西班牙接壤,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风光优美,天气很好,现在是大概20几度的气温,让人每天过得非常舒服。我所在的俱乐部有固定的训练场馆,很多业余爱好者经常去那里打球,不像有些地方的俱乐部训练场是租借的,训练时间有时得不到保证。我就住在训练馆的对面,所以生活一直比较惬意。我在俱乐部的训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7,(3)
“场边教练制”的处境有点尴尬:它没能像鹰眼那样,引起球员和观众的共鸣;也不至于像ATP的小组循环赛那样,受尽冷嘲热讽。没有媒体炒作女子比赛里新增加的角色,更准确地说,是没有人关注这个角色。就连球员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们到底是不是需要一个人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场边教练,到底是喋喋不休的唐僧,还是万能的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