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李青 《中国德育》2014,(23):73-77
正本文以杭州市的"XX实验集团学校"为例,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困难及对策。现状呈现(一)综合知识贫乏,知识目标达成不理想《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实现从"小我"(自然人)到"大我"(社会人)的转变。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就丰富的历史、地理、世界、法律、民风民俗、信息技术等知识展开讨论、交流。这只有在课前具备一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中, "大我"与"小我"是一对相互关联、内涵又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概念.从一般意义的层面来讲, "大我"通常指向宏大叙事,常常与国家、民族、社会等意义指向相联系;而"小我"则成为个体、自我、个人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与成仿吾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方面,周作人由社会大我而转向一己小我,成仿吾则由小我而转向大我.表面看来,两人殊途亦不同归,而且在追求道路上,他们好像作了一个方向上的置换,完成着对自己前期选择的一种背弃.然而,其实质是他们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重视文学的艺术与人生取向,推崇文艺的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德育》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之一,"道德课堂"关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实现平衡。"道德课堂"意在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认为,"道德课堂"栏目有责任为新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自觉的教育者"们提供一个讲台,使他们有机会展现有道德意义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7.
道德信仰是主宰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超越有限对于最高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的追求,以这种道德精神与道德价值作为道德世界与道德生活最后支撑力量,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最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道德信仰教育呢? 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塑造完美道德人格 根据导向性原则的要求,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道德信仰教育应为个体提供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目标,以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德育课兴趣是影响德育课有效性重要因素。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德育课兴趣普遍不高,德育学习主导动机追求当下实用价值的功利倾向较明显。与个体当下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基本法律、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德育课兴趣点。人本关怀缺失是大学生德育课兴趣迷失的深层原因,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制约大学生德育课兴趣的外在因素。以人本关怀德育理念为指导,建构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到"圣人"的分层德育目标,从平凡到崇高梯度推进德育内容,改革灌输式课堂而创设生活化课堂,是整体提高大学生德育课兴趣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9.
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道德生活是学生需要、想要和能要的追求生命自觉和品德自由的课堂生活,具有德育目标现实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方式自然化的特征。这样的课堂既要遵"适合"之道,又要崇"适合"之德。"遵‘适合’之道"意味着课堂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崇‘适合’之德"意味着课堂需要培育学生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引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则需要和谐的课堂。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掌握地理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地理技能及地理学习效率的提高。要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地理教师应转变"学科本位"、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是陶行知执着追求的德育目标,也是当前我们所提倡的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之一。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陶行知德育思想中所包涵的生命教育思想对我国受功利追求影响和科学主义的桎梏的现代教育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视德育,才能切实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必将重新审视德育。转型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实现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复杂化,成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要求与成人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要求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道德教育设置的虚拟道德冲突并不能导致被教育主体在真实道德冲突中选择正确的道德需要和行为,忽视德育主阵地——德育学科课堂建设,不同德育课程整合薄弱这四大关键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通常意义上,德育过程的本质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自觉接受外部教育影响和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德育本应是“成人”的灵魂工程,可是,为什么多少年来传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推进学校教研,上海市罗星中学启动了以网络为平台的第三轮"我看我的课"校本研训活动。其中,"我"有"小我"和"大我"之分,"小我"即个体的自我,"大我"则指组内的教师集体乃至全校的教师集体。活动的目的是为广大教师搭建开放互动的学习平台,让教师在实践运用中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德育》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之一,"道德课堂"关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实现平衡。"道德课堂"意在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聚焦课堂的  相似文献   

16.
重视德育,才能切实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必将重新审视德育。转型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实现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复杂化,成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要求与成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要求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道德教育设置的虚拟道德冲突并不能导致被教育主体在真实道德冲突中选择正确的道德需要和行为,忽视德育主阵地——德育学科课堂建设,不同德育课程整合薄弱这四大关键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因为衡量该项工作的标准 ,不只看老师怎样讲的 ,学生怎样写的 ,怎样说的 ,更要看学生是怎样想的 ,怎样做的。因此 ,道德教育不仅要研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系结构 ,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问题 ,即德育的实效性。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良的生活环境有碍于个体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 ,也会把金钱万能、消费人生的功利价值观一古脑儿地潜移默化到青少年稚嫩的心里 ;德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现实性 ,往往只注重德育的目标 ,却忽视实现目标过程本身…  相似文献   

18.
反思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德育需要更明晰地探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回归生活"的德育不能笼统地反对知识,应将对知识学习的认识与对知性德育的批判相区分,德育中的知识学习包括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三种类型,并以主体性的道德知识的获得为根本。德育以生活为基础最终要落脚到个体生活经验,个体生活经验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础,德育过程需要关注并引导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由此,道德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体生活经验的带入,个体生活经验的扩展需要道德价值的引导。德育正是基于"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关联才可能触碰到个体的内在生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9.
终身德育理念是指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德育必须贯穿于个体生命始终,不断完善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终身德育理念的提出,不仅源自于当代社会道德发展与变革的外在推动,而且源自于人类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内在需要,是人类为了自身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而做出的自觉选择。终身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的有效实施,必须注意做好不同阶段德育的衔接工作,实现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的制度环境,加强道德主体的道德反思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常 ,人们把德育过程中道德认知的协调性当作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工作目的 ,这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德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合乎社会规范 ,形成社会预期的道德品质。但是 ,德育过程中的认知不协调是更常见、更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所谓道德认知不协调 ,是指个体在道德认知过程中 ,新的道德认知对象对个体教育道德认知结构或认知方式形成矛盾性影响 ,从而产生个体道德认知的困惑、迷惘。严格的说 ,每个社会生活的个体 ,只要遭遇具有道德判断的事件 ,就会对其道德认知或道德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影响无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