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那么50年之后呢?人们已经陆续开发了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所谓的新型能源,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相当不错的替代能源,这就是氦-3。它或许能作为未来地球上新的能量源泉。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  相似文献   

2.
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巨大水量的星体,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而积为3.67亿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可以说地球是一个水球。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这些能源包括海洋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风能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韦尔纳茨基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加利莫院士认为,大约100年以后地球上的燃料资源即将枯竭,人类早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些可供选择的能源,以免地球所能给予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煤一旦告罄,不致于在全球性能源面前束手无策.最近这些年来,世界上不少物理学家、化学家和能源学家已在考虑用氦的同位素氦-3来代替以上这些燃料.  相似文献   

4.
阿碧 《发明与革新》2010,(12):35-35
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基本上来自于阳光。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太阳风暴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太阳风暴也可发电吗?如果真能充分利用太阳风暴中的能源,那么就能让地球上的人类数百万年都没有能源匮乏之忧。  相似文献   

5.
在能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类为了能源不惜利用战争,你争我夺。失去了人的本性。转型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了人类头等大事,但是地球上还有更多的能源没有被开发,如地球磁场的能量、雷电的能量、地球自转的能量、地震与火山的能量还没有人问津,开发这些能源也是人类未来的必然,地球自转的能量是巨大的,坐地日行8万里,这么大的速度,这么大的质量,人类只要能利用万分之一,就是人类之福了。  相似文献   

6.
吴柏林,男,47岁,博士,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中年铀矿地质学家和能源地质学家。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与能源矿产相关的沉积盆地分析等教学与地质研究工作。现承担本科生的地球化学课程、研究生的盆地分析和能源地质学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地质学、核地球化学、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成(藏)矿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能源与资源、环境与灾害、地球及其外围空间3大主题开展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森林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大自然调节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2007,(8):5-5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使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科学家预言,尽管化石燃料能源未来仍将占有相当大比重,但其一统天下的局面将逐渐结束(地球上2亿年形成的化石燃料,大体只够人类使用300余年),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望撑起未来世界能源供给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大问题。地球以亿年为单位积累下的化石燃料,现代人类几百年之内就把它耗尽,这本身就是值得忧虑的事情,更何况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对地球大气的污染,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对这些情况,不少学者对世界未来能源选择问题发表了许多议论,其中有一位叫A.罗宾斯的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硬能源路线和软能源路线的理论。所谓硬能源路线即以原子能、煤为主的路线,所谓软能源路线即以太阳能、  相似文献   

11.
全球能源变革呼唤能源经济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的浪潮。当前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传统高碳能源体系,将逐渐被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低碳能源体系所取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不再依赖地球有限的矿物资源,也不再侵占和损害地球环境空间,从而使人类社会形态从当前不可持续的工业文明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形态过渡。  相似文献   

12.
正在月球上盖楼这事儿我已经思考好几年了,不骗你,今天豁出去了,准备不吐不快,你们别拦着我。万事能源先搞建筑离不开能源,其实搞什么都离不开能源。放眼全宇宙,能源到哪儿都是硬通货地球上有煤和石油,而在月球上,鸟粪也看不见一坨。不过还好,有太阳能。宇宙在上,月球和地球在这一点上至少是公平的。在太阳面前,如果说地球是穿着一件白色羽绒服的话,那月球这家伙就是赤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宁海县的发明人袁水兴注意到,能源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已成为当今能源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及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丰富、可再生的海洋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4.
氧,是生命之源,没有氧,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氧是火之源,没有氧,石油、煤炭都不可能燃烧;所以,氧是生命和能源之源。氧不仅是一种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氧占整个地壳重量的49%以上,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它既以游离态又以化合态而存在着。氧具有吸收、携带、贮存、释放能量的本领,地球上  相似文献   

15.
让海水燃烧     
辽阔的海洋占地球表面近3/4的面积,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面对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让海水燃烧来替代石油能源?海水能否真的被点燃?如果真的是这样,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16.
未来的能源材料 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需要的能源如电力等越来越多,而地球上储存的煤、石油等天然资源却日益减少。大家免不了会担心,将来地球上的煤、石油资源枯竭之后怎么办呢?不必担心,科学家正在研究替代石油和煤炭的新型能源材料。 最有希望的新型能源是受控核聚变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这是两种潜力巨大、取之不尽的能源。利用受控核聚变发电的初步实验已经完成了,下一步是如何实用化和降低成本。利用新材料制成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已在许多方面显示出神通,今后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正在超负荷下运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常规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着。国际能源专家预测,地球上蕴藏的煤炭将在今后200年内开采完毕,石油将在今后30~40年内告罄,天然气也只能再维持60年左右。可见能源问题必将成为长期困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开发和利用新型核能源是21世纪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和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直接、有效和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科学钻探井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科学钻探钻机被称为地球内部物质的“采样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长。地球上的能源日见短缺,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人类地球资源消耗殆尽的前景,促使全世界致力于如何解决能源问题,各国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和开发新的能源。建筑领域中也在探索和开发新的能源。在建筑物中,供暖制冷消耗大量的能源。据美国资料记载:美  相似文献   

20.
我们行星内部存在极其强大的能源,它在表层上产生主要热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热流可以使地球内部形成热能储集,并且对金属和油气矿床的活化起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勘探和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我们对地球热状态的了解可能变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