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斌 《科学中国人》1997,(10):38-40
如果说,1985年获得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为植物基因工程拉开了序幕,那么,10余年来,植物的基因工程已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一批具有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其他特殊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已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走向了日常耕作的大田。科学家们预言,植物的基因工程必将带来农业领域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2.
主要作物品种资源潜力及其开发的区域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毓英 《资源科学》1999,21(1):9-14
作物及其品种是特殊的农业资源,通过育种改良作物种性,可以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虽然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的品种改良在作物产量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巨大;作物品种的品质改良依然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区域、作物品种资源、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土地盐渍化是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利用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改造土壤;二是通过生物技术培育耐盐作物品种。前者不仅耗资巨大,且随着大量化学物质的加入加重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因此培育耐盐的作物品种就日益重要。国内外学者研究了盐分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机理,克隆了一些耐盐相关基因,并通过耐盐相关基因转化,获得了一些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展示了诱人的前景。从玉米耐盐的机理、耐盐相关基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物工程在农业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工程是对未来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农业、环境、材料等行业。本文介绍了生物工程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其对人类的重要影响,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等生物工程在农业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基因工程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利用全新方法培育出具有物种性能的新型作物和牲畜品种,使农业产生一次新的革命;细胞工程不仅通过细胞融合产生优良杂种,而且使工厂化快速育苗成为可能;发酵工程对于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而酵工程是农副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发展高效益农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生物工程在农业资源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可使我国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更高层次的开发利用,使我国农业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试论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中国农业部批准了三种巴西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证书,由此,我国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与此同时,"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种转基因水稻以及Bt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国内的违规种植呈蔓延趋势。理论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会对附近的近缘野生种产生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可能威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6.
邱林权  张宇 《内江科技》2014,35(9):127-127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转基因技术拓展玉米传统遗传育种模式,取得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所谓转基因技术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采用基因枪或根癌农杆菌质粒介导等方法进行遗传转化、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转入到受体中,从而获得具有高产、优质的玉米产品,玉米转基因[1]育种是这项技术应用于玉米育种的重要成果之一。然而,自转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树的研究开发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造林事业、净化大气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提供优质木材资源和医药产品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发转基因树的目标与潜力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在建立培育转基因作物的技术基础上又向培育转基因树方面发展,其目标,一是加快树木的生长和早成材,二是提高树木或果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在争论中迅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主导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格局,种业国际化的趋势加速.我国的种业安全和知识产权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构建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的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初步分析了全球和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的形势,生物技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等.综合起来,文章认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物技术品种的应用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技术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玉米抗旱基因领域的发展动态,本文对近二十年玉米抗旱基因领域发布的论文和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玉米抗旱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迅速,中国和美国是该领域的主要研发国家,他国在我国的专利申请中,美国和德国原创最多;中国的研究机构多集中在科学院和农业大学,发达国家主要以企业为主;学科领域主要涉及植物科学和农学,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遗传工程和新植物获得方法。建议我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该领域产学研合作,并加强转基因植株田间试验,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丰富育种素材的种质基础,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否则很难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品种,就难以改变我国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玉米种质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外来种质利用,群体改良,转基因技术等。阐述了利用外来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来改良和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