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篇的话: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 因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镜头。凭借手中的笔俯仰天地;人们的视线可以追随他们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了解。去品味他们走在路上的故事。然而,在这个光环的背后。你是否能想象,能理解一个大名鼎鼎的央视主持人被保安拎出人群的尴尬?你是否会想到,在前进的路上危险随时会对他们袭来? 本刊从2007年第2期开辟新栏目《记者天下》。这个栏目重点不在如何让记者写出自己的经历,而是写所经历的事和人所产生的经验和感悟,如何完成采访,为什么成功,为何失败,让世人知道干记者这一行之不易.也让后来者从中得到启发. 记者的足迹遍布天涯海角。记者艰苦的劳动多已见诸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上。其实,记者身上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这些,甚至比已经公之于世的还要吸引人,还要感动人。 这个栏目刊出的内容是在传播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或事。如徒步走运河、重走玄奘之路、重走丝绸之路、南极大探险、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车臣战争。等等。 本栏目开篇之作是新华社记者撰写的《见证“和平”号的最后时刻》。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2.
一位记者随同一所受捐助的师范学校的老师去机场迎接一位捐助者。捐助者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实业家。在机场,为了解渴,他们各自买了矿泉水。刚喝了几口,飞机就到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手中的矿泉水扔进了垃圾桶里。他们看到大富翁从飞机上走下来,就赶快迎上去,向大富翁问好。大富翁的态度很好,也很随和。他的手中像一些旅客一样拿着一只矿泉水的瓶子。他拿着那只瓶子和迎接的老师及记者说话,谈笑风生。人们看到,大富翁手中拿着的几乎是一只空瓶子——瓶底只有一口水了。随着他的手在晃动,矿泉水发出轻微的声音。他拿着那只装有一口水的瓶子一直坐上了接送他的车子,还是没有扔  相似文献   

3.
宋庆龄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可是,她的光辉形象依然温馨地活在敬爱她的人们心中,无论他们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无论他们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对于这位20世纪罕见的杰出女性,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缅怀她。  相似文献   

4.
记者是国际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之一,青年记者又是这个群体中最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职业的需要,还是自身的需要,青年记者需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987年10月,国际天主教报业出版协会(UCIP)向世界各地的青年记者发出了一封邀请信,邀请信说,成立网络组织可以帮助他们加强联系,找到志同道合者并成为朋友。该协会认为,年轻记者应该有见面交流的机会,以共享他们关于记者行业的经验和观点。信中还  相似文献   

5.
做好境外记者采访接待工作在对外宣传中具有特殊作用做好境外记者采访的接待工作,利用他们的传媒工具为我宣传,可以起到我们的对外宣传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这是因为:1、境外记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熟悉本国或本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本国或本地区各个阶层、各种人士的所思所想,例如关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1日开始,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央对外新闻单位乘青藏列车采访团”在青海、西藏两省区采访,历时七天.沿途经过青海的西宁、格尔木,西藏的拉萨、当雄等地,就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运营状况,对西藏、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农牧民生活改变,环境保护、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采访。来自全国32家对外新闻媒体的51名记者参加了此次大型报道活动。大规模地组织各路外宣媒体采访西藏,这是第一次。谈及组织这次采访的背景和起因,领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局副局长王丕君说: “三年以来,国际、国内都非常关注青藏铁路的修建,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外的报道很多,大部分报道是负面的,主要是引用国外从事“藏独”分裂活动人士的话来说三道四。因此在通车以后一个月,我们想组织记者乘青藏列车去亲眼看看通车一个月以来的实际情况.作个判断,让西藏、青海当地的各方面人士说说他们眼中的‘环保路’、‘幸福路’、‘致富路’,可能更有说服力。” 记者们此行肩负着向世界介绍青藏铁路和通车后藏区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的使命,大部分人又都是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让记者们兴奋不已的不仅是列车途跨越莽莽昆仑.穿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绕过藏北草原,直抵拉萨,还因为对他们来说列车就是捕捉新闻的一个绝好渠道。乘车途中,他们接触到乩车长到调度中心,乘务员等铁路沿线的基层人最;到了青海、西藏的藏区后,他们可以直接到普通藏民和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建设者家中.和他们进行交谈。一路走下来,他们不但获得了很多新闻故事,而且也产生了很多感受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最佳记者     
那年秋天,我大学毕业,去中西部一家报社做实习记者.因为是新手,我只负责结婚启事和讣闻栏目.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对那些冲锋陷阵的无冕之王羡慕不已,尤其是每月获得"最佳记者"称号的同事,他们的经历充满了刺激和惊险,与我的工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已远去70年了,但这史诗般的壮举,似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正如重走长征路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所说:“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虽有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但它还是巧妙地被传播出去,让公众了解真相,从而产生震撼世界的轰动效应,这与早期对外传播长征的中外人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企业家及白领阶层的"过劳死"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为他们英年早逝扼腕痛惜的同时,也感到了"过劳死"的可怕。那么,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如何兼顾事业、健康、家庭等各方面的平衡?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苑新民。  相似文献   

10.
曾平 《对外大传播》2013,(4):30-31,47
如何增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话语权,对我国新闻媒体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笔者曾以驻外媒体记者身份在拉美的墨西哥工作两年,并参与对秘鲁、古巴等国的报道,回国以后继续从事对外宣传工作。因此,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在拉美地区,大的媒体主要掌握在所在国利益集团手中,中国在当地的形象,基本上由西方媒体打造而成,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的对外记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世界的眼睛,捕捉真善美的瞬间,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真诚的情感。记者需要一路行走,一路记录,但更重要的是与被采访者之间产生心灵的互动。一位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的青藏之行,感受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可以透过她的文字,看到她细腻的观察和充满情感的心的跃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邀请并接待一些外国驻京记者来辽宁采访,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利用外国驻京记者的笔和镜头进行对外报道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报道不仅可以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也易于为西方受众接受。同时,外国驻京记者又熟悉中国国情,一般都熟练掌握汉语,到各地采访比较便利。但是外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7,(3):14-15
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两会”本来是中国国内的会议.但已为世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竞相来华报道“两会”,其中很多外国记者在华时间不长.中文不算流利,却是新闻业界的“老手”,捕捉中国新闻的敏感度很高,提问犀利老到。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境外媒体向所在国总部发稿也更加便捷。面对重大新闻他们的发稿速度也毫不逊于中国媒体。那么,外国媒体记者在“两会”报道中有何难忘的经历?他们对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有何期待?他们惯用何种方式捕捉“两会”的新闻线索?这些都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我们走访了两家外国媒体驻京记者。下面刊发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两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两会”本身不是新闻,但它是产生新闻的平台,一位外国驻京记者对我们的话不无道理。我们采访过的出席“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他们独到的见解,直引得我们向他们身后的领域走去。  相似文献   

15.
李晶 《职业圈》2012,(15):117-117
近些年来。各大商场推出了购物卡这一新的营销方式。购物卡的“泛滥”,催生了消费者的变现需求。在卖卡一族中,大多数属于消费饱和型顾客,他们持有多种购物卡无需额外消费,于是将手中多余的购物卡折换成现金。还有部分消费者,则是因为商场价格昂贵.不想用购物卡去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选择将购物卡提供给“倒卡族”换取现金。于是,“倒卡”现象丛生。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各大商场推出了购物卡这一新的营销方式。购物卡的“泛滥”,催生了消费者的变现需求。在卖卡一族中,大多数属于消费饱和型顾客,他们持有多种购物卡无需额外消费,于是将手中多余的购物卡折换成现金。还有部分消费者,则是因为商场价格昂贵.不想用购物卡去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选择将购物卡提供给“倒卡族”换取现金。于是,“倒卡”现象丛生。  相似文献   

17.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三位在海外学成归国,工作中成为所在领域佼佼者的人大代表接受了《对外大传播》记者的采访,结合他们在海外的经历、感受和思考,积极为中国的外宣事业建言献策。他们的所思所言,让外宣工作者扩展了视听,倾听到世界的回音。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已胜利闭幕。参加报道这次体育盛会的境内外记者超过2万人。这其中有一类记者,他们并不直接报道比赛,而将视线锁定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他们叫非注册记者,运用的是"大奥运"视角,而其中专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8日,十七大开幕的第4天,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他们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两会”首次准许境外媒体记者在征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本人同意后,可进行直接采采访,在他们看来,这是《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后的第一次演练,并把“两会”采访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前中国对国际媒体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