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873年底,国民政府在日军侵入江南后退守汉口,西方新闻界在鼓励和支持中国坚持抗战的同时,也积极拥护国共两党组成的抗日统一战线,对促进中国抗战情绪日益高涨起到了明显的影响。一位西方学者说,“回想起来,这是中国战争年代最罗曼蒂克的时期,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热情应运而生,这种热情没有被严酷的战争现实完全磨灭。外国记者在这里享受到了中国首都里空前绝后的自由空气。”南京失陷后,因武汉作为华中重镇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故政府机关在最后迁都重庆前,这里成为临时陪都。“当时,日蒋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受英美支持的蒋介石也把工作转移到抗战轨道上来,国民政府抗日态度日趋积极。”同时,由于中日矛盾上升,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绝大多数的西方记者都对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给予极大的同情与支持,他们不断地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人民抗战的事迹,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在西方记者看来,抗战是放在第一位的,很多外国记者对于中国的国内局势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不管怎样,在他们眼中,首先要做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29日,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九四二》上映.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描述了1942年中国抗战时发生在河南等地的一场大饥荒,以此回望历史,探讨中华民族在深重灾难中表现出的丰富人性.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引用了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有关河南大饥荒的许多报道,正是这个正直的美国记者,促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最终采取果断措施,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河南灾民.  相似文献   

4.
<正>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日的支援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们对祖国抗战的支援,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捐赠,亦体现在为抗日事业输送大批人才。3192名"南洋华侨机工"便是这个人力支援祖国抗战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危急时刻,即20世纪30年代末,应国民政府的请求,由陈嘉庚领导下的"南侨总会"所招募的华侨青年组成。他们以自身卓越的汽车驾驶、修理等技术,服务在抗战时期西南大通道——滇缅公路上,承担着国外援助  相似文献   

5.
敦枫  赵婷 《东南传播》2010,(10):83-86
抗战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由于新闻事业落后,当时的中国了解世界和国际上了解中国,都必须经过外国通讯社的驻华机构,甚至于中国报刊和外国报刊的观念,都受这些外国通讯社驻华分社的左右,他们垄断了中国的国际信息报道。因此,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宣传不仅仅是消息传播,更是对外国家形象塑造,由此看来,重庆国民政府对外国记者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对日抗战采持久战战略上,国共两党领导人与中国其他有远见的人士取得了共识.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申述中国政府对处理卢沟桥事变的基本立场与外交政策.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国防联席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战到底,全面抗战”的抗战国策和“持久消耗战略”,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外国记者对第一代中共领袖的报道,是他们的中国抗战报道一个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他们对这些风云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也反映了对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和评价.从传播效应来讲,有关第一代中共领袖的故事,是能够最普遍地对外国读者形成吸引力的新闻,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中国抗战格局的一般印象和看法;可以说,抗战以来外部世界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新的认识和结论,都是从这些具有代表性人物身上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我党控制区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栓  吴燕 《军事记者》2006,(6):53-5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的抗日战争开始了。中国迅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各国记者纷纷云集中国,报道中国人民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情况。据统计,抗战时期来华的外国记者在50人以上,超过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他们之中有许多记者冒着极大的危险深入我党控制区域(包括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活动的地区等)进行采访报道,其中包括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夫人海伦·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艾格尼斯·史沫特莱、伊斯雷尔等等。他们的报道真实地反应了我党控制区域军民的抗战情况和我党抗战的方…  相似文献   

9.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此前不久,长期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孔祥熙因声名狼藉而下台,蒋介石让其妻兄宋子文继任行政院长。宋子文与美国财阀关系极其密切。此时,  相似文献   

10.
张印举 《青年记者》2017,(20):112-113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千万儿童身心受到严重威胁.如何在战争环境下保育儿童成为政府和社会深切关怀的问题.为此,国民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战时儿童保育运动.本文以沈兹九创办的《妇女生活》为研究对象,对其刊载文章进行分析,以对抗战时期的中国儿童保育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 《妇女生活》的前身是《申报》副刊《妇女园地》.1935年,受国民政府有关审查法规影响,《妇女园地》停刊.为使该刊物继续创办,编委会决定从《申报》独立独自办刊,并定名为《妇女生活》,于同年7月在上海创刊,由沈兹九任发行人和主编.《妇女生活》在抗战爆发后曾迁数地,最后被迫于1941年停刊,共发行100期,是抗战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国妇女刊物.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来华采访的著名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50年前,西方右翼人士曾认为她是国际间谋,但苦于无证据而无法给她定罪。近年来,某些西方学者重提史沫特莱的间谋问题,使这个历史悬案更加复杂。本文探讨这些问题,并对史沫特莱的传奇经历和复杂性格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4):507-522
This study used data from a survey of city government reporters at US metropolitan daily newspapers to test the 2008 Lowrey and Mackay model of occupational compet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the quality of Internet competition (as perceived by the US city hall reporters) increased, reporters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stories they might have missed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ity government stories.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perceptions of the reporters as well as the perceptions of editors play a role in the reaction to occup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at city government reporters were affected more by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competitors' coverage than by the number of news outlets providing that coverage.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the aggressiveness of China-based foreign reporters when questioning Chinese officials changed as a function of the macrolevel international media relations strateg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creasingly relaxed regulatory policies for foreign reporters and gained knowledge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particularly media relation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foreign reporters' aggressiveness did not decrease in a linear fashion but rather displayed a ‘V’ shap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initiatives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garding foreign reporter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路鹏程 《新闻大学》2020,(1):53-71,126,127
民国时期的中外记者在新闻专业层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协同采写新闻报道、共同抗争新闻审查、合力创办新闻教育、互助共建新闻职业团体,但是当他们在关涉国家民族利益的新闻议题上发生分歧和矛盾时,中外记者则都会强调民族主义至上,并就此展开尖锐的争论和激烈的博弈。中外记者的合作与竞争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报业在融入全球新闻传播过程中艰难地协调着专业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Almost 20 years ago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established a program for exchange of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through their two national librarie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C) and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NLC). Both sides have made tremendous efforts to honor the exchange agreement, although LC hopes to receive more comparable materials from its counterpart. The recent shift to electronic forma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overnment Internet censorship in China pose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existence of this program.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ameliorating these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6.
袁圆  刘阳 《大观周刊》2012,(21):9-10
自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实施至今,政府采购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采购金额也在逐年增加。随着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一方面,政府采购加强了财政支出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和国外实施了200多年政府采购制度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采购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保护体制,指出我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行政干预过多、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对民众宣传教育不足、立法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并从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保立法过程公开透明,促进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民知识产权意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提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管理政策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了许多有利于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使我国科技期刊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外出版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我国管理体制的变化,如何制订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政策,是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在分析研究已颁布的有关科技期刊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科技期刊现状及发展的需要,依据科技期刊属性特色,提出15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典册”一词是我国古代典型的综合性文档名词之一,由“典”和“册”两个词素构成,构词方式为联合式。它产生于较早的先秦时期,在各朝代持续应用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多个文档义项,该词在古代官府使用较多,而民间很少使用,被应用于宗庙祭祀祖先、求年祈福与战争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宋雅范 《图书馆论坛》2004,24(2):186-188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在华60年,他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本文着重介绍路易·艾黎的藏书、著作,以展现路易·艾黎作家、学者风范,并促进对路易·艾黎著作和生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