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报社给作者及时地寄发样报,是尊重作者,对作者劳动成果尊重的最好体现。过去,我们通讯员给报社投稿,见报后能及时收到样报。而现在却不样了,收不到样报;有的报社甚至既不寄稿费,也不寄样报,令我们广大通讯员感到十分的伤心,严重地挫伤了我们写稿积极性。为此,我们通讯员给报社投稿,只给自己熟悉的报纸,自己能看到报纸投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虽然寄样报,要花费一些人力、财力,但它可以沟通编者、作者、读者的感情,架起连心桥,从而提高我们广大通讯员给报社写稿的积极性,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为此,我希望能借《新闻…  相似文献   

2.
当通讯员“爬格子”十余年,有苦也有乐,可最让人感到头痛与无奈的莫过于到处找样报。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办的各类报刊越来越多,这确实给基层通讯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不少报社重视通联工作及时汇寄样报、稿费以及学习材料,有效地调动了基层通讯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而有些报社在刊用通讯员来稿后,不能及时给通讯员寄样报,只是寄去在附;言往里写刊用日期,甚至不写刊用日【期的稿费单就算完事,通讯员只好到l处去找样报,往往找不到所需要的那张报纸。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写信向刊用稿件的报社求助寄一张样报,这一要…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喜欢将自己所发表的文章及时剪贴在剪报本上,一来留作纪念,将文章集中存放,便于珍藏;二来通过存阅,便于翻看学习,激励自己发奋写作。但是,令笔者头痛的是投寄出去的文章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样报,自己既不知道稿件是否被报社采用,也不知道何时被采用,因此,收集见报文章常感困难。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为了节省经费,有的不但不给作者寄样本栏编辑:杨彩霞报,而且连给作者的稿费都省了,严重挫伤了业余通讯员的写稿热情,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笔者认为,报刊给发表文章的作者邮寄样报也是加强通联工作的一项具体措…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收到一份发表自己作品样刊的激动一远远胜过收到那几块钱稿酬的喜悦。在刊用过我的稿件的几十家报刊中,能奉寄样刊样报的实在不多,然而离我千里之外的《新闻知识》月刊不但寄样刊,而且非常及时。寄一份样刊样报,对于报刊来说也许是件区区小事,但对诈者来说,却是大事一桩。第一,寄样刊说明编辑对作者有足够的尊重;第二,作者知道了此篇已刊用,以后不再另投,不致发生一稿两用或多用之事;第三,作者可以对照原稿学习编辑改稿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文中的哪些句、段里,因编辑的良苦用心使文章增色…  相似文献   

5.
编辑对通讯凤的大量来稿有个筛选问题;在一稿不多投的情况下,通讯员把稿件投给哪家报刊,也有个筛选问题。 一般来说,通讯员钟情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喜欢把稿件投给能及时给通讯员寄样报样刊或剪稿的报刊。这是因为,95%以上的通讯员都制作了“被采用稿件剪贴本”,这是通讯员的写作成果。一旦遇有日后调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或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用得着的。二是喜欢把稿件投向稿费发放及时的报刊。稿费是通讯员劳动成果的价值体现,这是对通讯员劳动成果的尊重。再说,如今寄稿件要贴邮票,信封信纸要自己购买,写篇稿子费用也不少。稿费发放及时,可以贴补再投入。三是喜欢把稿件投给编辑处理稿件相对较快的报刊。编辑部不压稿,做到好稿优先上,这自然是通讯员的共同愿望。四是喜欢把稿子投给通联工作好的报刊。通联部门能与通讯员广泛联系,广交朋友,能经常就通讯员写作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对通讯员提出的适当要求,能尽可能给予满足。这些都能增强通讯员给报刊投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样报情结     
《今传媒》1999,(4)
笔墨生涯十余年,我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收集的书籍杂志堆满三个书架,大大小小的获得证书攒了一撂,但最让我珍惜的却是那一张张小小的样报。以前,每次文章见报后,报社编辑部都会及时寄来样报。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报社不再寄样报了。有时为寻找一张样...  相似文献   

7.
笔者喜爱写新闻报道,也被一些报刊不时采用。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有些文章发表以后,经常有报社“漏发”稿酬的情况。试举一例。去年6月2日,笔者在本市某报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几个月后一直未收到稿费。写信询问,仍无音讯。区区一笔稿费,也许不足挂齿,然而某些报社对待作者劳动成果所抱的不甚负责的态度,却令人不快。收不到稿费原因也许有多种多样,即使因疏忽而漏寄,至少也是报社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一种工作作风。作为通讯员或作者,失去几元钱稿费是小事,而失去了对报社的信任却是非同小可的,这也许是那些“漏发”稿费的同志所不曾想到的。几年前,上海解放日报曾刊登“查漏启示”:凡被该报采用发表的稿件,如超过一定时限未收到稿费,通讯员或作者均可写信询问,报社总编办公室将给予认真负责地核查,并及时补寄稿费。“查漏”活动的开展,不仅查出了报社在寄发稿费上存在的漏洞,增强了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也大大提高了解放日报在通讯员和读者中的信誉。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的稿件被采用后。都希望报刊社能寄一份刊用稿的样报或剪报。这应当是报刊社通联工作的一项内容,也是报刊社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尊重通讯员劳动成果,调动通讯员写稿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去年8月,笔者在北京某中学生报上刊用稿件一篇。当别人告诉了这个消息后,我就给报社寄信一封,并附两角邮票一张,请求寄一份样报。半年余,没有回音.去年10月,笔者在某工商报刊用稿件后,只收到稿费,未见样报或剪报。笔者随即寄款五角,要求购一张样报,但至今杳无音信。当然,寄样报也有不少做得好  相似文献   

9.
说长道短     
莫忘新闻界的好传统笔者念小学四五年级时,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寄去一封信,要求他们广播《黄河大合唱》组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满足了我的要求,并且回了一封信,还寄来几张贺年卡之类的画片。热情洋溢的回信和漂亮的字体,令人难忘。1966年3月我给人民日报社寄去一篇评论稿件,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给我的复信,信中对我写的评论指出了几点优点和几点不足,并热情约我今后多为人民日报写稿,信末尾还盖上了“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大印。这使当时还在读初中三年级的我,别提多高兴了。也正是这两件事促使我坚定地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了20多年。可如今有些报刊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读者意见听不得,通讯员的稿件看不得。一些报刊将你的稿发表了,一不给样报,二不给稿酬,三还问不得。有时你的文章发表时变成别人的名字,成果被盗,也只好干瞪眼。有些报办的专栏发出几百期,你用几年的心血研究他的栏目,帮助分析优缺点,或提  相似文献   

10.
笔者是一名基层通讯员,由于宣传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等原因,经常向省市报刊投寄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近年来也偶有文章见诸报端,在激动高兴之余,我喜欢将自己所发表的文章及时剪贴在剪报本上。一来留作纪念,将文章集中存放,便于珍藏;二来通过存阅,便于翻看学习,激励自己发奋写作。但是,令笔者头疼的是投稿出去的文章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样报,自己既不知道稿件是否被报社采用,更不知道何时被采用?因此,收集见报文章常感困难,有时是单位的同事看后告知才知道自己有文章刊登。近几年来,一些报刊的发行量逐年递增,在市区一些道路的阅报栏里也能看到党…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在《经济参考》报上的“烦人琐事”栏目中,看到一名通讯员发表的《写稿与‘偷报’》的文章,说他为寻找自己被录用的稿件,不惜到外单位“乞讨”,甚至采取“偷”的做法。原因是某些新闻单位不向作者寄“样刊”、“样报”。我写稿的历史至今已有30年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业余作者,从1976年至今,有371篇稿件被报刊采用。在写稿中间,自有甘苦,其中一个苦恼就是不少稿件发表后得不到样报。而目前,不少新闻单位为了节省开支更不给作者寄赠样报。我觉得这实在是有弊无益。稿件发表后给作者寄样报,好处颇多:其一,便于在作者和编者之间建立起感情的桥梁,从而赢得广泛的作者群。报刊能否办好,在很大  相似文献   

13.
日前,收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寄来的样报,未看心先热,因为我断定是4月2日头版发表的《今日谈》小文。这不禁使我想起1985年春天,我第一次收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寄给我的样报,也是《今日谈》栏目上有小文发表,整整20年了,原先通过投稿认识的评论部主任、副主任都离开了,可这种和作者保持密切联系的好作风没有丢。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是《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后来因为忙,久未动笔了。前些日子又开始向我喜欢的栏目投稿,没想到他们还照样给我寄样报,真让我激动!我给全国众多媒体写稿,但至今仍给我寄样报样刊的,除了《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4.
又到了报刊征订的时候,我以为报刊的通讯员也要自费订阅报刊。一直以来往往有这样的情况,通讯员的稿件上了报刊,而报刊社不寄样报样刊,通讯员会口诛笔伐,据理力争,要求报刊社寄发样报样刊,以为这也当然是他们的权利。同样的道理,自费订阅报刊也是我们通讯员的权利,我们也应该为自己争一争。  相似文献   

15.
某通讯员给报社寄去一篇反映自己厂里新人新事的稿件,过了几天在报上发表出来,除修改了标题和个别词语外,其内容基本一样,而署名的却是“本报记者”,但那位记者并没有去厂里采访过。某通讯员到报社送稿,过去只是陪送些香油。烟酒土特产,如今还得送“红包”,简直有点受不了。有的编辑、记者到了基层,甚至连洗脚水都唤通讯员去倒,他们真成了通讯员的“无冕之王”!这使笔者想起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既当过通讯员,又做过报刊的编辑或主编,他们对通讯员工作的重视,他们和通讯员的那种“永恒的友谊”,堪称新闻工作者的榜样。马克…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7,(10)
报刊通讯员也要善●待●读●者文/亦杰由于我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经常有读者来信来访。来信,我件件认真处理;来访,我个个热情接待。我以为不光编辑、记者,通讯员也有个善待读者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业余作者或通讯员处理的来信来访当属报社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我...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在给通讯员改稿中发现,有些通讯员给新闻单位写稿,往往连最起码的格式都不注意,如标题之后不空格,接着就写正文。编辑改稿时,连“通讯员×××报道”几个字都没地方写,很不方便。给报社或杂志社写稿,一篇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10月31日在《崔月犁乐当报社通讯员》一文中说,卫生部前部长崔月犁在《健康报》上发表的《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开学典礼》报道,署名是“通讯员崔月犁”。报社为抬高崔的身份,曾考虑加个“特约”或别的头衔,但作者“执意只当一名普通通讯员”。这件事,使我动心。  相似文献   

19.
金华日报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报刊,除了报社上下齐心协力、辛勤工作外,还与她和广大基层工人、农民通讯员密切联系,广交朋友分不开的。尤其是“两寄”工作非常及时,即使是几元钱,也从不拖欠。 每次通讯员发表的稿子,金华日报总不过15天就寄上稿费。金华日报的第一版每个星期天都出《一句话新闻》,每条稿费为2元。虽是几元稿酬,但他们总是  相似文献   

20.
奇!有偿改稿     
有家地区报,向投稿者发出这么一则《改稿启事》:应部分作者要求,本报从1994年元月1日起开展稿件有偿修改活动。修改稿的体裁为文艺类稿件,题材、风格、长短不限。修改后的稿件力争达到发表水平,并负责在报刊上发表。改稿费标准为,诗每行1元,其它体裁每百字5元。来稿请在稿件上标明“需要修改”四字,编辑阅读后认为稿件有修改价值并寄去修改通知后再寄修改费。作品发表后,即寄去样报并付稿酬。笔者天生愚钝,阅毕上述启事后,生出诸多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